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日,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留言,心中仿佛吞下了一只苍蝇般难受。他说:“拜托你不要再写苏轼了。他根本就是个骗子,情商其实很低。否则,他怎么会在官场混得那么差了?他要是情商很高,以他的才华,一辈子顺顺利利,当个宰相直到退休,轻轻松松地。”

对于这位网友的评价,我真是无语至极。在他心中,所谓“情商高”其实就是“圆滑世故、见风使舵、明哲保身”而已;所谓“人生理想”不过就是端个铁饭碗庸庸碌碌过一生罢了。从古至今,这样的人很多,但苏轼却只有一个。他之所以官场失意,并不是情商低,而是不愿丢失自我。

历史上,真实的苏轼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后人无法穿越,自然也不能亲睹其风采。唯有他留下来的诗词作品能让我们一窥真容。今天,“文化铺子”与大家分享一首苏轼旷达词作,温暖千年,词尾一句最是惊艳,道尽人生至理。失意沮丧时,就读读这首词:人生如匆匆过客,没有什么看不开的。让我们走近它: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公元1091年,即宋哲宗元祐六年春,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三年的苏轼,终于又被执政的旧党想起,将要调回汴京。就在他即将离开杭州时,他的至友钱穆父由越州(浙江绍兴)徙瀛洲(河北河间),途经杭州。这首词就是苏轼为送别钱穆父而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首赠别词,该词没有一丝缠绵感伤、哀怨愁苦的情调,反而寓理于情,直抒胸臆,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东坡居士旷达洒脱的个性魅力;此外,词人对老友的一片惜别之情,也写得深沉细腻,婉转缠绵,一波三折,感人肺腑。

词作上片侧重抒情,写与老友久别重逢。“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词人先是从时间落笔,回忆了三年前的离别。其中,“改火”原指古代钻木取火,因四季要换用不同木材,所以称“改火”,这里寓指年度交替。三年前,苏轼与钱穆父同朝为官,性情相投,成为挚交。

后来,因为受新旧党争牵连,二人遭遇贬谪,各奔东西。时光匆匆,这一次杭州重聚,转眼已是三年之后。三年来,钱穆父在京城、吴越之间来回奔波,不久又要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此句是从空间落笔,概述朋友三年来坎坷不平的仕途生涯,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而后,词人话锋一转,由过去回到眼前,“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你我虽分别三年,但情谊依然深挚。再次相见时,我们欢笑如旧,情意像春日般和煦温暖。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二人都能坚守节操,不改初心,就如白居易《赠元稹》中的一句诗说的那样“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词作下片,由过去切入眼前,点出赠别之意。“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寓情于物,在词人笔下,那送客的帆船仿佛也十分不舍,满腹惆怅,孤独落寞。而“淡月微云”又为送别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写出了词人与老友依依不舍的心情。

紧接着,“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二句,词人话锋又一转,由忧愁转为旷达,说:我们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如寄,你我不过都是天地间的匆匆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的聚散离别呢?词尾一句,即有对友人的慰勉,又写出了词人得失两忘、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一生积极入世,渴望为国效力,但终受名气和个性所累,屡屡遭遇贬谪,仕途失意。然而,令人庆幸的是,由于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每当他宦海失意、处境艰难时,总能“超然物外”,以一种随遇而安、恬淡自守的态度来化解各种人生挫折,始终保持旷达洒脱的本性。

这首词中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更是成为千古绝唱,让无数遭遇困境的人走出了黑暗,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其实,人生苦短,真的没有什么是看不开的。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苏轼旷达洒脱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一股对宦海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无限慨叹。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