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魏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金石学研究中成为影响最大的书法”?先回答我的看法:魏碑主要是用笔露锋较多,结体张扬宽博,见楞见角,隶书的笔意痕迹非常明显的楷书。

魏碑是从隶书到楷书演变过程中的必然过渡,留下了烂漫天真,雄强大气的书法美学资产,是中国书法史上从隶书以后到楷书成熟,最为生动活泼的书法艺术资源,是隶书的告别与楷书的开启。虽然唐代以后抛弃了魏碑过于张扬的许多成分,但是,魏碑的艺术价值是不朽的,就像隶书的美学价值一样,受到后来书法家的重视。

相比较于隶书,魏碑已经不是隶书,而是最接近楷书的书法,是楷书的后花园,是丰富和发展楷书的最大的艺术营养宝库,是近代碑帖结合的书法实践源泉,是现代书法启蒙,因此,在清代金石学书法体系金文、隶书和六朝书法的研究中,成为影响巨大的一种书法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原本从唐代以后,魏碑就不是什么问题,中国历史上也没有魏碑这么一个书法专有名词,而且,魏碑又是概念不清楚的一个书法概念,例如,有些隶书像《爨宝子碑》也被视为“魏碑”,这就叫人对魏碑有些不好认识了。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魏碑”?魏碑与中国书法史是一种什么关系。

魏碑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年轻的一个词,但是,他与楷书的年龄、资历是一样古老悠久,都已经超过1700岁了。

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有“碑书”的说法,也有一股扬碑抑帖的思潮。但是,学者的“碑书”不但有金文,摩崖石刻,还包括了汉碑和六朝碑刻。基本上属于“金石学”。

“魏碑”一词是后来慢慢才从“碑书”中清楚起来的。一开始,也不是叫“魏碑”,而是叫“碑”。

康有为是第一个在著作中提出“魏碑”这个书法概念的人,所以,魏碑这个书法名词,只有大约只有120年左右的历史。

例如《龙门十二品》,最早就出自包世臣的《艺舟双辑》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的《校碑随笔》的著作之中。

而方若的《校碑随笔》虽然是宣统年出版的著作,但是,他的这部著作研究的时间很长,书中的“碑”,与阮元、包世臣一样,也包括了金文、摩崖石刻、隶书汉碑和六朝碑刻,所以,也不是“魏碑”的专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1891年刻印)根据包世臣的《艺舟双辑》的丰富资料,写作速度非常快,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然后刻印出版,前后印了七次,很快就引起很大社会反响。书中已经没有把隶书与“魏碑”再混为一谈。

所以,“碑”就逐渐跳出了“金石学”的圈子成为“魏碑”书法的一个专有名词了。

按照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提出的“魏碑”书法概念,主要指的是北朝的碑刻书法。

例如,他高度赞扬的《龙门二十品》就是“魏碑”的典型代表。而《龙门十二品》里的书法,都是北朝由平城迁入洛阳以后的书法风格。

康有为称赞魏碑书法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

二曰:气象浑穆

三曰:笔法跳越

四曰:点画峻厚

五曰:意态奇逸

六曰:精神飞动

七曰:兴趣酣足

八曰:骨法洞达

九曰:结构天成

十曰:血肉丰美

既然魏碑如康有为所欣赏的如此之完美,也就成为康有为对魏碑特别崇尚的原因和理由了。

他在《广艺舟双楫》中说:“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

他认为南北朝碑之所以可尊,是因为有如下五个理由:

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

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

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

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也;

笔法舒长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

这就是近代著名的尊碑抑帖的书法美学新思潮。

那么,中国历史上,难道就从来没有人注意过“魏碑”,而是清代才发现的吗?那也不是。对于”金石学的研究,从宋代就有一个传统。

例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集古录》中就记述了“魏碑”书法,他说:

"右《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撰》不著书人名氏。字画遒劲,有欧虞之体。"

"右《太平寺碑》不著撰人名氏。南北文章,至于陈隋,其弊极矣。疑其里巷庸人所为。然视其字画,又非常俗所能。盖当时流弊,以为文章止此为佳矣。"

欧阳修记录的《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撰》和《太平寺碑》这两个碑,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了,但是,欧阳修仍然饶有兴趣地记录下来的这些书法,都是与唐代书法风格不一样的书法。欧阳修也是以唐代书法的风格来评价这些“魏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自从唐代以后,书法的风格,基本上统一在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书法家的风格体制之中了。

唐代200多年致力于王羲之书法风格的统一,完全去魏碑甚远。到了宋代,能够欣赏“魏碑”书法的人,真的凤毛麟角了。

所以,像欧阳修这样的博学家,也没有六朝书法的概念,因为他从小就不知有六朝书法,只知有二王欧虞书法。

这个概念不但统治着欧阳修,也统治着宋、元、明、清书法的学者,这就是唐代以后书法的“帖学”体系。因为,这个传统都是从“帖学”中流传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书法史上会出现一个“魏碑”现象?

这是两个问题,一方面就要说到中国书法在南北朝时代,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晚清书法改革与艺术的需要,把魏碑推上了历史舞台。

我们过去一般认为,南北朝时代的书法,也就是王羲之那样的楷书、行书、草书了。

事实上,南北朝时代的书法还没有彻底完成“王羲之”楷书、行书和草书的一体化统一。真正一体化统一是唐代了。

由于研究清代“魏碑”现象,于是对中国书法发展问题也就提出了挑战:到底南北朝时代的书法,是南朝一套“帖学”,北朝一套“碑学”?还是南北朝的书法都差不多?

