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观察力是很强的,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妈妈不应忽视。 妈妈应多聆听孩子的心声,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帮助孩子减轻内心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小孩子向妈妈提出问题:“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大多数的妈妈都习惯将它视为玩笑,并拐弯抹角地告诉他小鸟和蜜蜂诞生的故事。“那些故事我都知道,妈妈,我要知道的是,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只好进一步解释小娃娃出生的故事。 结果他还是不满意。“妈妈,小伊来自北京,派迪来自上海,那我呢?”

这是多数人不容易避免的偏见,我们常常会自以为知道孩子们的意思而不用心去聆听孩子的话。 我们只顾自己长篇大论,当然不知道孩子在说什么。 有些妈妈甚至兴致勃勃地去阅读刊物或看电视节目,来观察其他妈妈所谓明智的辅导。 其实自己家里就有很多故事,我们所必须做的事就是学会“聆听”。

阿斐,六岁,正帮爸爸将小手提箱放到车子里的大皮箱里,他们全家人准备去度假。最后他们发现一个小的随身包包已经放不进去了。“爸爸,你可以将妈妈座位上的靠垫放到后座来。”爸爸没听阿斐的建议,又将箱子重新整理,试放了一次,结果还是不行。爸爸回到屋子之后,阿斐把靠垫拿开。 爸爸回来时意外地发现这个随身包竟然可以塞进大皮箱了。

孩子有时很能掌握情况,而且观察力也很强,他们的意见通常对我们很有帮助。虽然妈妈严厉禁止小文将小狗抱进客厅,他还是把它带进了客厅,逗它玩儿。他和小狗正玩儿得高兴时,一不小心碰到桌子,台灯倒下来了,把灯泡摔破了。妈妈气冲冲地跑进客厅,打了小文一巴掌,并说:“你这么不听话,下午不准你去游泳。”小文怏怏不乐地顶撞说:“我不在乎。”其实小文在乎得很。但是为了维护自尊心,他只好佯装不在乎,他顶撞妈妈也是一种报复的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需要花一点儿时间来听听孩子话中的含义。小文说“我不在乎”这句话时,其实是想表达“你用任何惩罚都不能使我屈服”。另外,如果孩子大喊“我恨你”时,他的意思是“如果我不能照我的方式做,我宁可不要”。 如果他不断地问“为什么”时,则表示他希望你“多关心,多注意我”。

每一个为人母亲者应该都能从娃娃的哭声中判断他的用意。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她也应该能从同样的声音中判断,他什么时候不舒服,什么时候在生气。 我们有这种本能,但是当孩子长大后,我们似乎也丧失了这种能力。 我们只要听到一声尖叫,就会没命似的冲过来看看究竟怎么回事。其实这正是小孩子尖叫的目的。 如果我们能静下来,多听一分钟,我们就能避免迎合孩子的错误目的了。

妈妈只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收获。 不少人认为孩子没有压力,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孩子都会感到有压力,许多孩子还会常常感受到压力,只不过不知道如何应对罢了。这正是妈妈应该给予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