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常常有患者觉得乏力,到医院检查无明显异常(不贫血),去看中医的时候有些中医辨证后告知患者血虚,患者说:“可是我检查了没有贫血啊,你怎么说我是血虚、血亏呢?”是中医说错了吗?

今天小周大夫给你科普一下中医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之间的关系。

中医如何诊断血虚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辨证,比如看面象:脸色苍白,看舌象:舌淡;听声音:声音小、无力;把脉:脉细弱。综合这些情况判断这个人血虚。但是这种情况的患者查血分析,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贫血。这是为什么?

中医讲的血虚、血亏不是指人整体的血容量亏虚,而是指身体相关组织脏器的供血不足、血灌注不足,也就是局部应该由血来提供的营养不足而呈现出的临床症状和表现。

比如头部供血不足,就出现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的情况;舌头局部的供血、灌注不足,而呈现出舌淡或舌暗;人全身供血不足、灌注不够,没有足够的能量产生、代谢,就出现乏力。中医通过后面的这些表现来推断出哪个地方血亏虚(血灌注不足)。

血虚的原因

引起血灌注不足、局部缺血缺氧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身血容量不足。

也就是本身血的总量不够,当然就没办法给各组织脏器提供足够的灌注,进而提供足够的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pixbay.com

这种情况的血亏虚才是西医的贫血(血液分析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等降低)。这种情况一般由出血太多(如月经出血量多、外伤出血过多等)、造血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血液性疾病、化疗)导致。

二、瘀滞

人的血总量没问题(西医检查不贫血),但由于局部水肿、血管狭窄、血细胞本身有问题不能携带足够氧气等等情况,导致血液没有办法足量、顺畅运输、灌注到局部、给局部提供营养,使局部缺血缺氧,进而表现出血液亏虚的症状和体征。(这种情况就是文章开头的疑惑。关于这种情况的具体病理研究,有医学基础的读者可以观看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韩晶岩教授讲解的《中医药治疗热病的作用机理》的后半部分关于舌像的分析,或搜索韩老师其他相关课程讲解。)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粮食等各大资源都很充足,所以我们整个国家并不贫瘠。这就相当于整个人体不贫血、不缺血。但是有些偏远地区由于地形的限制,粮食等资源没有办法顺利运进去,所以那些地方接收不到供给,自然就贫瘠了——这就相当于局部缺血。

所以这种情况的贫瘠不是让别的国家给我们补充物资——即不是给人体输血;而是我们给偏远地区修路、改善当地环境、输送教育和知识、技术——改善局部水肿、扩张血管,这样我们自己国内的物资(自身体内血液)顺利运过去、自身环境改变了还能自己致富,那个地方自然就不再缺血了。

图片来源:@pixbay.com

修路这种措施带来的结果就是给偏远地区补给以充足的资源,也相当于中药通过补气、活血、化瘀、化痰等情况最终给患者补血了。

中医名词不能按字面理解

所以,中医学所讲的“补血”治法并不是字面理解的直接补血,而是相当于国家给偏远山区修路的操作而达到补血的目的。否则,按照中医“以形补形”的说法,如果中医觉得你血虚,应该让你直接吃血(动物血),而不是开一堆草根、树皮、矿物来给你补血。

总结来说,“补血”的治法是一种以治疗结果来命名的治法,而非表面的理解。这与贾海忠教授之前讲过的“汗法”道理是一样的:汗法表现出来的患者出汗是最终的结果,而不是通过出汗来治病。

上期给大家介绍的增液汤也是一样,三味药按照现代医学的研究并不是直接补充水液,而是通过增加相关部位的渗透压让液体重新回来,从而出现我们最终看到的结果:“增液”。所以,中医的名词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现代医学研究出来了,就给这些治法换名字,没有必要。

看到这儿,你能明白中医讲的血虚和西医讲的贫血是什么关系了吗?想必以后你不会再产生文章开头的疑惑了。

继续提问

当然,也有人问:我检查轻度贫血,但是我并没有贫血、或者中医讲的血虚的症状,这是为什么?

首先,西医的检查指标只是一个参考范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所以,虽然检查结果提示轻度贫血,但有可能你身体的血容量对于你自己而言是绝对足够的,大众的检查指标对你来说没意义、没有参考价值。

其次,即使体内真的是轻度贫血,但是你体内各个部位畅通,能够保证它们的灌注、营养充足,自然就不会出现缺血的症状。这种情况就不需要惊慌,保证饮食作息规律即可。

周海玲医生个人工作室

疫情期,如果身体突发不适、不能去医院治疗,足不出户进行线上咨询、诊疗,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庚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