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位于九州之滇,彩云之南,是个极具风情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朴的水井~

传统的古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特的民族手工艺铺子~

以及热气腾腾的草芽米线烧豆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滇南古城 古色古香

建水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南诏王国在此修筑土城,名为“惠历”,惠历二字是古彝语,译成汉语便是“建水”。

明洪武年间时,朝廷将一批中原大族迁到这里,并在此处设临安府,管辖周围数县。

中原移民的到来,也把中原地区的生活方式和丰厚的汉文化带到了这个滇南小城。

比如随处可见的雕花古井,便是中原农耕文化的产物。

要知道当时的滇南地区,过得都是“佩弓刀战斗狩猎以为生”的生活,根本不种地,也就不存在打水井的操作,直到有中原移民过来以后才开始过上使用水井的农耕生活。

儒生至 文脉兴

除了生活方式,最重要的莫过于文化的影响。

建水古城中有座文庙,始建于元朝,是中国现存第二大文庙。与其他地方文庙不同,建水文庙大成殿后的院落里,建有一座寄贤祠,里面供奉了两个人,一名王奎,一名韩宜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人什么来头,能让古城人在文庙里建祠供奉?

故事还要追溯到明洪武年间,当时两人都在朝廷做官,他们也都有大多数儒生的“通病”:耿直敢言。但是谏言多了也招皇帝烦,二人终因谏获罪,被充军发配云南

然而就是这次发配,改变了古城的命运。

两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来到古城后,他们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办学办教育,在文庙里盖了学堂。

然而开始授课的第一天,他们就遇到了难题,没有课本,搜罗遍全城也没找到几本完整的《论语》,怎么办?抄,用手抄

两位先生于是开始了手抄课本的任务,白天教学,晚上抄书,一页一页,一字一字,一万多字的《论语》,抄了几十本,分给孩子们当课本。

王奎和韩宜可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大家,赶来聆听先生讲学的学子也越来越多。一时间,建水“士习始变,人文始著”。

二人在建水传道、授业、解惑15年。在他们回到朝廷后不久,建水就考中了第一位进士。

后来,明清开科取士,有时,云南一榜的举人中,临安(今建水)学子能占到一半之多,“临半榜”的美称就是这么得来的。

为了纪念两位先生开建水文脉的功劳,人们就在文庙中建了寄贤祠,世代供奉,让两位大儒永享滇南百姓香火。

动荡时局 教育不辍

文化浸润乡土,教育泽被后世。建水的崇文重教之风一直延续着。

20世纪30年代,社会动荡不安,连年的兵灾匪祸,让很多书院关闭,孩子们无处读书。

历来崇文重教的建水人坐不住了,这样下去不行啊,本来就动荡,要是教育和人才再丧失了,那建水的文脉非断了不可。

于是建水乡贤们几番寻访,找到了当时在云南大学任教的刘宝煊,希望他能回到家乡兴办教育。

曾留学国外的刘宝煊,是当时中国思想活跃的人才之一。在家乡人的盛邀之下,他回到建水,办起了一座建民中学,并带来了一批同事、同学担任教职。

在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刘宝煊的建民中学,不仅仅是教大家读书识字,而且还教导学生学习进步思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抵抗军阀政府的统治。

在建水办学的八年间,刘宝煊为家乡培养了很多有用之材,使得建水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

如今,建民中学依然是建水的优质学校之一。它让古城的立学育人之风,转化为可以世代相传的文化资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到了当代,这片土地上的崇文重教之风,不仅停留在字里行间,更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中。

周虹是建水一中的一名老师,执教已有三十年。自从工作以后,每个春节,周虹都会约着同学们去看望她的老师倪老师,并亲手给老师做上一道当地最有特色的汽锅鸡。

她说,倪老师是她父亲的学生,而她受教于倪老师,到现在,倪老师的儿子又是她的学生,代代相传,意义非凡。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是人生责任的承担;教成后你又成了我,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与传承。

在阵阵书香和墨韵的古城中,这传承从未中断,建水人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把崇文重教之风深深沉淀进这方土地。

今晚20:00

锁定CCTV4

感受建水古城的魅力

编辑 | 王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