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河对岸

史学界将周平王东迁洛邑至秦一统天下这一段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与战国,而此两个阶段的命名,源于两部史籍--《春秋》与《战国策》。以史籍命名历史阶段,看似是很不经意的划分,但却恰是我国从封建制走向君主集权制的分水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与战国给人最为直观的感觉,就是战争规模明显不同。春秋时期,比较大的战争,例如最为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各方出动的兵力也就在三、四万人左右;而战国时期却动辄几十万人规模的战争、且相持很久。

那为何战国时期的战争动员能力可以达到春秋时期的十几倍呢?这本质上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移动。

春秋时期,国家的权力不断下移。孔子就曾感慨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即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逐渐式微,而再已号令不动诸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实际上,不只是周王室的权力在下移。各诸侯国的权力也在下移,越是到春秋中后期,国君的权力就越弱,而其国政都是有其世族卿大夫分掌,如晋国有六卿之臣,楚国有若敖氏、蒍氏、屈氏等,齐国有高、国、崔、庆、鲍、田等等,鲁国有三桓、臧氏、展氏等,郑国有七穆(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宋国有华、向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权力之所以会不断下移,就在于分封(封建)制度。“封建”的本意就是“封邦建国”,分封制乃是周王朝的宗法,虽从表面上看,周王朝的王位继承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但从实际财产分配上,分封制是实行“兄弟析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周武王去世之后,由周成王继承王位,周成王将唐(晋)作为封国赐给了弟弟叔虞,这便是晋国的由来。唐(晋)虽表面上仍是周王朝的属国,但唐(晋)已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自此便归于唐叔虞这一脉。因而,周成王将唐(晋)封给弟弟叔虞,从根本上来看,就相当于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分了一次家产。由于周王室世世都要分封,当然就使得周王室的直属疆域就越来越小,周王室的实力也自然就越来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诸侯国也是一样,诸侯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之位。而其他公子为卿大夫,则需被赐予某块领地以作为食邑,而这也同样是兄弟析产制。

而周王朝时期的贵族就分为四个层级,依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天子、诸侯、卿大夫都有自己的领地,是依靠领地的贡赋而生。诸侯的封地称“国”,卿大夫的封邑称“家”,这便是“国家”一词的词义来源。而“士”是没有领地,需要靠出仕换取俸禄而生,也就是说卿大夫是不需要分家产的。除此之外,由于世卿家族长期分掌国政,而随着其“功绩”的累积,其家族领地也会越来越大。久之,就形成了“卿”大於“君”的局面,国君就渐渐成为了傀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国时期,却正相反。各诸侯国为加强君权,纷纷实行了变革,魏有李悝,齐有邹忌,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赵有肥义,燕有乐毅。虽变革的措施不尽相同,但其变革的核心只有两个字:集权。其手段就是通过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权力(废除“世卿世禄”制),以实现加强君权的目的。最为通行的方式,就是用外来的“客卿”来打压本国的“世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战国时期,虽也还有分封采邑制度,但却不占据主流。在国家的大范围内都实行郡制、县制(县制始於楚,郡制在秦盛行),即由王室直接管理地方。如此,王室直接管理的疆域越来越大,王室的臂膀也就越来越强壮有力,“礼乐征伐”之权也就再度回到君王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