马戛尔尼使华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最后一次依照传统礼仪所进行的一次外交活动。这次访华发生在乾隆五十八年,也就是1793年,当时的英国刚刚发生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急需拓展市场,寻找新的原料产地。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无疑是当时英国最好的选择,于是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来华后,英国使团向中方提出了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等想法。但是最终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此次外交失败。

这次外交的失败对中国和英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中国来说,中国丧失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的最好机遇,同时中国在整个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也有所改变。这场外交失败还间接引发了鸦片战争,从鸦片战争后英国要求清朝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等以及其他的一系列条约,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是当时马戛尔尼访华的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因此发生改变

在马戛尔尼访华之前,欧洲曾经有着长达百年的“中国热”,在当时很多欧洲人把中国看作是一个理想国家,在他们看来,虽然当时的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中国所实施的科举制的人才选拔制度体现了西方社会追求的“人人平等”的原则,并且以“四大发明”为主要代表的很多中国发明曾经领先过世界。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欧洲出现了很多专门研究中国的学者。比如说德国的莱布尼兹,他将研究中国作为毕生的追求,除此之外泰戈尔、魁奈等学者都对中国有着很深刻的认识。

但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中国的这种形象发生了改变。

这次外交活动中方和英方都极其重视。乾隆皇帝亲自下令,这场外交“不可过于简略,为外人所轻”。为了展示大清王朝的物产丰富,清王朝在招待使团时所使用的一切物品全部都免费提供,据记载当时使团在华的每日物资标准达到了1500两白银。按照当时的物价,正常消费下这些银两几乎是不可能花完的。这让使团看到了大清的富有,同时也让使团觉得清政府十分的浮夸、浪费。不过由于清政府的热情接待,双方气氛还是极其融洽的。

就在使团面见乾隆皇帝时这种融洽的氛围却发生了改变。乾隆皇帝深受“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认为英国此次访华只不过是外来小国的一次“朝贡”,那么自该遵守中国的礼仪。

但是,当时的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国家实力得到了发展,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不服从中国的“朝贡”制度,所以他们坚持不使用中国传统的“三拜九叩”礼仪。

双方陷入僵局。与此同时,大清王朝在英国使团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他们对心中所想象的那个“民主”的东方国家也产生了怀疑。

之后英国使团将国书成交给乾隆皇帝,英国希望大清王朝可以改善国内商人地位,减免关税以及开设通商口岸,在清政府看来这些要求过于无礼,于是便驳回了这些请求。在马戛尔尼使团看来,国书中的要求对双方国家都极其有利,清朝统治者的这一选择过于愚昧无知,远不像传说中那样英明。

使团回国后将在华的经历记录了下来,颠覆了中国过去的形象。马戛尔尼本人在访华后说“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可以说这次外交活动,使中国过去在世界上的光辉形象发生了转变,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由于大清的无知,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契机

当时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它代表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而此时的清政府代表的是旧的君主专制国家。这次外交事件不仅是中西文化的交流,更是新旧文化的碰撞。如果当时的清政府能够把握住这次外交机会,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技术。相信整个历史都会朝着不一样的方向发展,或许中国能够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当时的英国政府极其重视这次外交事件,来华时带了很多礼物,这些礼物是马戛尔尼研究过中国历史之后精心挑选的,比如说他认为中国重视历法,于是就带去了当时最新的天体运行仪,这个仪器能够准确地模仿出太阳系中各天体的运动。他们还带去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最新发明,比如说蒸汽机、织布机等,英国国王还特意下令制作了英国当时战斗力最强的战舰“君主号”的模型赠送给中国,除此之外还有迫击炮,步枪等武器,英方希望这些可以引起中国军官们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当时的乾隆皇帝对此毫无兴趣。在与马戛尔尼大使交谈时,乾隆皇帝处处彰显自己作为天朝统治者的尊严,对英国的发展的表现的兴致寥寥,当时乾隆皇帝命大臣带领大使团参观热河行宫,行宫里到处都摆放着精美的欧洲玩具、挂钟、地球仪,使团看到这些东西之后十分羞愧,因为这些东西让他们带来的礼物显得黯然失色。

他们带来的武器也没有得到清朝官员的另眼相看,这是因为当时的天朝大臣大多出身文人,在他们看来这些先进的技术只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当时马戛尔尼邀请大臣去观看英国使团准备已久的操练,但遭到了拒绝。后来,马戛尔尼在经由广州坐船回国时看到了当时大清的国防军,他们使用的都是刀枪弓箭之类的冷兵器。

这次外交活动让这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如果当时双方能够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将各自的发明直接融合起来,那么必将引起激烈的文化革命、工业革命,双方的发展历史都将重写,甚至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变化。

三、为之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后,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在他们看来此时的中国只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失败,更是让欧洲人认为如果不使用武力是无法打开中国国门的。

其实马戛尔尼访华虽然最终没有达到外交目的,但是却为英国收集了很多中国的情报,马戛尔尼日记中所记载的资料涵盖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对英国后来向成功中国发动战争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这次访华后,英国又相继派了多个使团去访问中国,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打开中国市场,可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在东方市场的吸引下,英国最终选择了使用武力手段。

在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终于如愿使清朝开放的通商口岸。在英国如愿以偿的同时,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去大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打破。

总结:

这次外交活动,是东西文明的碰撞,是海洋与大陆,传统与先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选择。对中国来说,这次外交活动是当时中国融入世界的最好机会,这次外交的失败注定了清政府倒台的结局。这次外交活动告诉我们,要以开放先进的眼光看待问题,故步自封是很难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