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31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2019年年报。全年总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为2058亿元。同比增长17.7%;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34.8%。

这本来是高兴事,雷军显然也颇为得意。当晚发布致投资人公开信中他写到:“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小米始终坚持技术立业”。“2019年,我们的研发投入达到了75亿元,已经连续三年大幅增长,2020年我们的研发投入预计将达到100亿元。”

没想到这个让雷军引以为豪的数字,在社交媒体上却引来吐槽。很多人拿华为的200亿美元研发预算来做比较。雷军不服,发微博称:“小米只有十年历史,大家可以查一下友商在十周年时候的研发投入”。

此言一出更是捅了马蜂窝了。引来了更多网友的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好事者做了一个比较,2019年小米研发投入75亿元,占营收的3.6%;华为研发投入1317亿元,占营收的15.3%。而华为创立第十年时,研发投入为20亿人民币。那几乎是华为当年的全部利润。

雷军很快删除了这条微博,并仍强调说:“这对只有十年历史的小米,是个巨大数字。小米敢冲击高端市场,和巨额研发投入密不可分。”

其实在中国早有“技工贸”和“贸工技”之争。前两年就有人把华为和联想做比较,如今小米又成为了比较对象。 小米为什么不能像华为那样,投入年营收的10%以上做研发呢?

一、创始人的性格决定了企业的基因

专注于技术研发是华为的基因,在做手机之前。华为专注通讯领域研发近20年。任正非从创立华为那刻起,就执着于技术和研发,而他本人多次表示:对资本运作并无兴趣。

而雷军在创办小米之前的身份是一个风险投资人。他先后投资过卓越网,UC,多玩游戏和拉卡拉等二十多家科技公司。换句话说,雷军最擅长的就是资本运作。雷军决定了小米的基因是重资本而轻研发。

二、小米的发展模式决定不可能有太多的研发资金

由于对流量和互联网的深刻理解,在2010年左右,雷军开始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而智能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流量入口。

在其他手机产商们还在卖手机靠硬件赚钱时。雷军则直接将智能手机的利润按到了地板上,以“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诀迅速的占领了市场。

做低利润手机需要降低成本,所以雷军说: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需要严格控制库存,所以小米只能用“期货营销”方式销售;需要控制营销成本,因此小米的高管们在社交媒体上“为自己代言”,靠在互联网上口碑传播推广产品。

这就是小米的模式,在“极致性价比”的背后是极致的资金链和供应链。这种模式意味着小米要把一块钱掰成两花。抠死研发预算也是必然的。

三、风口上飞猪、风口下养猪

“找对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是雷军最有名的一句话。事实证明,小米是找到了风口。但资本都会乐于追逐风口,于是oppo、魅族、金立、酷派、锤子……小米的对手们也都来了。小米必须让自己发展的更快才能赢下这场游戏。

小米这几年一直在一路狂奔,顺利出海、打造生态链和线下的小米之家、并在18年成功上市。 事实证明小米跑赢了大多数二线厂商。

试想小米如果不是快速发展,而是用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依旧赢不了华为不说,还很可能会输给oppo和魅族,沦为又一个金立、酷派或者锤子。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既然选择了风口就必须先迅速占领市场。如果想要专注研发,就要在风口下耐得寂寞。华为前二十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但上市也不意味着可以大把花钱了。华为投入年营收15%做研发费用的做法,在小米还是行不通。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小米是要对财报和股东们负责的。如果公司没有持续的业绩和利润增长的话,股价自然会面临下跌的风险。所以利益关系,一家上市公司很难像华为那样每年用10%的营收投入研发。

这也是华为至今都没有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一下: 很显然,目前小米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核心技术实力。但要提升核心技术必须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小米目前的营收和利润率,放弃产品和市场去加大研发投入,反而会让其迅速死亡。 并且,还没大把赚钱就又要大把花钱,公司的财报会更难看,股东们肯定也不答应。

这就是小米目前面对的最大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