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生年年增,高分复读也如此

前段时间四川理科高考以一种魔幻惊人的方式登场,有报道称全省前1万名有6300个复读生!”这则传闻掀起网络上对复读生的集体声讨,虽然经过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辟谣,但是复读生显然成了近几年高考一大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也曾出现这样的新闻:2020年,北京将正式迎来新高考,一知名复读培训机构生源不降反升。截至8月底,不仅前来报名复读的总人数增长10%,而且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高分复读人数翻倍上涨,600分以上考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还多。

毛坦厂中学,每年有2万名高考生,其中1.2万是复读生,其中不乏600分以上的生源,人均收费2万元。

在高考大省广东,2019高考成绩放榜后的第二天凌晨,廉江市实验中学大门口就排起了长龙。原来,该校2019年高三复读班开始招生,计划招收1000名。由于名额有限,大批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早在凌晨三点便在校门外守候,校门一开,学生和家长们立刻上演了百米冲刺。

时代变化太快。过去落榜生才复读,如今学霸们也开始复读了,一说起自己是复读生,就器宇轩昂地说目标是清华和北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江晚报》2017年的一篇报道显示:2016年杭州建人高复学校600分以上的高复生还是凤毛麟角,2017年达到20多人;一本线以上复读考生从15人增加到70多人。学校专门组建了三个实验班,理科班平均分为632分和587分,文科平均分则为580分。而另一所高复学校的高分复读生同样翻了倍。

高分复读增多,在广东同样存在, 2018年有高考复读学校招生还没结束,已经有近10个超过高分优先投档线的学生确定复读,理科最高分达到568分,文科最高分超过600分。

很多学生非名校不上,即使被一些大学录取,也选择放弃,这甚至成了高考乱象,河南省针对考生非“985、211”不上,录取后不报到的情况还出台了一项政策,考生录取后不报到,无论本科专科院校,一律进入“黑名单”,记入诚信档案。高校可以此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拒绝录取失信考生。而且,考生第二年高考志愿的选择也将受到限制。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理解,四川省60%的高分学生是复读学生新闻一旦放出,就受到社会集体声讨已经不足为怪了!

高分复读生倍增,是喜还是忧?

其实,高分复读生倍增,挤压的是应届生升学名校的机会,也是全社会家长和孩子焦虑的重要原因!

2019年,四川理科700分以上考生182人,而清北在四川投放的理科招生计划只有72人。就算理科考到了700分,也上不了清北。

无独有偶。2018年,清华在河北的理科录取分数线为704,北大为707,考700分也上不了清华。

高分考生增加,固然与试题简单、区分度下降有关,但高分复读考生的助力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应届生录取率下降,名校更加难考,又会导致新的复读生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高三打基础,高四985,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它的连锁反应是进一步刺激高中、初中乃至小学阶段家长的焦虑,更多的校外培训怕是少不了,学习将挤占据全社会孩子的青少年时光,并且极容易造成孩子对知识的排斥,对主流价值观的否定!

2020年高考复读生优势史上最明显

受到疫情影响,有很多人说,2020年或许是高考复读生最占优势的一年。

为什么大家会产生这种想法?

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大部分省市还是没有恢复正常的教学计划,学生们也没有回到教室上课,这些问题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可谓是影响巨大。

相对来说,这些问题对2020年的高考复读生来说,影响就相对小一些了。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1.更有学习计划

2020年的高考复读生会比应届毕业生更有复习的计划。毕竟复读生已经经历过一次高考,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该干什么。大多数复读生,都能从上次的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在这次备考过程中加以纠正和改进。

2.更加平稳的心态

这次疫情的突然到来,可能扰乱了所有同学的心性,让很多同学出现了烦躁的情绪,以至于学习效率降低。但对于复读的同学来讲,他们已经有了备考经验,在心理承受能力上,自然要比应届毕业生更加强,心理压力没有那么大。

3.更加熟悉出题方向

经历过一次高考的复读生,自然更熟悉出题方向和考试重点。所以在复习备考的时候,就更能抓住考试的重点和知识点。就算没有老师的指导,自己也能摸索出来。但是应届毕业生就不行了,没有老师的指导,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凭感觉去备考复习。

4.更容易弄清自己的排名

因为高考改革,现在的高考录取和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最后的排名。同样因为复读的同学已经经历过一次,所以他们现在在“刷题”的时候,更能从得分中,弄清楚自己的排名,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更好的评估,进而在最后填报志愿的时候,能更好的报考高校,避免落榜。

文末,小高想邀请各位做个小调查,受到疫情影响,教学安排被打乱,若高考时间不改变,应届高三生难以完整地备考,复读生与应届生的竞争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你认为这样对应届高考生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