这个问题,在包世臣、阮元这一代人的看来,既然明代董其昌在绘画上有个“南北宗”的问题,在书法研究上,也提出了“南北宗”的问题,认为南方一套书法,北方一套书法。

而康有为认为这是错误的。书法根本没有“南北宗”的问题,而是比较统一的。

这是康有为非常高明的地方。

例如永和元年(345)的书法《颜谦墓志》就已经很有楷书的味道了。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统一了北方。

那么,北魏统一北方就会马上有一个“魏碑”书法吗?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鲜卑族贵族集团,真正懂汉文化的人很少。他们要号令天下,也只能用汉字,而汉字的使用权是掌握在汉族人手中的。

所以,北魏的书法也不可能是鲜卑族人另搞一套,也没有必要。

北魏最初的“国都”在平城,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从此开始了北魏在平城的历史。

北魏皇帝重用汉族士族知识分子,建立了与晋代一样的官僚体制,自觉推动了与汉族文化的融合。

在北魏皇帝重用的这些汉族高官中,不乏堪称一流的书法家。

北魏初年,朝廷文诰书檄多出自书法家崔玄伯笔下。《魏书·崔玄伯传》记载:

玄伯自非朝廷文诰,四方书檄,初不染翰,故世无遗文。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楷模。

崔玄伯的儿子崔浩也是一位书法家。

因为擅长书法经常在道武帝拓跋珪左右。

《魏书·崔浩传》“太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

《北史·卢玄卢谌》记载,卢谌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北史--卢玄》云:“初,(卢)谌法钟繇书,传业累世,世有能名。至(卢)邈以上,兼善草迹。谌习家法,代京宫殿,多谌所题。”

崔浩、卢谌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书法大家,他们所传书法已经是钟繇为主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钟繇的书法已经在曹魏和西晋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像崔浩,卢玄不可能不接受钟繇的书法。加上隶书的主体,就其风格而言当为古朴、厚重、方严、笔力雄健。这就为北魏书法奠定了雄强之风。

因为,南北朝初期的书法,还没有完全摆脱隶书主体,在南北朝初期,隶书仍然是主流书法。但是,正是在这一时期,隶书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南方有王羲之集团,他们的书法继承的仍然是从北方带去的钟繇书法。

北方如崔浩、卢谌也是深受钟繇书法影响的。

所以,我们看很多魏碑书法为什么比较接近“楷书”?有的与王羲之的书法体系很接近。如《郑文公碑》、《瘗鹤铭》。就是因为有钟繇这样一个大书法家的巨大影响。

这个影响意义是重大的,他说明在北方和南方,书法的发展大体都保持一定的平衡和同步。而不是南方一套“帖学”,北方一套“碑学”。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是西晋灭亡以后,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阶段,公元420年东晋晋恭帝元熙二年 刘裕篡夺东晋政权建立南朝宋开始,历经宋、齐、梁、陈四朝。

与此同时,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终于统一了北方,中国历史上开始了第一次大的分裂,以长江为界,偌大的中国进入了被史学家称之为“南北朝”的时期。

北朝(439年-589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到公元589年隋朝灭南朝陈为止。

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孝文帝时期多次议论谋划迁都,终于在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对汉文化非常崇拜,他大力推进汉语、汉字的普及,当然要以汉族书法为基础。

由于当时的整体文化构架还不像隋唐时代,有科举制度,所以,书法风格统一的问题,在当时还不是迫切的社会问题,所以,在南北朝时代,南朝和北朝都没有提出书法统一问题。

那么,书法的发展也就比较自由了。但是,隶书推出历史舞台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这就是隶书趋向于楷书在演变。

演变的理由是因为,楷书比隶书的书写要更有速度和效率。

但是,又因为没有国家层面的干预,所以,相对来说是自发的在楷书化。

由于隶书的风格非常多样,那么,魏碑趋于楷书的过程中,也就风格差异很大。

而后来所谓的崇碑,主要是与王羲之书法风格不一样的见楞见角的书法。例如《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记》等等,被例如魏碑的《郑文公碑》、《瘗鹤铭》已经非常接近楷书了。还有《敬史君碑》、《张黑女墓志》也是列入魏碑的,但是,这些书法风格已经很接近楷书了。

历史上之所以有“魏碑”这个概念,是因为唐代以后,书法已经远离二王书法体系以外一千多年了。感觉非常陌生。这就是崇碑贬帖之争。不过是书法历史上的一次矫枉过正而已。

如果没有唐代单一的二王独尊的局面,那么,中国书法风格就会像拿不下那样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了。

但是,这样一个局面看起来的书法艺术的天堂,但是却不利于文字对社会发展服务地位。

今天,写字和书法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所以,提倡书法的多样性更有利于书法艺术的繁荣。

所以,南北朝时代的“魏碑”,不过是中国书法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多样性遗风。而这个多样性遗风,在唐代完全消失掉了。重新发现这些多样性的时候,感觉又有一种书法天堂回归的盛世之感。而魏碑就是楷书的前身,只是不完全是二王的风格,因此,魏碑也是近代和现代最有研究价值的书法,成为碑帖结合书法新局面的基础。如果没有魏碑,很难想象今天的楷书系统的书法会多单调。

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楷书只有二王一种。何况在南北朝时代,还没有国家统一的一种体制制约书法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