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27大团结”事件过去了1月之久,但针对肖战及其粉丝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口诛笔伐”,从未停息。一场由粉丝行为掀起的风波,却让肖战承受商业价值大跌等各种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丝行为需要偶像来买单吗?答案是肯定的。

翻开陶东风所编译的《粉丝文化读本》可以看到,西方的文化学者对偶像和粉丝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成熟的探讨。

海曼娜指出:追星表现了粉丝对于融合、完满、统一、自我的完整身份的渴望,而这种渴望的想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身份的想象。譬如球迷在比赛中和球星一起体验胜利的快感,在热烈的比赛氛围中获得各种各样的认同。

另一种是从性别角度展开对亲密关系的想象,这种同人创作和追星行为,在上野千鹤子看来,让女孩在一个远离她们自己身体的距离,安全的操作这个被称之为“性”的危险东西。而这种想象性的亲密关系的制造,是东亚饭圈产业的主要功能。

现在的偶像们甚至会主动迎合粉丝的这种心理进行互动,饭圈女孩会用营业来概括这些行为。偶像们对着镜头眨眼睛,比心,展示粉丝礼物,对粉丝表白,这种亲密关系是偶像们“营业”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饭圈的女孩还会自诩“亲妈粉”和“女友粉”,这其实是说明了偶像总是以想象的男性家庭成员身份出现,粉丝通过消费与互动维持着“爱的供养”,维系与偶像家庭式的关系,自然,当粉丝行为越轨时,偶像“自然”地临时成为了这个家庭的“家长”,社会需要他为自己“虚拟”的孩子行为买单。

光是这种“家庭”关系还不足以让粉丝和偶像足够亲密。还有热搜、投票、打榜等这些虚拟的活动,既可以让偶像形象在网络世界里被清晰的量化比较,也可以让粉丝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里被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在对偶像的认同中一致对外。

事实上,这些貌似唤起粉丝能动性的活动,是偶像背后的资本一手打造的,他们需要粉丝投入情感并消费,并且由参与感获得这段亲密关系中主导者的想象,偶像则屈服于资本逻辑,顺从地配合粉丝维持形象,为粉丝的情绪而服务,从而让粉丝们意识到她们家哥哥的成功离不开她们聚沙成塔般的支持。

从资本运作的角度,粉丝文化和偶像的形象都是资本打造的产物,是利益输送链上紧密相连的一环。当粉丝文化对他人造成侵害时,被报复的应当是其背后的资本。

对于资本而言,最大的损失就是偶像的价值下跌,让偶像来为粉丝文化的僭越和侵害买单,是这条价值输送链的必由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场硝烟四起的战争尚未平息,肖战的团队在短期内也难以翻身,但对饭圈的警惕和批判慢慢浮现出一种社会价值的认同,理性大于感性,冷静盖过狂热,严肃有序,压过吵闹混乱,中立客观而不要激情主观。

如果饭圈粉丝暗示了越轨行为,或者一个危险的“他者”世界,那么相应的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世界。这种区分不仅涉及理智、教育、地位或者智商上的优越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得以自我安慰。现代世界的危险伤害了他们,而我们得以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