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9日晚19时,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印尼努桑塔拉段通信卫星失败。这已经是一个月内我国火箭发射的第二次失败。3月16日,长征七号a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首次试飞中未能将一颗分类卫星送入轨道。

其实从2018年开始,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并不乐观,这其中也包含着多个方面的原因。

虽然现在补充了大量的年轻员工,但实际上,中层和管理层人才流失太快,并且新员工也并没有足够的经验,还需要很长的时期,一个技术员想要成长为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后续人才的跟进疲力,这也造成了当前的人才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其实上这也包括另一个问题,就是航空航天人员的待遇问题,对于高学历之下的毕业生所能提供给他们的,也只有编制。可是如果依照取消编制来看,从事这样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在花国家的钱,很难形成商业效益,想要在待遇上与IT行业并驾齐驱是很难的。

我们也不能指望着总会有于敏、钱学森这样的人才出现,人才的确会闪光,但是发光的人也不是永动机,能发光一段时间,熄灭也是迟早的事。能让一堆相对优秀但都不出众的工程师在一起工作,给予合理的待遇和管理方法,稳扎稳打的出成果,这才是应该追求的常态。

而且,当前航空航天内业,任务数量大,需要的技术难度也高,不只是对于操作人才有要求,对于设备上也有要求,生产设备无法满足当前的技术需要,实验也不能顺利进行。并且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部门分工也逐渐的增多,需要多方面的管理和协调,所做的工作量也比之前多了很多,复杂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现在的发展缓慢也存在着当前工作人员压力过大的原因,毕竟之前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普遍是进步飞快,并且有质量,我国也几次都成功的将人送上了太空。相对于现在的发展速度来说,很多人在心理上都是接受不了的。

网络上对于本次火箭的发射失败态度并不乐观,内部官僚化和极端化的问题也时常被提起,但是这两次的发射失败,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当前的航天实力已经落后,火箭发射的成功与否,其实也是需要考虑到多种方面的因素的,天时地利人和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都绝对没有办法避免失败,更何况是航空航天这类复杂的工程,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就曾说,成功是差一点点的,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的成功。所以不妨放平心态,把失败看成一件正常的事情,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迎来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