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将向意大利出口800万只口罩”。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向全球蔓延,近日,关于中国向国外驰援医疗物资的信息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但仍不可掉以轻心,中国企业生产的医疗物资是否足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真的有余力出口吗?

《环球时报》记者日前采访多家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得知,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物质,中国公司生产能力可以兼顾国内外市场,其他医疗物资能否出口还存在一定影响因素。

口罩供应仍偏紧,防护服有能力出口

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中国口罩日产能产量连续快速增长,双双突破1亿只。多地口罩供应都已恢复,部分地区甚至不限量采购。16日,北京媒体发布消息称,朝阳区政府牵头组织部署对市民进行口罩限量供应,首批供应超170万只。西安部分药店的口罩已经敞开供应且不限量,当地也未出现抢购现象。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开始对外提供口罩。3月10日开始,湖北省仙桃市联赛医用产品(湖北)有限公司主要完成外贸订单,助力国际防疫。

安徽富美医疗公司总经理李林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生产的口罩主要为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口罩。疫情初期日产量为6万只。现在日产量为8万—9万只。为迅速扩大产能,该公司2月初向国内厂家预订了两台规模化生产设备,如果设备到位,日产量将达35万只。

“目前,原材料方面我们基本能协调解决,人工方面当地政府也能帮助解决,现在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设备。”据了解,该公司预订的两台设备原计划3月初到位,但到现在也没发货。“制造设备确实会有较长的周期,”李林称。

随着全国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国内口罩缺口依然庞大。据华创证券分析,中国第二、三产就业人口约5.3亿人,如每人每天一只,全部复工后一天就需要5.3亿只口罩。李林告诉记者,公司主要满足国内的口罩需求,尚无余力出口国外。“最近有关方面找到我们,希望能将口罩出口意大利等国家,但我们的产能还没上来,暂时无法满足出口需求。如果设备到位,日产量达到35万只,或者未来几周国内口罩需求量明显下降,我们应该可以兼顾国内外市场。”李林称,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口罩生产企业,或有余力供应国外市场。

工人正在口罩生产线上作业,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郝羿

与口罩不同,李林所在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防护服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有剩余产量可供应国外市场。目前该公司防护服的日产量为几千套。3月初,该公司向日本供应5000套防护服。“这是今年疫情以来,中国防护服出口日本的第一单。”李林说。

另一家防护服生产企业浙江隆泰医疗公司情况也类似。该公司负责人吴康平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公司两周前已完成国内市场的订单。目前,国内市场对防护服的需求量呈下降趋势,公司开始关注海外市场。近期该公司中标了意大利的订单,10万套防护服即将抵达该国。这是公司海外出口的第一单。未来公司的出口计划将根据国外疫情发展及客户需要来制定。

核酸检测试剂盒可兼顾内外

截至3月13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10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其中,华大基因的两款产品是第一批获批的。华大基因相关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该公司在试剂盒研发阶段,已考虑后续生产能力的安排,尽早进行原料储备。华大基因在武汉设有试剂盒生产基地,可迅速且大规模地响应武汉及湖北省疫情防控的需要。

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华大基因的生产能力还可供应国外市场。截至3月16日,华大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国际订货量已超过60万人份,覆盖5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已陆续运抵日本、文莱、泰国、阿联酋、埃及、秘鲁等地。目前,该公司还携手猛犸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对部分国家开展捐赠行动。猛犸基金会已向日本、秘鲁、安哥拉、菲律宾、塞尔维亚等国捐赠华大检测试剂盒。根据公开信息,中国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与国际市场尤其欧美国家相比价格较低,在质量方面,国内外市场目前暂无统一衡量标准。

额温仪产量受核心元件制约

北京康铂医疗公司(Comper)生产的红外额温仪,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近10%,主要供应北京地区。该公司CEO杜涵女士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目前的产能可达到日产1万只,但因核心元件如红外传感器、芯片的供货不稳定,有时需要停产几天,等核心元件到货后再生产。

据杜涵介绍,红外传感器、芯片等主要来自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而这些地区本来就需要应对本地市场疫情,同时生产进度也受到其他上游企业的限制。“随着国内疫情和市场需求趋于稳定,以我们目前的产量,供应国内市场问题不大,如果出口国外市场,就要看国外订单的数量及交付日期是否与公司生产情况相匹配。”杜涵表示,最近,该公司向日本驰援了3000只额温仪。“但前段时间,有的国家要得特别急就无法马上满足,需要等一两个月才能交货”。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近日表示,为体现大国责任担当,支持各国共同抗击疫情,中方此前已经对有关国家提出的诉求及时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乐见出口企业组织口罩等医疗物资对外供应,以实际行动为全球防疫做出应有贡献。”李兴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