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绘画的门槛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可即使是这样,大部分人在欣赏中国画时,仍然会被一些晦涩陌生的术语拦在门外,“画得像”成为评价一幅画好坏的最容易上“手”的标准。

除了“像不像”之外,还可以从一幅画里面获得哪些信息呢?今天宝哥哥就带大家从粗细,从外到内,来看懂一幅中国画。

当一幅画呈现在眼前,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其标注信息,绢本、纸本、摹本、粉本、小品……这些信息虽不起眼,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懂中国画,理解古人的文人意趣。

摹本

学习国画的人都知道,临摹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为了更快地习得国画精髓就必须“师法古人”。

临摹过后留下的作品就是摹本,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是靠着临摹才得以保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传世名画都是摹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大千 敦煌壁画摹本

粉本

写文章要列提纲,画画也要打草稿,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粉本,是施粉上样的稿本,也就是“小草稿”。

张大千 敦煌壁画粉本

小品

不同于舞台上的小品演出,国画中的“小品”是指中国画中不收约束的即兴之作,往往信马由缰的时候艺术水平更容易达到较高境界,因而这类作品尺幅一般不大,具有小中见大,可遇不可求的特点。

这些小品有些原先可能是屏风或者纨扇上的装饰画,但就是因为太好看,才被人“抠”下来另外装裱,比如下面这幅《秋窗读书图》。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代绘画艺术的辉煌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 刘松年 纨扇《秋窗读书图》

绢本

绢(juàn),在国画中读四声,常被误读成一声。绘在绢、绫、丝织物上的字画,称为绢本。

宋 赵佶 《瑞鹤图》局部

将这种绢本画作放大到极致,可以明显的看到横竖交错的纺织痕迹。

横竖交错的纺织痕迹

纸本

纸本,区别于绢本,它是在国画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以纸为底,所绘制的就称之为纸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董其昌 山水轴纸本

粗略了解了中国画的外在后,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的内在。

按描绘对象分类

中国画按照画作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包含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花鸟画是以花草鸟兽为主题的绘画。

人物画

战国:出现最早的人物画
魏晋:初步发展阶段
唐代:人物画水平达到巅峰
宋代:更注重山水花鸟,人物成为点缀
元代:人物画地位衰弱
明清:风格多种多样,融贯中西

道释画

道释画,是以道教、释教(佛教在中国的“别称”)为内容的绘画,不仅包含人,还包含高僧大德、神和鬼怪。

南宋 龚开 《中山出游图》局部

仕女画

人物画的一种,有的也可以写作“士女画”。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再到现在,概念已经拓宽到指一切以女性为主题的国画作品。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局部)

根据画中人的身份将其分门别类之后,我们还可以从人物的衣纹来评价绘画的技巧。

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表达需求决定了画家在表现人物性格时用到的衣纹描法不同,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两种具有明显差异且出现频率较高的线描法。

曹衣出水VS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是指以北齐画家曹仲达为代表的画家刚劲稠叠的衣纹笔法,因其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而得名。

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本来是用来评价唐画家吴道子画佛像的衣带像是被风吹拂,与“曹衣出水”相对,强调笔法圆转飘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带当风

山水画

魏晋:依附于人物画,多是背景陪衬
隋唐:从人物画中独立,形成山水画科
宋代:山水画成就达到高峰,人才辈出
元代:风格趋向写意,侧重笔墨神韵
明清:延续和发展

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在设色山水画中又是先有重彩后有淡彩的,青绿山水出现得比水墨山水更早。

如今在人们的观念里,水墨画成为国画的代名词,是因为近代人们多崇尚水墨画,殊不知,像《千里江山图》这样的设色山水才是国画山水的源头。

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是指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依据用墨、用线、皴擦、染色厚薄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

在青绿山水中还有一种最辉煌的山水画——金碧山水,是指以泥金、石青和石绿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

在用矿物颜料就已经很奢侈的古代,又发展出金碧山水,可想而知能画出这样作品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局部

金碧山水画鼻祖李思训,就在他的作品《江帆楼阁图》中,用青绿重彩点染画面,以墨线转折处加以金粉勾勒,使画面具有了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

皴法

皴法,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也是我们在欣赏山水画时最常听到的一个术语。

山水画中表现山石树木,只画轮廓还不够真实生动,还得再用淡干墨侧笔画出纹理。

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有鳞皴、绳皴、横皴、锤头皴等。

在实际操作中,画家们往往会组合使用各种皴法,毕竟只用一种皴法会显得单调,哪有一座山所有石头纹理都一样的呢?

