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的车轮在苏醒中加速转动起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既关乎民生福祉、企业前景,更牵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大局。

复工复产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但不可否认——对企业及个体来说,面临的态势空前复杂,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3月12日起,由央视网出品,央视网、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的“抗疫”特别节目《经济战疫·复工》于央视网多终端平台上线,五期节目先后聚焦工程机械、食品、物流、汽车、餐饮等时下最贴近民生、受热点关注的产业领域,通过连线企业家和经济学家,挖掘经济战“疫”背后的火热故事。

拨云开雾,明晰的是方向。春江水暖,感知的是信心。这档特别节目体量轻巧,却在小切口中做足了大容量。它不仅管中窥豹,为观众生动描摹一个复工复产进行时的奋进中国;同时登高望远,通过分享多家企业的探索样本和前瞻思考,做足了含金量,堪称一场信息的“及时雨”。

讲好中国企业的复工故事,聚人心更强信心

“对于中国经济的各行各业,这是一场抗疫阻击战,也是一场经济保卫战。疫情给企业带来了哪些新的思考?他们又如何完成防范疫情和推动发展的组合任务?”在这样的关切中,特别节目《经济战疫·复工》拉开帷幕。

面对一个庞大、深刻而又抽象的热门话题,《经济战疫·复工》从具体案例入手,特别选取了徐工集团、光明乳业、京东集团、长安汽车、眉州东坡这五家在所属行业极具代表性的企业,通过回溯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经历和应对,分享他们迎难而上“危”中求“机”的勇气与探索,展示与疫情赛跑的中国效率、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

总体来看,《经济战疫·复工》通过讲好中国企业的复工故事,起到了三重意义:

第一,为重回轨道打“强心针”。

众多行业因为这轮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重创,但低沉和迷惘不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经济战疫·复工》带给观众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中国企业的信念感和责任感,哪怕危机四伏,也拿出“若有战,必有我”的精气神儿,竭尽所能搭建起一条条困难时期的生命线。

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第一声号令发出之后,徐工集团就带着300多台工程机械设备奔赴现场,火线助攻前线战“疫”;接到在2月5日之前提供40辆负压监护型救护车的任务后,长安汽车江铃集团3000多名员工义无反顾重返岗位,将产品超额交付一线;京东集团在今年1月20日至2月28日期间,累计向社会供应米面杂粮及生鲜产品2.2亿件,承运了约5000万件重量超过1.5万吨的医疗应急物资;光明乳业1897名员工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抓生产、保民生,绝不让鲜奶货架空空如也;非常时期,眉州东坡将湖北门店变身“战地食堂”,用一餐一饭的关爱,去支撑前线的医护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表达,企业家们说:“疫情就是命令,没有任何借口”“我们要做战士”“只有行动起来,才不会去想我能撑多久”“危机是最好的锻炼,危机也是最好的团建”……回头望去,他们所讲述的那些时刻惊心动魄,但也就是在“一手求生存、一手挑担当”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重重压力之下的中国企业所展现出来的免疫力和生命力,他们共同勾勒着中国经济版图遒劲有力的线条,传递着百折不挠的意志。

复工,恢复的不仅仅是工作、生产,更是重回轨道、重塑信心。从历经战“疫”攻坚生死时速的他们身上,大家或能体悟“当你全力以赴,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句话所蕴含的力量。连“至暗时刻”都能咬牙挺过,还有什么困难可以抵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第二,为审时度势送“参考书”。

受疫情影响,生产停摆、物流不畅、产品滞销等问题集中涌现,劳动密集型、线下消费型企业更是受伤严重,疫情正倒逼各大行业作出变革。《经济战疫·复工》开播以来,“危中有机”被各位企业代表和经济学家多次提及,他们也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总结,给出“量体裁衣、精准施策”的行业良方。

