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苏轼、赵孟頫、王铎和郑板桥谁的书法造诣更高?”我的回答是,数人之中,赵孟頫的书法造诣更高。

我们从全面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两个方面来说,也是赵孟頫的书法占据绝对的优势。

所以,赵孟頫的书法造诣在苏轼、王铎、郑板桥之上。

首先我们看学问,苏轼虽然是大文学家,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苏轼的尺牍书法作品

但是,赵孟頫也是大诗人,只是他的诗名被绘画和书法的大名给掩盖了。赵孟頫的文学才华,实际上已经与苏轼是旗鼓相当的,只是赵孟頫没有为大众传颂的诗歌罢了。

但是,像他《秀石疏林图》上的题诗是非常有名的: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这首诗不但证明他的诗歌很厉害,也证明他的诗歌论艺术的才华,与苏轼是旗鼓相当的。实际上,苏轼也是一个诗论绘画艺术的大师,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的其一中说: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谁占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这首诗开创了中国画的写意是“形似”与“神似”的理论依据,所以广为流传。

  • 王铎的草书作品

赵孟頫的题《秀石疏林图》也是一首开创了书法与绘画结合的美术理论思想来源的诗。

而且,苏轼在宋代,赵孟頫在元代,他们都是文化领袖人物,朝野共戴。

《元史》对赵孟頫的文学、政治才华都有很高评价,说赵孟頫的政治才华被书画名气掩盖了。

《元史-列传-赵孟頫》中还录了孟頫的两首词,其中之一是,《仙吕·后庭花》: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虽然这首词不是赵孟頫诗风的代表,但是,大体上也反应了赵孟頫婉约派的诗词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够把诗词作品录入国史传记,这本身就是对赵孟頫诗词成就的搞的评价了。现代文学史,元代文学也是把赵孟頫列入元代很少的几位诗人之一的。

所以,就这一点来说,赵孟頫与苏轼是旗鼓相当的。

那么,就单项指标书法而言,赵孟頫的艺术成就与书法造诣更是在苏轼之上了。

因为,赵孟頫对书法研究本来就比苏东坡要专业的多。

  • 赵孟頫的题画诗书法作品

《元史-赵孟頫》说:“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这是对赵孟頫文学书法造诣的合理评价,特别是我们看到,他对书法的研究,远远超出了书法的实用而已。

赵孟頫是中国“四大楷书”大师之一,而且,赵孟頫也是影响明清两代书法书法大师。

苏东坡成为“宋四家”中的书法家,是一个特例,这不是因为苏东坡的书法技术层面有多出众,而是,苏东坡的书法, 是以文显名的书法家。

第一,苏东坡的文章是千古文章,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除了他的文章,苏东坡的书法也是别有趣味的书法。以书法专业很强的弟子黄庭坚,居然调侃苏东坡的书法是“石压蛤蟆”,可见,黄庭坚对苏东坡的书法是有一些批评的。

  • 苏轼的尺牍书法

据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的一条记载:

东坡曰:“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

这就是说,黄庭坚批评苏东坡的字有点肥,而且功夫不是很到家(褊浅),好像蛤蟆被石头压住以后,就涨园了一样,不是很自然。

原来,蛤蟆看起来没有那么涨圆,石头压上去以后,蛤蟆就会鼓得圆圆的。

虽然肥瘦不是书法的“毛病”,但是,如果过于肥,或者过于瘦,当然,就不是很美了。

不过,苏东坡与黄庭坚的相互调侃,不是批评而是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赵孟頫的楷书

黄庭坚对苏轼书法评价很高,认为他的书法是,“国朝第一”。当然,这也是不太公允的,毕竟还有更专业的米芾呢!

第二,书法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它本身就自带“无法”的价值。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你的书法特别有法度(传统)就一定有艺术价值。

例如,有些书法作品,可以用法度森严来形容,但是,未必是有趣味的书法。这样的书法作品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

所以,书法能写出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趣,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苏轼的书法恰恰就是这样的书法,他的《寒食诗帖》年登堂入室的列入“天下十大行书之一”就是这个道理。

  •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法对联

与苏东坡不同的是,赵孟頫是以深厚的传统造诣,深入于法度而师古出新的书法家,所以,他的书法造诣更加能够反应出,对书法艺术基本原理的全面阐释,而苏东坡的书法,就无法全面阐释书法基本原理。

这是因为,书法的艺术价值,有符合基书法本规律的普遍性的一面,也有符合基本规律之外而自有妙趣创造的特例性的一面。

例如,像郑板桥的书法,也是书法特例,他的“六分半”书法,又不是完全的隶书,也不是完全的楷书,但是,他的笔法艺术有都是符合笔法之美的,这就是书法艺术创作的一个特例。

  • 郑板桥的“乱石铺街”章法

为什么说像苏东坡、郑板桥的书法是特例?我们从技术原理上来分析,就是因为,他们的书法确实创造了新的美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也不免也存在一些不是很完美的笔法,这些笔法在一般的书法规范来说,属于“败笔”,但是,融合在他们超迈的才气之中,又是他们个性之美的符号,所以,反而是有特别情趣的书法。

例如,郑板桥的书法有很多笔法并不完美,有些还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却符合他追求自由,落拓不羁的个性。

但是,这些不足的地方,肯定不是书法的“传统”,也是后人不足师法的地方。例如,像苏东坡、郑板桥他们的书法,都不是初学者师法的书法,他们的书法贵之处,在于可师其精神,而不在可师其笔迹形质。

  • 王铎的行书

像赵孟頫的书法,就不但有其迹可师,更有其气可师。也就是其形、其迹、其神采精神,俱在可师之列,俱有可师之法。

我们学习书法,有一个师其形质,和超越形质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书法都可以临摹,尤其是苏东坡、郑板桥的书法,没有高超的书法技法和深厚的文学修养,根本无法达其宏旨。

因为,学习他们的书法,需要更多的批判精神,亦步亦趋地学苏东坡、郑板桥只能是邯郸学步。

最后我们说说赵孟頫与王铎的书法孰高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王铎的行书

王铎是晚明清初的书法家,他的遭遇与赵孟頫真的有点相近,都是生逢改朝换代之际,而且都是做了新朝的官,有“贰臣”的深重心理矛盾。

但是,就书法来说,王铎与苏东坡、郑板桥相比,也确实是一个更具有专业素养的书法家。

王铎也是一个画家,书法造诣很深。据说,王铎学习书法之勤,达到了日临不辍的地步,这种书法勤奋堪与赵孟頫一比伯仲。

不过,王铎主要的书法成就,集中于草书。

王铎的草书与历代草书不一样的地方是,稳健而奔放,他一生学习书法无数,主要集中与学习二王的草书,而对唐代的草书评价不高,尤其对怀素的草书更是不屑一顾,从来没有临摹过怀素。

我们对王铎的取法没有什么评论,只是遗憾,他在博采众长方面还是有一定局限的。

所以,王铎尽管师法古人很勤勉了,但是,终究早草书上没有新的较大突破。

如果从书法创新来说,王铎在创新的成就上,与赵孟頫的书法创新也是没法比的。例如,赵孟頫的楷书就是把楷书和行书结合起来的创新,成为一种行意楷书,推进了楷书的美学和书写速度。所以,王铎也没有赵孟頫的书法造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