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妈呀,最近路sir追《春秋·第四季》上头了,什么?你还不知道路读的这个系列节目?一看你就是假的文化人。

今天路sir给大家讲讲春秋时期文化界一哥,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

这位一哥呢,如果你翻遍了中外古籍,想找点像样的关于老子的生平信息,都好难。作为诸子百家中资历最老的老子,他的个人事迹,除了说他写了本《道德经》,然后跟孔子聊过一阵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翻遍《春秋》和《左传》两大典籍,竟然没有一句跟老子有关的。至于《左传》的姊妹篇《国语》,也没有关于老子的任何记载。翻开《史记》一看,终于找到有关于老子的记载,但真相还是有点残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史记》中,司马迁给孔子老爷爷开了专章——《孔子世家》,这可是极高的认可,毕竟“世家”通常是王侯们的待遇。那老子呢,按理说,像他这样的超级牛人,跟孔子一样,占个“世家”是妥妥的。可是,在《史记》里,老子只能跟庄子,以及两位法家人物申不害、韩非合用一个传记,这就是《老子韩非列传》。四个人扎堆挤在一起也就罢了,老子作为道家创始人,满打满算加起来才500多字,其中很大一部分还跟孔子有关。

如此说来,司马迁老爷子能写出500多字,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不过,就算是司马迁,也记了本糊涂账。

关于老子,《史记》里记载了三个版本。第一个姓李,名耳,字聃,出生地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的鹿邑县,职业是周王室掌管藏书的史官,相当于国家档案馆馆长。这位呢,是世人公认的老子的经典形象。

那么,第二个老子又是啥样的呢?司马迁记载说,还有个叫老莱子的,同为楚国人,跟孔子生活的年代差不多,写了十五篇文章,也是说道家思想的。关于这个老莱子,世人知道更多的是他的孝顺行为,以72岁的高龄穿彩衣cosplay婴儿,博父母一笑。

再来说说第三个老子,这个人叫周太史儋,也就是周王室的史官。这位生活的年代却不在春秋,而是在战国中期,似乎也号称老子。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位,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老子?司马迁表示他也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道德经》不是老子写的?

因为司马迁把这事模糊化了,导致后来闹出了不少问题,比如道家的经典叫《道德经》,共计5000多字,相传是老子写的。但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道德经》不是老子写的!

梁启超作为一代宗师,他敢这么说,可不是空口无凭。他表示,疑点有二:第一,《道德经》里有许多不符合春秋时期的话语。比如战国才有的官职“偏将军”“上将军”,竟然出现在《道德经》里。这是是不是玩穿越了?

第二,梁启超认为,老子讲的是厌世哲学,可《道德经》里就没有一句厌世的话。真正厌世的人,哪里还有空跟你废话,洋洋洒洒写个五千多字?应该是找个没人的地方,自挂东南枝了。

因此梁启超大胆猜测:《道德经》很可能是战国时期,有人假托老子之名写的,作者很有可能就是第三位老子:周太史儋。

这个说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两种帛书《老子》,经过鉴定,都是战国末年的作品,这么说来,果真如梁启超所言,《道德经》不是老子写的咯?

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了一批楚国竹简,非常让人惊喜的是,里面居然就有《道德经》的残本。好巧不巧,偏僻这批竹简的年代,又在周太史儋生活的年代之前。也就是说,《道德经》不可能是周太史儋写的啦。至此,梁启超的观点才被彻底否定。

今天,随着更多考古资料的问世,我们总算是可以推断,《道德经》这本书,至少它的初稿,在春秋时期就问世了。

2.老子的老师是真实存在还是后人杜撰?

老子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他要是真的这么牛,起码得有个厉害的老师,再来几个厉害的徒弟,这才是标配。

我们先来看老子的老师吧。很显然,史书中是不会有的,但咱不要小看古代人的本事,有人就能凭空给老子造了个老师出来。

西晋时期,有个名士叫皇甫谧,这位老兄相当了不得,他既是中医针灸学的创始人,又是大学者兼史学家。他有本著作《高士传》,记载了一个叫商容的人,说他就是老子的老师。

《高士传》里面有一段精彩对话。说商容年纪大了,生了病,老子前去探望。可能是觉得商容大限将至,老子就问商容,先生啊,你还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商容张开嘴巴,然后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老子说当然在了。商容又问,那我的牙还在不在。老子摇摇头,说早就掉光了。这时候商容就说,好,我要教给你的就是这个,你有没有想明白。老子回答说,我明白了,刚强的东西容易灭亡,反而是看似柔弱的,却能活的更久。

