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佑健康》健康科普室出品

授权方可转载

01

2020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日」。这个日子标志着罗伯特·科赫博士在1882年的这一天宣布他发现了引起结核病的细菌-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为诊断和治愈这种疾病开辟了道路。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

结核病在全世界可谓是一个致命的“传染病杀手”

结核病是一种潜在的严重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引起肺结核的细菌通过咳嗽和打喷嚏释放到空气中的微小液滴,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报告:每天死于结核病超过4000人,并有近3万人感染。

仅在2018年:

患结核病1000万人;

死于结核病150万人;

患上耐药结核病48.4万人。

患有活动性结核病的人必须在几个月内服用几种药物才能根除感染并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结核病在中国的状况更不容忽视。我国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在相关采访中表示:目前中国每年发病数为86万人左右,是当下新冠肺炎患者的十倍

02

尽管身体可能藏有导致结核病细菌,但免疫系统通常可以防止生病。因此,医生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区分:

结核感染(潜在结核病)

这种情况,是指患有结核病感染,但是细菌以不活动的状态保留在人的体内,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一个人患有结核病感染,但没有活动性疾病,医生称此为潜在结核病。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过估计,美国多达1300万人患有潜在结核病。根据其数据统计,在这些人中约有50%的病程在感染后2至5年内发生

免疫力强时,抑制体内感染细菌,没有症状、没有传染性。但它可以转化为活动性结核病,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最有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于网络

结核病(活动性结核病)

当由于疾病或使用某些药物而导致免疫系统减弱时,潜伏期则可能发展成有症状的结核病期,如肺结核、肾结核等。如果没有医疗干预,结核病在感染人群中的活跃率为5-10%。

患有活动性结核病的人可以传播感染,只有肺结核和咽部感染有传染性,其他部位感染通常不具有传染性。

当患有肺结核的人咳嗽、打喷嚏、吐痰、大笑或说话时,喷出带有TB的唾液飞沫会在空气中传播,与其密切接触的人将其吸入肺部从而感染(而共用牙刷/马桶、接吻握手等接触途径不传染)。

03

活动性结核病的体征和症状包括:

咳嗽持续三周或更长时间、咳血、胸痛或呼吸或咳嗽疼痛、体重下降、疲劳、发热、盗汗、怕寒、食欲不振。

结核病也会影响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肾脏,脊柱或大脑。例如:脊柱结核可能使您背痛、肾脏结核可能会导致尿液流血。

小佑提醒:很多疾病都是早预防比晚治疗好。预防结核病,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开窗通风,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同时要加强身体的煅练提高身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http://www.cdc.gov/tb/publications/faqs/default.htm. Accessed Dec. 8, 2015.

[2]Longo DL, et al., eds. Tuberculosis. In: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5.

[3]Tintinalli JE, et al. Tuberculosis. In: Tintinalli's Emergency Medicine: A Comprehensive Study Guide. 7th ed. New York, N.Y.: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2011.

[4]South-Paul JE, et al. Tuberculosis. In: Current Diagnosis & Treatment in Family Medicine. 3rd ed. New York, N.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11.

[5]Zachary KC. Tuberculosis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6]Tuberculosis (TB).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tb). Accessed Dec. 8, 2015.

[7]https://www.cdc.gov/tb/topic/testing/whobetested.htm. Accessed Jan. 3, 2019.Who should be tested.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END -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小佑健康》发布,如需转载需事先取得本平台书面授权,并必须标明文章转载出处;文章版权归《小佑健康》所有,未经授权,任何个人/机构不得擅自刊登或在其他媒体上转载全部或部分文章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