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按照市面上主流的说法,性恶论和性善论,出于儒家的荀子和孟子。孟子的性善论是说人性本善,这没毛病;但是面对荀子的“性恶论”,我们不能将其绝对等同于“人性本恶”,荀子更多是表明如果没有后天“礼”的教化,人会因先天的“欲”不合理地发展,继而做出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其次,要议论法家思想家对人性的看法,这里以韩非为代表比较好,毕竟韩非是荀子的弟子。但是,即便韩非提出人是“自为”的,但是也不能凭着这一点说法家认为人性本恶。

个人认为,以“自私”为“恶”不太严谨。毕竟韩非认为的人性之“自为”,更多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既是自然天性,何以用人的视角去断其善恶呢?只有当人的“自为”进入到伦理社会以后,从儒家视角来看,人为了一己之私,做不仁不义的事情,这种时候,人在自为心下的行为,才属“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韩非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看待人性比荀子更尖锐,但严格意义来说,他虽说人生而“自为”,但该理论还不足以和人生来即“恶”等同。

说了这么多,个人认为,如果非要从对立关系看儒家的人性观点和法家的人性观点,这里围绕“儒家孟子之人性本善,与法家韩非之人性自为”展开议论比较合适。

至于二者说法谁更有道理,两种理论皆有其极端的地方和合理的地方,并且看人性的角度不一样,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一个人的正面,就否定这个人有负面。所以,不建议将儒家孟子之性本善,和法家韩非的人性自为说,脱离二位先贤提出该学说的视角、目的等等,来进行盲目对比,意义不大。

1、先秦儒家与不同人性观---议论人性最终是为了强调“教化”

自古以来,似乎以性善论作为儒家对人性的看法,已经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存在,但是事实上,就先秦时期,儒家关于人性的看法,不同的儒家思想家,有不同特色。这里就以儒家影响力比较大的孔子、荀子、孟子来大致议论一下先秦儒家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

  • 孔子:性相近

作为儒家学派第一代表,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孔子并未对于人性是善是恶有过什么太明确的议论,但是他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后天教化的推崇。孔子告诉我们,人在后天接受“教化”时,在学习过程中,会渐渐出现各方面差异,如品性。

而“性相近”,大概表达了孔子对人本性的看法,这里没有明确否定或肯定人性,只是说人的本性相近。

  • 孟子:人性本善

而以孔子继承人自居的孟子,对于人性的看法就很直观了,孟子是实实在在提出性善论的。并且,他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良知良能,更是为后世阳明心学的出现奠定基础,这些便是后话了。

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孟子以人的怜悯心展开议论,提出人生来就有以怜悯心为主的四个善端,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而孟子提出性善论的原因,其实也可以归结为对“礼”(教化)的维护上。孟子告诉世人,人先天的善,会被后天的欲蒙蔽。所以,人应当学习并遵循“礼”,以此时刻反省自己,避免欲望蒙蔽自己的本心之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荀子:性恶说

而荀子的性恶说,可能受到了一些道家自然观的影响。简单来说,荀子认为人生来有欲,这是人的自然天性。如果人没有学习“礼”合理控制欲,无疑会衍生恶。

所以,荀子提出,人要控制先天之欲需要人在社会中进行学习,就需要接受教化。让自己在面对本性之欲的时候,能够做到有礼有节,继而维护身心健康,维系社会秩序稳定。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荀子的性恶说也是在强调后天的“教化”作用。

通过分析先秦三位比较典型的儒家思想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人性的看法,各不相同,而且各有千秋。但是,他们三位大先贤的最终目的,依旧还是在强调“教化”作用(这可能也是荀子被归为儒家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不能武断将人性本善,作为儒家看待人性的唯一观点。

2、法家韩非:人性“自为”等于人性本恶?

而法家关于人性的看法,因为篇幅有限,我们这里以比较典型,而且名气相对较大的韩非来举个例子吧。

韩非提出过“人皆自为”,这里的“自为”,可以理解为“自私”。韩非的思想相对来说有些“冷漠感”,他将人看成是“自为”的,认为人都是“从利而动”的,这也是他建议君主“重罚重赏”的理论基础。

记得韩非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说,以卖马车为生的人,希望人人都富有,这样买他马车的人就会多;而以卖棺材为生的人,就希望人早些去世,这样自己的棺材就能多卖。但是,这不能说卖马车的人一定是善良的,卖棺材的人一定是邪恶的,两个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的想法不过是从利而动的结果罢了。

韩非的例子很直接,他以该例子分离出了人的“自为”之性,但是,这里他没有给人的求利、人的自为,贴上善恶的标签。

结合韩非老师荀子的性恶论观点来看,韩非不给人性“自为”贴上善恶标签,也不是不能理解。荀子在性恶说中很明确说明,人的欲望属自然本性,生来就有的,而“自为”中,何尝不就透露着“求利”的欲吗?这个欲源于自然,再结合道家老子思想中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自然),那么这个源于自然的“求利之欲”,又如何分善恶?

从此种角度来说,韩非虽说人性自为,但人性自为不能直接等于人性本恶,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

3、儒家之孟子人性本善与法家之韩非人皆自为

从上面的议论,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对于人性的看法,不止孟子之人性本善一种,还有孔子的性相近,和荀子的性恶论等等。但是荀子这里的性恶论,也不能直接“粗暴”等同于人性本恶,荀子更多是在说人的本性之欲有恶的趋势,这趋势造成的后果,与后天守礼的“善”相对。

而韩非关于人性,提出了“人皆自为”,这个“自为”,同样是建立在荀子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某种程度属于人本性之欲的一种体现。因此“自为”与伦理之恶,依旧不能划上等号。

但是,孟子之人性本善也好,还是韩非的人皆自为也罢,都有其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性,但也有其偏激之处。

先说二者偏激的地方:

孟子人性本善理论强调良知良能,容易让人陷入神秘主义风险,也容易沦为居心不良之人操控他人的“思想武器”,继而僵化社会风气,将王朝推向灭亡,这在秦汉以后世王朝中,不是没有出现过

而韩非强调人皆自为,最终促成了秦王朝的严刑峻法,并间接导致秦王朝的短命,韩非忽略了人心的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说说二学说展现其合理性的地方:

孟子之性本善,目的无外乎维护“礼”,孟子的性本善,如果落实到位,那么人将自主自觉反省自己,自觉遵守“礼”。这种让老百姓自觉由内而外的服从“教化”,对稳定封建王朝的君主的权利来说,更加彻底。要知道思想上的服从,远比身体上的服从,要牢固许多。

而韩非提出“人性自为”,更多是站在君王的角度,居高临下管制为下者的。这种观点更加现实,但也更加残酷。君主把握了“人性自为”的特点,利用人“趋利避害”的性子,施加“重罚重赏”,这当然在短时间内起到近乎立竿见影的效果,秦始皇完成统一,也证实了韩非理论的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儒家之孟子人性本善与法家之韩非人皆自为,都有其合理的地方,和致命的不足。但是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二者合理性和不足之处的成立条件、发挥各自作用的角度等等不一样,比如孟子更多有从下而上帮君主教化百姓的态势,而韩非则是从上到下镇压式管控百姓,各有成效,也各有致命缺陷。所以讨论二者谁更合理,需要一个特定情境,否则难以得出客观结论。

文:颜小二述哲文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