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广州越秀区一南朝砖砌古墓完成整体平移,在地平线下成功将古墓移位29米,历时18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南方+此前报道,广州市胸科医院汉六朝唐宋墓群为2018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位于越秀区横枝岗路广州市胸科医院。

在2018年7月至12月的发掘中,考古队共清理出古代墓葬96座,其中西汉墓葬14座、东汉墓葬5座、西晋墓葬1座、东晋墓葬3座、南朝墓葬5座、唐代墓葬16座、五代墓葬1座、明代墓葬13座、清代墓葬38座,共出土铜器、陶瓷器等各类文物件774件(套)。戳链接看过往报道:《2018广州考古五大发现重磅公布》

此次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是在综合住院楼东北部发现的南朝时期“元嘉十七年”纪年墓M41,其规模之大、结构之精、保存之完整,为广州考古60余年首见,对研究广州地区南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及分期断代具有重要意义。

干砌工艺独具价值

据悉,此次“元嘉十七年”南朝古墓的平移难度较大。

这座古墓为南朝墓葬常见的砖结构弧形券顶砖墓,墓室采用干砌工艺,墓砖根据不同形状被分别砌筑在券顶、墙壁和地面上,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接材料,完全依靠建筑结构作用力,筑造成不规则、稳固、庞大的地下建筑空间,在地下承受水土压力多年仍保存完好,非常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羊城晚报报道,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平移项目负责人李国雄介绍,由于砖砌工艺特殊,加上年代久远,墓室的内部结构不是很稳定,对平移要求较高。从去年年底开始,工程队首先对墓穴进行加固,对平移目的地施工基坑排桩及内撑,并设置施工平移上下轨道体系,最终通过平移动态监控体系把古墓整体移位约29米,移到位后再进行加固修缮。

“砖与砖之间互相借力形成稳固的建筑体,如果某一块砖掉落,有可能影响整座建筑的平衡受力,严重的会导致整座建筑散架。且墓穴不是方方正正的,中间还有两个凸出用于放陪葬品的耳室,正因为如此,建筑体最宽处有5米多。整个平移过程要很小心地‘捧着’,确保这个大宝贝平平安安。”李国雄说。

古墓位移并非首例

为何要将古墓进行平移?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以往发现墓葬后,如与建设工程冲突,通常会选择调整建筑位置,或是拆除古墓。由于“元嘉十七年”南朝砖室古墓处于改造扩建范围内,但又具备重要研究价值,故选择用整体平移的方式,既保证工程顺利又能对古墓进行整体原状保护。目前,古墓位移后仍位于医院院区内,仍未确定未来是否会向公众展示。

记者了解到,这不是古墓位移首例。2017年,北京建工集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首段综合管廊施工中,历时5个月将拥有千年历史的唐代古墓“就地平移”,整体将墓葬北移30米。

2018年,河南汝州万达广场项目在建设中发现了距今1000多年的宋代墓室,内有彩绘和砖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墓内部彩绘进行表面预加固保护、内外支护加固处理后,用整体套箱的方法把古墓整体“打包”提取,迁移异地保护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河南的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洛阳古墓博物馆”)就集合了多个从异地迁移的古墓,进行集中展示。这里搬迁复原了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陈列文物总计约600件,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分为地上、地下,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我国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记者】黄堃媛

部分内容综合自羊城晚报、北京日报、河南商报

【作者】 黄堃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