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好人有好报,不是不报,是时辰未到。

可历史不断证明,好人往往熬不到好运到来就被恶人害死了,而恶人却能活很久。古人又云祸害遗前年。

被社会磋磨的人不禁问道:为什么这个社会总是以噩运和挫折来回报人们的善意?

不断有新闻报道老人摔倒不敢扶,因医药费不够恶意勒索路人等,这些令人寒心的行为,把好人有好报的观点撕得粉碎。

以往推崇的“善良、老实、本分”等词与“愚蠢、傻、好欺负”划等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真善美的对立面,取得的恶果就是社会关系的渐行渐远,人们纷纷抛弃善良以冷漠保护自己,社会道德整体走向崩坏。

我们忍不住问道: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善良难道是错的吗?以暴制暴才是生存法则?

概率学与好运的逻辑关系

中国有很多成语和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倒霉到极点转机就该来了,例如触底反弹、否极泰来。

可从概率学来说,假设社会条件、家庭条件情况不变,人们遇到好事和坏事的概率是随机的。

当然,个人的行为会导致几率偏左偏右,但整体来说善恶事件并没有规律的逻辑关系。

也就是说,一个人遇见好事和坏事的概率,不会因为你倒霉到极点下一次就会好,更可能下一次依旧是坏。又或者你的运气一直很好,不存在运气用完下一次就是坏。

时来运转、否极泰来的说法,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安慰,帮助我们坚持到好运来的一股力量罢了。

因此,从概率来讲,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等到好运,我们要做的只是坚持。

你的“善良”其实是没有底线的迎合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类人,他们不懂拒绝有求必应,他们坚持“善良”却在伤害自己的利益,他们做出“牺牲”,却没有成为生命中的“幸运儿”。

而这类“善良”的人其实并不是雷锋式善良,他们只是不懂拒绝。

拒绝别人会产生愧疚感,他们是基于“讨好心理”做出的善良举动,而不是出于善良本身做出的奉献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将这类人称为“讨好型人格”,他们有求必应是因为在意别人的评价,以他人的评价当做自己价值的体现,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

这类人通常内心敏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激起他的反应,任何小错都会反省良久,时刻评判自己让他们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正是这种过度在意他人的状态,让他们不敢对别人说不,也不敢直面表达自己的不满,难过的情绪只会压抑。

这类不懂反抗的人,就是欺软怕硬的恶人最喜欢的,因为他们不敢告诉别人,只会一直承受,这类“善良”的人不仅承受噩运暴击最多,周围的人还不知道,也无从帮助。

“得寸进尺”的受害者

“讨好型人格”的人持续受到伤害,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叫做“得寸进尺心理”。

意思是说,一开始别人会让“讨好型人格”的人做些小事,慢慢的会让他做很多小事,最后变成什么都让他做。“讨好型人格”的人一开始觉得举手之劳,慢慢变成不敢拒绝,最后无法忍受想要喊停。

这个时候“老好人”拒绝,对别人来说反倒是错误的一方,他们会说以前你也做了这次为什么不做?如果不想做为什么一开始不拒绝?

老人常说“升米恩斗米仇”,你每月接济乞丐10元,当你没钱接济时乞丐就会被质问凭什么不给。

毫无原则的退让就是“讨好型人格”一直恶性循环的主因:他们付出了很多,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

做一个有原则的好人

人是复杂的个体,我们身体同时存在善良与恶意,没有人能做到纯粹。

只是恶念就像走下坡路一样容易被诱发,善良需要自我约束难以坚持。因此,社会上的人本无恶意却会不经意做出恶举。

我们要做的是树立原则,触犯底线的要求就要说不:明知道对方不守承诺,就不该把孩子的奶粉钱借给他,被咬的东郭先生就是不懂鉴别好人和坏人。

善意应用到善良的人身上,而不是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原则,就是行为只会对双方和社会有好处,伤害任何一方的要求都是触犯原则,就应该说不。

希望“讨好型人格”的人早日认清这点,停止伤害自己的屠刀,勇敢说不,生活才会充满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