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之下,钱袋子“紧”是大多数人的直观感受,平时大手大脚的人,现在也不敢乱花钱了。老话说,“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

这句话,在一组数据前面有了更明显的体现。

可能大多数消费者没太关注,但是保险业内人士想必都关注到了,那就是日前公布的保险业2020年前2月的原保费收入,同比仅增0.1%,环比增速明显放缓。

但是,健康险保费收入逆势上涨,较2019年同期增长22.09%。

业内表示,疫情使大众的健康风险意识空前提升。后台有不少新朋友问怎么买保险。

虽然,重视健康风险、为风险提前做打算是一件好事,但是买保险不能盲目“跟风”,也别焦虑,明白需求再买。

今天,咱们就说一下,新人买保险时,经常遭遇的三个误区。

1

有病赔钱,没病返本

很多投保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有病赔钱,没病返本。

可惜,现实很残酷。

实际上呢?

请先思考一下,然后看和下方的“真相”是不是一样?

真相

“有病赔钱、没病返本”被认为是温柔的“陷阱”,先不说N年后返的钱有没有贬值。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消费者来说,“返还型”保险占用大量保费,可能造成经济负担,注意返还型不是不能买,根据需求情况来。

2

“全家桶”式的捆绑销售

尤其是找代理人买保险时,经常会收到一个内容一大长串的保险计划书。

比如小编的师姐,给不满一周的孩子买保险,收到代理人给的保险计划:

“50w的终身寿险、50w的重疾险、1w的住院医疗……”

师姐就疑惑了,问,“只能买这种‘全家桶’吗”

真相

每一个险种都可以单独投保。各家保险公司的优势产品都不一样,分散投保的话,一来可以单独对比各个险种的价格,二来只买自己需要的。

3

高额收益

买保险时,不但有保障,还能赚取高额收益,还等什么?买它买它?

且慢。

如果保险的收益过高了,你心里一定要小心了!

真相

1.先保障后理财;

2.营销员通常会用演示利率来讲,但只有写进合同的收益才能确定;

3.保险类理财产品通常回本时间较长,投保建议控制比例;

4.提早取回的话有一定的损失,对需要资金随时灵活支取的消费者并不适宜。

以上误区很简单,也很常见,不要掉以轻心哦。

保险配置其实是个取舍的过程,大家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