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扩散至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确诊病例累计已破百万例,死亡5万余例。而猫作为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SARS-CoV-2在猫体内的流行情况,特别是在疫区的流行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SARS-CoV-2在猫体内的流行情况的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清学研究适用于在动物中筛选SARS-CoV-2抗体。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人体SARS-CoV-2抗体检测。然而,目前还没有检测抗SARS-CoV-2猫相关抗体的方法。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等多个团队通过间接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对猫SARS-CoV-2的血清学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为猫SARS-CoV-2感染提供了初步证据。研究成果以“SARS-CoV-2 neutralizing serum antibodies in cats: a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为题发表在预印本平台bioRvix上。

研究人员通过检测特异性血清抗体,调查了SARS-CoV-2在猫体内的感染情况。从武汉地区的猫身上采集了一组血清样本,其中102份是在COVID-19暴发后采集的,39份是在暴发前采集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2份猫血清SARS-CoV-2受体结合区(RBD)发现,其中15份呈阳性,阳性率为14.7%。在阳性样本中,有11份检出SARS-CoV-2中和抗体,滴度在1/20~1/1080之间。SARS-CoV-2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之间无血清学交叉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证实猫血清中存在SARS-CoV-2特异性IgG。如图2b所示,#4,#14和#15血清检测到纯化的SARS-CoV-2的S和N蛋白,正如人类恢复期血清一样。而ELISA阴性猫血清和健康人血清均未检测到蛋白条带。

本文数据表明,SARS-CoV-2在暴发期间确实感染了武汉市的猫群

另外,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所长和陈化兰院士于3月31日在预印本平台bioRvix也发表了一篇题为“Susceptibility of ferrets,cats, dogs, and different domestic animals to SARS-coronavirus-2”的文章。

在该文中,研究人员调查了雪貂以及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对SARS-CoV-2的易感性。结果发现SARS-CoV-2在狗、猪、鸡和鸭身上的复制很差,但在雪貂和猫身上的复制效率很高。另外还发现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猫体内传播。本文的研究为SARS-CoV-2的动物贮存和COVID-19的动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雪貂通常被用作感染人类的呼吸道病毒的动物模型。因此,研究人员检测了SARS-CoV-2在雪貂体内的敏感性。研究人员选取了两个SARS-CoV-2病毒株进行测试:从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环境样本中分离的SARS-CoV2/F13/environment/2020/wuhan(F13-E),以及从一个病人体内分离的SARS-CoV2/CTan/human/2020/wuhan(CTan-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人员对雪貂分别鼻腔接种105PFU的F13-E或CTAN-H,于接种后第4天安乐死(P.I.)。然后采集每只雪貂的鼻甲、软腭、扁桃体、气管、肺、心、脾、肾、胰腺、小肠、脑和肝脏,用qPCR和病毒滴定的方法在Vero E6细胞中进行病毒RNA定量。在接种这两种病毒的四只雪貂的鼻甲、软腭和扁桃体中均检测到病毒RNA(图1A、B)和感染性病毒,但在其他任何受试器官中均未检测到病毒RNA(图1C、D)。这些结果表明SARS-CoV-2可以在雪貂上呼吸道复制,但在其他器官的复制是不可检测的。

接下来,研究人员在猫身上接种CTan-H,与雪貂相似,成年猫的鼻甲、软颚、扁桃体和气管可检测到病毒,而幼猫的鼻、气管粘膜上皮以及肺部均有感染。这表明幼猫相较于成年猫,其感染程度更为严重。此外,研究人员将未接种病毒的猫与已经感染病毒的猫放进两个距离接近的笼子里,一段时间后,未接种病毒的猫也被感染了。进一步研究证实SARS-CoV-2可以通过空气中飞沫在猫之间传播

另外研究人员使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比格犬、猪、鸡对SARS-CoV-2的易感性,然而,对这些接种了SARS-CoV-2动物的qPCR检测和ELISA测试表明,比格犬、猪、鸡和鸭不易感染SARS-CoV-2。

总之,本文研究表明,雪貂和猫对SARS-CoV-2高度易感,狗的易感性较低,猪、鸡和鸭等家畜对该病毒不敏感。另外SARS-CoV-2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猫之间传播。

参考资料:

https://doi.org/10.1101/2020.03.30.015347

https://doi.org/10.1101/2020.04.01.02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