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士。

在聊詹姆士的哲学思想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心理学家詹姆士。其实应该说,他首先是一位心理学家,他是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心理学原理》在美国被作为大学标准课本。所以,詹姆士在美国心理学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起来,他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主要有五个:

第一个贡献:建构了科学心理学的完整体系

詹姆士在1890年出版的著名著作《心理学原理》。这部著作在总结历史心理学研究主要成就的基础上,也为当时和未来的心理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这本书不仅仅是心理学界著名的著作,更被公认为是当时美国实用主义学派兴起的标志和里程碑。

第二个贡献:提倡实用主义

1907年,詹姆士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实用主义》出版。在这本书中,詹姆士指出,真理并不是绝对的,它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真理的形成,实际上取决于它的实际效用,也就是,如果能够适合于当时的时代环境,那么就是真理;如果不适合,那么这种真理也将不再存在。这就是他的实用主义思想和主张,这一思想也成为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中心主张,对以后的心理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个贡献:提出了著名的“思想流”或者说“意识流”

詹姆士“意识流”思想的提出,主要是缘于他非常反对当时心理学界流行的冯特式心理学。冯特式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各样的感觉和单元,而詹姆士所提出的意识流思想,则主张人的意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将这一思想贯彻于他整个心理学理念和著作当中。

他的意识流有五个特点:

  1、意识是属于私人的。意思是说每一思想都是为某甲或某乙所有,不属于任何人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2、意识是常变的。意思是说每个心理状态都只能出现一回,不能复返,因为每一意识状态都是整个心物合作的机能。
  3、意识是连续不断的,其实在这些实体状态之间,还存在“过渡状态”,把各个实体状态连成一片。
  4、意识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他所说的对象指的是在当前意识状态以外的对象,不一定是指存在于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存在。
  5、意识有选择性。这是意识的基本特点。意识的选择性是有目的的。

第四个贡献:情绪学说的提出

情绪学说是詹姆士在1884年提出的一种特殊的学说。这一情绪理论与当时丹麦生理学家卡尔·郎格在第二年所发表的一篇论文观点不谋而合,所以,后人就将两人的理论相互结合,形成了著名的“詹姆士—格兰情绪学说”。

这个学说认为,情绪只不过是对于身体所发生的变化的感觉,如果没有了身体变化,如肌肉紧张、心中加剧等,也就没有什么情绪;身体变化在先,情绪体验在后。他进而认为没有任何心理变化不是伴随着或跟随着某种身体变化。詹姆士—格兰情绪学说是情绪实验研究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也是现代情绪研究和理论的奠基与出发点。

第五个贡献:创建美国心灵学研究会

1885年,美国心灵研究会正式成立,詹姆士是主要的创立者。而美国心灵研究会的成立,与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本书不仅全面地总结了当时实验心理学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而且在这一基础之上,詹姆士开创了美国实用主义心理的新方向,这是甚至可以说是他最重要的贡献,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预见了美国后来主要心理学派的发展方向。

好了,了解了詹姆士在心理学史上的主要贡献,接下来,我们聊聊詹姆士的哲学思想,他是实用主义哲学家,也是经验主义哲学家,而且是一位“彻底经验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说是彻底的经验主义者呢?

因为在传统的经验主义看来,人们所感知到的具体感觉经验是彼此分离的,比如看的颜色、闻到的气味、触摸到的感觉等等。传统的经验主义认为这些经验是分离的、静态的,然后把各个具体的感觉经验整合到一起,才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经验,但这种整合,显然需要理性思维的作用和加工。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苹果,需要讲苹果的颜色、形状、气味和其他一切的直觉和经验,以及我们对苹果这个概念整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苹果的直观经验。詹姆士认为这是传统经验主义的问题,是一种不纯粹的经验主义,因为这个过程需要理性的参与。詹姆士提出了彻底的经验主义,他将事物的整体看成经验本身,各个感觉元素并不相互独立和分离。他还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原始的纯粹经验,它并不是经过人们的反思形成的,而是反思前就存在了,这个纯粹经验处于流动的自然状态,它是一股生命之流。

其实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詹姆士其实是将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了整合,而这种整合到一起的哲学就是实用主义哲学,詹姆士说:实用主义哲学能够像理性主义那样保持宗教性,但同时又能像经验主义那样保持与事实的最丰富的密切关系。

所以,其实可以看出,詹姆士将经验主义的态度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层面,也具有理性主义的思维。但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的根本特点,还是认为哲学的理论要“有用”。在詹姆士看来,实用主义虽然整合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他是从最终结果上来看的。

在詹姆士看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理,就是要看它是否“有用”,什么是有用呢?就是能否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能否有利于我们的生活。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因为,传统的真理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真理符合论;一种是真理融合论。

真理符合论认为,客观世界存在客观真理,判断一个观点是否为真理,就看它与客观事实是否相符就可以,比如太阳东升西落,我们每天都看到它这样,所以,这是一条真理,这种真理观是从“归纳法”得来的。

真理融合论,就是一个命题是否与整个命题系统相互融合,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观点,是否符合过去已有的真理体系,这种真理观是从“演绎法”得来的。比如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死亡,而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这个结论就是符合了一个更大的、更基础的真理体系,所以它是真理。

但詹姆士从“是否有用”来判断一个观念是否为真理,这其实有点违背直觉,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还是要回到他的“纯粹经验”来说,1912年,詹姆士又出版了《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主张宇宙的本原是“纯粹经验”。他说,“我认为世界只有一种本原,一切事物都由它构成,我把它称为‘纯粹经验’”。

他认为具有各种规定性的万物只是人们对“纯粹经验”或“混沌的意识流”加工改造的结果。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中,他也说过,“我们的经验乃是我们所注意的东西”,“总有无数的事项呈现于我的感官之前,但是只要我们对它们没有兴趣,它们就丝毫不能进入我的经验之中,我的经验乃是我所注意的东西。”

他还说“实在就是我所注意的东西”,“一切实在的基础和起源,无论从绝对的或实践的观点看来,都是主观的,也即是我自己的”。如果把他的“纯粹经验”和他在《心理学原理》中表现的这些观点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詹姆士的“纯粹经验论”实际上是把经验主观唯心主义化,这有点同样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说的那句著名的“存在即是被感知”一样,我们经验能感知到的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