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的技术趋势报告分析了技术能力,并对明年全球主要趋势做出预测。报告指出,大数据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健康指标、活动信息、购物、社交网络的活跃程度等等——所有这些都将形成个人数字肖像。并根据此肖像,各种广告内容、价格报价、算法将决定向哪些人提供服务、奖金并引进哪些限制。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个人生成的这些数据。

中国已经制定了到2030年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目标。其他领域,诸如大数据、机器人技术、新材料、自动驾驶汽车,也都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根据“中国制造-2025”计划,与这些领域相关的产品中应有70%由中国自主生产。《2020年技术趋势报告》分析,这种指导性计划使中国能够调动大量资源并为开发先进技术的公司开绿灯。作为回应,企业在必要时会努力为国家利益服务。报告称,如果说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那么中国就是新的欧佩克。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成功。这恰恰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技术和大数据,疫情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

例如,网络运营商开始不仅向政府机构,而且向任何感兴趣的一方提供手机活动数据,在进入办公大楼时需要在入口处显示最近14天的活动数据。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等大公司都提供了帮助市民抗疫方面的服务。阿里巴巴开发出一个小移动程序,该程序基于大数据可以给不同用户配上不同颜色的QR码,以表明他被感染的风险程度。百度开发了一个互动地图,标记有疫情重灾区,因此人们可以避免前往特别危险的地方。奇虎360可以告诉人们是否乘坐过新冠肺炎患者坐过的飞机或火车。还开发出许多类似的数字产品。

正如时事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的那样,可以说,此次疫情推动了新技术应用的发展。

周戎专家说:“我认为,疫情催化了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比如,过去虽然我们都知道远程办公这种新技术,但是应用却不多。这次由于疫情的发展,为避免面对面交流,人们更多地选择通过远程办公、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来取代传统的办公模式,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从中国卫生科技产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科研人员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向世界发布共享毒株。同时坚持科研与临床、防控一线相结合,为‘可诊、可治、可防、可溯’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其中,在防控诊治、研发抗病毒药品方面都利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了对疫情发展的趋势预测、防控策略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显然,中国正是因为采取了全面的综合性措施,使用了现代技术,才成功遏制了此次疫情的蔓延。但这同时带来一个负面效果:许多人的敏感数据被泄漏到网络中并被公开。比如,有来自湖北省的民众遭到邻居的袭击和污名化。

这就衍生出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公共利益与保护个人空间的权利与个人数据的机密性之间找到平衡?

中国中央网信办不久前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不允许收集过多数据。仅在感染风险最大的重点人群中收集某些特定的敏感数据。另外,此份文件还对所收集的数据的使用做了限制:它们只能用于疫情防控。最后,任何个人或公司均无权以疫情防控为借口收集数据。

《2020年技术趋势报告》也指出国家角色在西方与中国技术发展模式中的差异。在中国国家行使领导和指导功能,而在西方私营公司是技术进步的驱动力。不过,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有关保护个人数据的新法规这一事实恰恰表明,通过国家在公共利益和个人生活之间寻求利益平衡并非易事。中国的民营企业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在创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