从节目中不难看出,最近中央多次会议提及的“新基建”,被疫情按下了“快进键”。借助危机重构生态布局,抓住风口或转变商业模式、或加大技术改造、或驱动产业升级,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选择。无论是生长于新技术土壤的电商,还是传统的餐饮业、制造业、快消品……都在本次战“疫”中深层搭载了科技基因,也让观众得以一睹“新基建”这条新赛道的雏形。

《经济战疫·复工》所提供的这本“参考书”不止有开阔的格局和前瞻的视野,更有经过市场检验、具有美好前景的创新配方。例如从“奶瓶子”升级为“菜篮子”的生活服务,以及员工共享、抱团合作的“超市+餐厅”模式,还有重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健康车”,他们的灵感均来自于疫情所改变的大众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能可贵的是,在分享企业心得的同时,节目还通过连线经济学家,深度把脉这些创新模式的未来潜力,还有亟待补齐的短板。例如在涉及电商行业和农村地区的对接时,提到需要进一步畅通信息、对接需求,完善仓储体系和运输体系,保证生产真正交换出去。节目大处着眼、小处落脚,力求把内容做足服务性和借鉴性。

第三,为共渡难关服“定心丸”。

这一个多月来,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积极政策,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支持和组织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宣传好、解读好、推广好复工复产政策,让更多企业切实享受到相关优惠及服务,传递国家的战“疫”决心,也是《经济战疫·复工》的一大重点。

节目中,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锡军,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根据当期节目相关企业的整体情况,适时介绍国家最新推出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社保政策等举措,特别是深入浅出地讲清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广阔的市场优势和完整的体系优势,帮助大家用更加长远和全局的眼光来看待当下的波浪起伏。

例如白景明院长在解读国务院出台的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这一政策时提到,“表面上看来是就业的缓冲,但实际上是要为这些人得到更好的就业岗位创造条件”,“就业增长有压力,不意味着中国就业增长没有条件、没有空间”,除了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同样是值得关注的趋势。

此外,《经济战疫·复工》还传递了一种强烈的“命运共同体观”。无论新兴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共生、共荣,还是复工“同盟军”在产业链修复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又或者是跨行业、跨领域的抱团作战所爆发出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何谓“同舟共济”。即便前路注定艰辛,那么这种“青山一道,共担风雨”的信念,也必将融入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个体。

打好战“疫”宣传组合拳,对接需求接力交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大媒体均把疫情防控宣传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舆论形势复杂、信息空前爆炸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好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为全民战“疫”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这对主流媒体来说既是一场大战,又是一场大考。

作为背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央视网自去年2月新版全终端正式上线以来,积极发力原创建设,重点围绕媒体融合展开多元突破,格外强化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打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优质内容。

大战之时应势而动,大考之际迎难而上。围绕本次疫情报道,央视网在做足传统优势内容的同时,最为惹人关注的就是挖掘技术强项、体现融合创新的多款“云产品”。其中包括被网友们亲切称为“云监工”的《全景直击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还有集慢直播、移动直播、互动直播于一体的“云陪伴”公益行动“为天使护航”。作为央视网在抗击疫情报道系列中的又一重头戏,《经济战疫·复工》以“云访谈”的方式呈现,每期连线不同的企业代表和经济学家,为“双战双胜”提振信心、凝聚共识。

《经济战疫·复工》是央视网涉足经济类节目的创新之作,应特殊时期而生的隔空访谈形式,加上每期20分钟左右的时长,高度体现了网生内容的灵活与精悍,也展示出央视网内容原创在多领域、多类型布局的决心。与此同时,这档节目由央视网联合央视创造传媒制作,主持人则启用了不久前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中拿下新闻类金奖的邹韵,可以看到,基于总台雄厚的资源优势,制作、平台、人才之间的深度融合正激发出丰富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疫情阻击战到经济保卫战,主流媒体作为战“疫”的一份子,同样在“不停工、不停产”的坚守中经受历练——既要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更要有格局、有智慧、有勇气。在这样的战斗中,善于对接变化和需求,敢于做出创新和突破,本身就是一份自觉的担当。

更 . 多 . 精 . 彩

V

主编/凌云

编辑/华文 版面设计/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