花鸟画

花鸟画,很容易看懂,绘画技法大同小异,能明显看出区别的要数创作风格;花鸟画派里,广泛被提及的两种流派是“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皇家富贵”代表画家黄筌,作为体制内的画家,延续了“皇家体制”近一百年,受这种风格影响的画家画珍禽瑞鸟、奇花怪石时,习惯以细致的墨线勾勒轮廓,然后填彩,用笔工整,设色堂皇。

五代 黄荃 《写生珍禽图》局部

和“黄荃富贵”相对应的就是画家徐熙野逸的“豪放派”,他独创的落墨(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赋色)法影响花鸟画坛千余载。

徐派画家作画简约粗疏,略施杂彩,题材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之类,营造出一种幽静闲适的荒野气息。

五代 徐熙 《雪竹图》

在花鸟画中,有两个常见的“另类”宝哥哥得给大家单拎出来介绍一下。

折枝,即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

宋元虽在花鸟画中已有画折枝的构图,但盛行却在明清之际。扇页之类的小品花卉画,往往以简单折枝经营构图,弥觉隽雅。

折枝

除了折枝,在元代花鸟画中有一些“反人类”作品,虽然画了全貌,却不合常理。

一株兰花无土无根,独立在画面中央,周围也没有小,这是那个时代文人特有的孤傲和清高,也是文人花鸟画“士气”的完美体现。

元 郑思肖 《墨兰图》

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基础上,中国画还衍生出两个比较小众的画种——界画和杂画。

杂画

杂画,是指绘画对象是瓷、铜、玉、石等各种古器物的画,包括以古器物图形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画、博古屏等。

杂画往往以传统的的松、梅、竹、菊等高古清幽的花卉题材,与甲、金、籀、篆文字巧妙组合在一起,入微地描绘出鼎、罍、爵、彝等青铜礼器,使人产生“观一画品味三界”的古典情趣。

界画

界画,是以亭台楼阁、桥梁、舟车为主题的国画种类。

如果按照前面三大类的逻辑,界画应该叫做建筑画才对,之所以叫做“界画”,是因为这类作品要用界尺引线,才能做到横平竖直,所以它不是按照绘画对象而是绘画工具来命名的。

元 王振鹏 《龙池竞渡图》局部

按艺术手法分类

工笔VS写意

工笔画,又称“细笔画”,是以精湛细腻的技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当一幅画放大放大再放大之后,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工笔画细致得毛发不差。

清 冷枚 《春闺倦读图》局部

写意是与工笔相对的绘画技法,即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

欣赏这类作品时,不追求形似而倾向于追求神似,如南宋梁楷、明代徐渭、清初朱耷等都是擅长写意的画家。

朱耷写意花鸟画

设色VS水墨

设色就是国画中晕染彩色的意思,画面中出现大面积的颜料就可以说是设色作品,按照施彩多少又大体分为重彩和淡彩。

与设色对应的“水墨”,是指画面中不出现彩色,或者极少出现彩色的,以墨色为主绘制的作品,在欣赏水墨画时我们经常提到“墨分五色”,具体是哪五种颜色呢?说法不一。

大多人认同“焦、浓、重、淡、清”,也有人认为是“浓、淡、干、湿、黑”,不论是哪种,其本质都是对墨色不同程度的运用。

清 石涛 《松山茅屋》

需要强调的是,白描画同水墨画很相似,都是用墨线钩描物象,不设色,区别在于它们的侧重点。

白描是强调对线的运用,依靠线本身的粗细、刚柔、方圆、巧拙、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水墨则是强调对墨的运用,通过不同比例的水和墨的调和,出现不一样的灰和黑色变化,是多层次的浓淡干湿。

北宋 李公麟 《五马图》局部

划重点!白描画也有略施淡墨的,但只有线条勾勒没有墨色渲染填充一定是白描。

按画家身份分类

院体画

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的绘画作品,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的作品。

院体画的作者大都供职于皇家画院,既然拿了老板的钱,画出来的作品当然也要迎合帝王宫廷需要,这类画作题材涉及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主旋律也基本都属于歌功颂德,起到一定的文化宣传作用。

比如早期用来宣传女德的《女史箴图》,清代的记录帝王生活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宣扬朝廷赫赫战绩的《紫光阁赐宴图》……

清 姚文瀚《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文人画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我们姑且可以看做是自由作画人的作品。

因为作画不受约束,文人们可以画任何自己想画的,不用担心触了谁的霉头,不用担心画不好没工资。

在社会动荡时期,文人们多寄情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情感,也有对民族压迫或腐朽政治的愤懑,比如一个白眼翻出天际的清代画家朱耷。

看一幅古画,好比是与古人进行一场无言的对话。

宝哥哥希望今天的这篇干货,能为你的下一场对话准备更多谈资,也愿大家都能在与古画的对话中收获满满!

另外,喜欢国画的朋友们,宝哥哥的国画解读专题来咯!我们将带领大家云游古画的每一个角落,在方寸间,感悟大千世界,也随时欢迎投稿你感兴趣的绘画门类,和宝哥哥一起好好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