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 年 3 月 30 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联合夏威夷大学约翰 A. 伯恩斯医学院在预印本杂志 medRxiv 上发表了题为《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Outcomes in 323 COVID-19 Patients in Wuhan, China》的文章。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的标准治疗并没有显示出对患者预后的显著改善,相比之下,安眠药物的使用与病情改善显著相关,且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

研究人员通过对 2020 年 1 月 8 日至 3 月 10 日武汉地区住院的 323 例 COVID-19 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 323 例 COVID-19 患者中,有 186 例(57.6%)为 rRT-PCR 阳性,另外 137 例(42.4%)为 rRT-PCR 阴性,但入院时具有典型的胸部 CT 图像,呼吸道症状和血液检查结果相符。

根据其最初的临床表现,323 例患者被分为非严重 (151 例)、严重 (146 例) 和危重 (26 例) 三组,组间无性别差异。研究结束时,252例患者康复出院,35例死亡,36例仍住院。

唑吡酮(Zopiclone)是一种用于失眠的环吡咯烷类药物,82名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天服用1mg,总的来说,其中77名患者录得良好预后。

在比较三组患者的安眠药使用情况时,服用安眠药的患者中较有利的临床结果更为普遍(非严重者为 94.7% VS 88.5%,严重者为 95% VS 74.6%,危重为 66.7% VS 13.0%)。

(图片来源:论文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Outcomes in 323 COVID-19 Patients in Wuhan, China》)

在严重患者组中,rRT-PCR阳性和rRT-PCR阴性的患者服用催眠药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论文指出,这是第一次表明催眠药可能是一种对COVID-19有效的辅助性治疗。

研究人员称,在同一病情程度,服用催眠药的患者比不服用催眠药的患者更容易获得良好的效果。对病情更加严重的患者来说,改善效果甚至更明显。

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焦虑、睡眠不足和氧气不足,从而导致代谢失调和免疫系统异常。让患者服用安眠药可能是为了提高睡眠质量、减轻压力,从而可能会增强有效的T细胞反应。

此外,研究人员还确定了与临床结果和生存分析相关的27个危险因素变量,它们包括:

年龄、吸烟、BMI、安眠药、呼吸困难、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 A、降钙素、超敏肌钙蛋白 I、肌酸激酶 CMB、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等。

其中年龄(65 岁以上患者)、吸烟、重症疾病、糖尿病、超敏性肌钙蛋白 I(> 0.04 pg / mL)、白细胞计数(> 10x109 / L)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75 x109 / L)与不良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论文指出,该发现可以预测患者预后的新危险因素,有助于治疗的早期决策,从而改善 COVID- 19 患者的治疗结果。

参考资料: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25.20037721v2.ful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