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小丁在案板上切菜,2岁多的儿子正在厨房外的爬行垫上玩玩具。为了晚上的晚餐,小丁忙的不亦乐乎,就在这时,小丁忽然一扭头发现,儿子正试图攀够烤箱的门,而烤箱里面还正在烤着鸡翅。眼看来不及制止孩子,小丁对着儿子大喊:“你在干嘛,不能动,赶紧让开!”

小丁的话好像起了作用,儿子停止了手里的动作,吓得一下子没站稳,跌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起来。小丁又气又急,急忙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对孩子说:“妈妈跟你说过厨房里的所有东西,都不能动,你再不听话的话,就不要吃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把孩子抱回到客厅里,关上了厨房的门,但那整个晚上,孩子做什么都没精神,也不怎么吃饭,整个人看起来蔫蔫的。小丁的丈夫看到孩子的状态不对,问小丁孩子怎么了,小丁说:“可能是吓着了吧”。

从孩子的状态来看,的确是被吓着了,但很大程度上是被妈妈的话和反应吓到了。孩子天真烂漫,不懂得区分危险,家长在制止危险过程中的过度反应会吓坏孩子,反而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当孩子因为危险的事物受到惊吓,家长安抚孩子的方式和帮助孩子认清危险来源的教育其实是大有讲究的。

当孩子因为危险的事物受到惊吓时,我们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孩子远离危险。当确认环境安全之后,我们不要马上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进行说教,孩子尚未从刚才的恐惧中回过神来,我们首先要给予孩子的是安全感。我们可以抱着孩子,给孩子一个相对舒适和安全的空间,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说。

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之后,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刚才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让自己害怕。如果孩子一开始不愿意说,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可以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心情平稳了,再尝试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孩子说出这次让他害怕和恐惧的经历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诱导孩子回忆危险发生的当下,自己的做法,让孩子直面恐惧和危险,反而能帮助孩子最大限度的治愈恐惧。这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复述,逐步帮助孩子找到规避危险的正确的做法。

孩子本来已经很恐惧和害怕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还大声的喝止他们,就会让他们对之前发生的事情的恐惧加深。孩子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共情,共情包括家长温柔的安慰和理性的分析,只有共情才能治愈恐惧留下的创伤。

另外,还有一部分家长的做法是逃避,他们认为孩子已经受到了惊吓,所以应该对遭遇的危险避而不提,才不会让孩子重新受伤。但是我们能帮助孩子躲掉一次危险,却不能时时刻刻都在孩子身边保护他,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总有需要独自去面对未知世界的一天。

与其逃避不如从小学会面对,正确的面对不但会帮助孩子在下一次危险来临时,规避风险,杜绝恐惧,也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加强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贝丫妈妈、两口育儿、钉爸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