商容听后哈哈大笑,说讲得好,天底下的道理,就都在这里了。

这段对话很经典,正是道家思想“上善若水”的体现。看得出来,商容真是一位好老师,可是,这么牛的老师,他又来自何方、有何经历呢?不好意思,在《商容传》的开头,作者皇甫谧就很诚实地写道:“商容,不知何许人也。”

这个毫无来路、又不知出身为何的人,就给老子当老师,感觉就像编故事一样。不过咱们也别怪皇甫谧,因为这段故事不是他的原创,他也是抄别人的。

皇甫谧抄了谁的呢?西汉时,著名的皇族大学者、淮南王刘安,组织了一帮门客,编了一本巨著《淮南子》。《淮南子》里面有一句话,叫“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问题又来了,《淮南子》也不是纯粹的原创,它抄的是战国时期吕不韦及其门客编著的著作,即大名鼎鼎的《吕氏春秋》。

但是吧,问题又复杂了,不管是《吕氏春秋》还是《淮南子》,这两本书也是特别擅长编故事的。所以,关于老子的这个老师商容,还有舌头和牙齿的故事,虽然很精彩,可都是查无出处的,十有八九都是无中生有的。

3.孔子向老子请教礼法的历史真实存在吗?

老师是编出来的,那学生总有真的吧?抱歉,老子可没像孔子一样开门收徒。但要是说指点一二,还真有,比如说著名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也就是孔子向老子请教礼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请教老子,很合适,他毕竟是周王室档案馆馆长,对于周礼,没人比他更熟悉。

这个故事,想必不少朋友都听说过,小时候,我们都把这个当成“孔子虚心请教,老子耐心解答”,以及“孔子和老子关系很好”之类的故事来听。然而真实的情况,一定让您大跌眼镜——老子对孔子的态度完全十分之不友好。

孔子向老子请教礼法时,老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很不屑地说道:“倡导周礼的人,骨头都烂掉了。”言下之意,周礼?那一套老古董早过时了,完全不适用于春秋那个时代了,你问这个干什么?

更傲娇的还在后面,回答完孔子的问题后,老子还不忘给他来了个重重的暴击。老子说:“会做生意的人,都把货物给藏起来,好像是一无所有。高尚的君子呢,往往是大智若愚。所以呢,请抛弃你的娇气,你的欲望,还有你做作的样子,以及那些不切实际的志向!这些东西,对你没有半点好处,我能说的就这些了。”

在老子看来,孔子不过是个脾气不好、喜欢空想、不切实际,而且非常矫情做作的文艺小青年。儒家与道家的第一次巅峰交汇,就以孔子一无所获、满脸尴尬地离开而告终。不过,孔子并没有因此对老子有什么不满,回去后,他反而对弟子们说:“都说龙是能飞腾上天的存在,我见到老子,就像见到了龙一样!”

这段对话,来源于《史记》,按说可信度很高。但问题是,这也是司马迁抄的,他抄袭了《庄子》。而庄子呢,又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没准就是他,编造了老子暴击孔子的事儿,来给道家贴金。那么问题又来了,孔子究竟见没见过老子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大牛钱穆先生就表示没有。钱穆认为,孔子见到的不是写《道德经》的老子,而是《史记》记载的第二位老子,也就是老莱子。他甚至表示,《道德经》比《庄子》成书的时间还要晚。

这个观点比较惊世骇俗,遭到了另一位大牛胡适的坚决反对,两人便开始了神仙打架。有次两人吵的是不可开交,胡适便说:“钱先生,你所举的证据还不能使我心服。如果证据充足,我有啥好反对的?”

胡适的坚持不是没有道理的,翻看《论语》,其中一些内容的确和《道德经》有些关联。比如《论语》中的名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一般被认为是成语“以德报怨”的由来。但其实老子在《道德经》里已经说过:“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是不是很像?

还有,《论语·卫灵公》中也有“子曰:无为而治者,其顺也与?”这句话。无为而治,这不正是老子的观点么?

当年两人吵的是不分胜负,但随着各种考古文献的出土,事实证明,《道德经》是早于《庄子》的,钱穆先生搞错了。而司马迁记载的孔子求教于老子之事,也应该是可信的。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