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人物,却改写了大清历史。
恩海(1876-1900年12月31日),被害时年仅25岁。满洲正白旗人,家住东城北豆芽菜胡同,是清朝神机营霆字队枪八队章京。
章京,是中国清朝专有官名。清代早期为武官的称呼,后指各种军官,也包括文官。
1900年,清政府这艘运行了三百多年的破船已是内外交困,危机四伏,摇摇欲坠。1月,慈禧太后不顾西方各国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诏令,并要求各国使者限期离开北京,义和团运动在华北愈演愈烈,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洋人,引发西方国家强烈不满。
经磋商,清朝总理衙门批准各国公使可以自带警卫,于是西方各国的军队进入北京使馆区,封锁东交民巷、东长安街及西什库教堂,并杀害了义和团和居民数百人。
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与翻译柯达士坐轿前往总理衙门,寻访清朝王公大臣,行至东单牌楼附近一个小警卫哨所时,忽然遇到一队武装清军,约30人左右,正在巡逻,领队的正是神机营章京安海。安海拦住克林德小轿,拔枪指着,说是要检查。
轿子中的克林德看到中国士兵举枪对准轿子,求生的本能让他拔出手枪首先开枪。安海等中国士兵躲过克林德一阵乱枪后,开枪还击,一枪恰好射中克林德头部,克林德当即毙命。
他的翻译柯达士受伤。 恩海等人分取克林德的银表、戒指枪械等物而去。
克林德之死引发重大变故,各国公使与总理衙门的交涉至此彻底中断,义和团运动早就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各国向中国大举用兵有了正当理由。八国联军找到借口攻打北京,此事件间接改写了大清朝历史。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各国军队都忙于抢掠,德国人却通过日本侦探的帮忙,将恩海抓捕。
审讯中,恩海表现镇定,承认克林德为其所杀,并求速死。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照相技术,八国联军的统帅、德国元帅瓦德西的私人医生,颇爱照相,为恩海留下了这张照片。
照片中的恩海被两名持着长枪的士兵押着,披着外衣,脚戴镣铐,看上去完全不像是25岁青年人的样子,胡子拉碴,但眼神刚毅,一脸正气。
在被关押了半年后,1900年12月31日,恩海在东单牌楼克林德身亡之处闹市被处斩。当时已经是腊月寒冬了,旁边的人都穿着棉衣,而恩海只是披着棉袄,蹲在地上。大批西方国家士兵在四周警戒,周围有不少围观的群众。
临死前,同伴们送来行刑酒,一饮而尽,毫不畏惧。并对在场的群众大声说道:是我杀死了克林德,我敢作敢当!但是克林德身为公使,竟亲自枪杀我同胞,开枪向我示威,这是一个国家使节应该干的事吗?我击毙他,是他罪有应得。
恩海的照片登在了当时英文、法文的报纸上。他的形象,算是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难得一见的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中国人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