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5日,海底捞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5.56亿元,同比增长56.49%,实现归母净利润23.45亿元,同比增长42.44%。

其中,餐厅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海底捞2019年餐厅收入同比增长55.2%至255.89亿元,占总收入的96.3%,与2018年的97.2%基本持平。客单价从2018年的101.1元上升到105.2元。同时,由于外卖订单数量的上升,外卖业务也同比增长38.6%至4.4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的开店速度仍在提升。2019年,海底捞新开了308家门店,关闭6家,到了年底总门店数达到768家,跟2018年底的466家相比净增了64.8%。

算下来,平均每1.2天就有1家新的海底捞开张。

其中二线城市净增125家,一线新增84家,一线门店占比继续微增。截至2019年末的768家门店中,716家位于中国大陆,52家位于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境外门店数量较2018年末增加了16家。

这样迅猛的扩张速度却因疫情按下了暂停键。业绩报告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其自2020年1月以来的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海底捞自2020年1月26日起已暂停运营其位于中国大陆的所有餐厅,以遏制疫情的蔓延。

海底捞表示,自3月12日以来,海底捞已重新开放大部分关闭的门店,其经营表现正在逐步改善。但对于此等情况的动态性质,董事认为财务影响目前并不能合理估计。

机构研报指出,此次卫生事件对于餐饮行业普遍造成较为严重的冲击,餐饮行业大面积出现停业情况,对现金流产生严峻考验。海底捞内地门店自1月26日起停业,总体停业时间略超45天,但公司现金流及资金状况较为充裕,并且也通过外部银行等机构取得贷款支持,总体上应对卫生事件期间和卫生事件后恢复阶段的支出较充裕,同时还能够较好保证近几年的门店扩张计划。

中金公司今日也发表研究报称,海底捞全年营收较分析师预期低2.6%,新冠疫情为公司带来了短期的压力,因此将公司今年净利润预测大幅下调58%至15亿元人民币,目标价下调16%至37.8港元,但维持“优于大市”的评级。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由于疫情短期承压,但海底捞的护城河优势和在餐饮赛道的赋能能力仍非常突出,未来在餐厅端或也会寻求翻台率与客单价更好的平衡,长期成长潜力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