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养老方法要符合什么要求?

我们从个人和国情两方面分析。

1、从个人讲,20-55岁这个阶段,一般人的收入大于支出,收入处于上升期,身体也相对健壮,不太生病,在医疗方面的开销也少。

当到了55岁以后,人们退休了,身体的疾病多起来,医疗开销大了,同时收入比工作时少很多,力气和精力日渐衰落,到了多休息适当运动的时期了。

我国现在的人均寿命大概是78岁左右,上海、北京这类城市的女性人均寿命达到了83岁左右,退休后还有20-30年的时间需要“养老”。

这段时间的经济状况,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养老不允许有失,首先是资产安全,其次是能够产生稳定的确定的现金流。

2、从我国的国情讲,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结婚率低,少子化,老年人的寿命延长,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这个趋势不可逆转。

我们刚建国的时候,10个年轻人养活一个老年人,等到2050年,我们这代人老了的时候,大概是4个年轻人养活一个老年人。

政府的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政府要雨露均沾,这笔钱尽量公平的分给老百姓。对收入少的人群来说,退休后的养老金跟退休前差别不太大,反正都是钱不多嘛。

但对于退休前生活水平中等偏上的公司白领、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收入较高的企业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只能维持之前的30-40%。

这些人退休生活水平比较高,已经习惯了,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必然引起不舒适,正是这群人已经开始着手为养老做准备。

这样的国情下,怎么做养老规划?

不要指望国家的社保了,那是最基础的、平均后的养老金,20-55岁时的收入越高,越需要为自己规划养老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部分:常见的养老方法有哪些?

1、 养儿女防老。

传统方法,如果家风比较好,孩子孝顺,家庭和睦,老人会过得很幸福。

但考虑到我们退休后,儿女一辈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交税给国家到养老金中,分摊养活其他老人。

如果自己能有一些积蓄,补贴儿女,也能为儿女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

2、 房产养老。

现在不少人囤房子养老。毕竟房价涨了十几年,不少人有“成功投资的经验”,但是,房产行业的黄金十年能复制吗?大概不能。

房产能否养老,我们考虑:把房产换成钱,安全吗?收益稳定、确定吗?如果房产地段好,所在地人口充足,房子能租能卖,房子就能变成钱。如果没人租、没人买,那只是四面墙,房主还要缴纳物业费,承担折旧损失。

这里产生一个问题:买房产的成本和租金回报是否划算?

房租换算出收益率后,如果收益、现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都比不上余额宝,比不上年金险, 那房租养老够用吗?并且要考虑大概率要到来的房产税、遗产税、日常维护和自然损耗。

3、 股票、基金等。

高收益伴随高风险,买较高风险的投资理财类产品时,需要提前填写风险评估问卷,问卷首先问的就是“您的年龄”。一句话,退休后用于养老的钱,我亏不起。

4、商业养老保险。

长期的年金险一般用做养老保险,因为它具有安全、领取金额确定,领取到105岁(目前市面上部分年金险的合同终止时间)、活着就有钱领的特点,银保监会要求大力开发年金险的目的就是帮助民众抵御养老风险。

但是,养老保险要借助时间和复利的魔力才能用小钱滚出大钱来,如果提前20-30年买,投入的本金少。如果提前5-10年投入,有个别短期的年金险还能买,但缺少“时间”的积累,这笔钱虽然安全,但收益不会高。

如果在30岁时每年投入5万,连续缴费10年,共投入50万,到80岁左右共领取约250万,养老年金是这样的金融工具。

但是,每年强制储蓄5万,连续10年缴纳,等待30年后领取,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自律加上提前规划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5、其他方法。

有些人在青壮年时期积累了巨大财富,几辈子吃喝不愁,养老不是问题,问题变成了财富的稳健积累和财富传承。

有些人在青壮年时期没有积累下财富,但是活得开心自在,养老这件事没考虑过,那就等老了的那一天再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部分:什么养老方法适合我国国情?

不要指望政府养老,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下,政府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退休金难以实现你期待的老年生活,建议提早为自己打算吧

如果在20-40岁时开始做养老规划,可以选择的方法有不少:

1、每年强制储蓄一笔钱配置养老年金险,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这笔钱。

2、选年轻人口多、地段好的城市买房产,要紧的是当我们老了,能把房产租出去或者卖出去。

3、选个人品好、有孝心的好老公或好妻子,生个品性像他/她的孩子,遗传的影响很强大,这个点要重视。

4、好好培养这个孩子,使他/她有本事养活自己、伴侣孩子,还有双方父母。

更要紧的是有孝心,与父母的感情好,愿意为父母养老。如果指望一棵独苗不能安心的话,多生几个,也为社会多做了贡献。

5、股票、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因人而异,如果自己总是赚不到钱,那趁早别玩了,财不在此处。

6、干好本职工作,经营自己的事业,积累财富,收入大于支出,盈余越多,养老越不怕。

7、养好身心,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宁愿花几千块去健身房上瑜伽课,也不要去医院吊水,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真的能省好多好多钱。

一场重大疾病的平均花销大概是30万左右,要拿到重疾险的理赔款,疾病的程度要达到约定的条件才行,医疗险更是实报实销,每种医疗手段招呼到自己身上,都是要遭大罪

养老年金险是活得越久,领钱越多。如果能够不生大病,不遭大罪,“度百岁乃去”,那真是莫大的福气。

这七点都说明了一件事,养老规划要提前做,结合家庭的经济状况合理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某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家庭年收入3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会就整个家庭做财务规划,充分利用保险的保障功能、股票基金的高回报功能、房产的某些特殊属性,让自己的财富稳健增长。

家庭收入50万-300万的高收入人群,除了为夫妻双方做打算外,还会提前为孩子配置终身重疾险和年金险,一是规避孩子生重大疾病对家庭造成大的开销;二是让孩子一生有看病的钱、养老的钱。

游刃有余、从容富足的生活背后是经营人生的智慧。

总结:

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法有哪些?

建议请先思考自己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

你喜欢每年强制储蓄,还是投入全部资产建功立业?

你愿意培养孩子?(与其培养自己的孩子,不如调教他/她的母亲),还是攒钱买房子?

殊途同归,都能成就养老大计,只要你做正确一件事:提早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