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期间,外卖大张旗鼓抢占堂食的市场地位。然而,外卖期间的疫情数据并不能代表外卖的整体发展趋势。

太二酸菜鱼、巴奴火锅就宣布,疫情结束后就关掉外卖,由此看来,疫情后,火爆的外卖业务终将趋于冷静。那么,疫情结束之后,外卖如何发展?

-1-

彻底“疗伤”靠堂食

疫情期间,全国餐饮业的堂食业务几乎全部关闭,餐饮业损失惨重。与其说太二、巴奴等餐企在面对疫情主动开通了外卖,不如说是它们在“不开外卖就等于零收入”的状况下被动发力外卖。

美团研究院公布的调研数据中,疫情期间维持营业的企业中,近53.6%的商户外卖收入占比超过总营收的一半,42.9%的商户外卖收入超7成,这是在堂食收入锐减状况下的数据。之于整个餐饮业,外卖收入只是往常收入的“九牛一毛”。

在这场疫情中,外卖只能用于“止血”,彻底“疗伤”恢复往日元气还需要靠堂食。

-2-

疫情影响偏短期

美团的数据显示,从2月中旬到3月初复工以来,一二线城市的餐饮外卖交易额和订单量两个主要数据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约有30%的商户订单量超过疫情前。

不过,从具体情况分析,复工期外卖订单比例的大幅增长与大量门店还没有开放堂食,以及消费者对堂食消费信心尚未恢复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以,分析观点认为,疫情对外卖的“提振作用”偏短期;疫情对外卖的切实影响也将随着疫情的松动减退。

-3-

外卖渠道多元化

以往,餐饮外卖主要依赖于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而如今,喜茶、西贝莜面村等连锁餐企做了自有的外卖有程序;云海肴、肯德基等餐企走进了直播间;在疫情的催生下,团餐外卖再添火力;如今,又多了一个“不收佣金”的抖音外卖……外卖的渠道正在不断多元化。

这场疫情也加速了餐企对外卖的深度思考,更多餐饮品牌开始以小程序为主要场景,依托于品牌本身的会员群体,加强对自有外卖渠道的建设。

乐凯撒在大年初四就紧急组建了“战时特战小组”,全力推广外卖。通过小程序,乐凯撒的外卖营业额平均增长了300%。

-4-

外卖安全日常化、规范化

疫情期间,人们对于外卖配送食品安全的关注达到了“峰值”。无接触配送、安心码、安心餐厅标识、外卖封签等举措层出不穷。那么,随着疫情的结束,人们对于外卖食品安全的关注会大幅降温吗?答案是不会。

人们对于外卖的食品安全问题诟病以久,近两年,外卖平台联合商家也推出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举措,其中,外卖封签就在疫情前便早有存在。此次疫情相当于在食安大环境下加速了行业对外卖食安的思考。

未来,关于外卖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会越来越多,外卖食品安全举措也会愈发日常化、规范化。

-5-

外卖与新零售接轨

在餐饮行业,外卖与新零售的消费场景多有重合,外卖本身就让餐饮更接近于零售业态。疫情之下的自救更是驱动了外卖与新零售的全面接轨。

西贝莜面村、云海肴、眉州东坡等餐饮业的新零售先行者们,在这场疫情中依然表现亮眼。

自建的新零售平台、与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合作、半成品产品的全面推出等,外卖与新零售的接轨将餐饮品牌融入了更多消费场景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注餐饮创业的新媒体,餐饮加盟品牌的测评师,创业者们的开店导师,致力于专业品牌测评及开店指导,为您提供更全面的行业资讯及发展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