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昵称为“小米范友冬”的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多张截图,爆料称“小米集团涉嫌违法裁员”。此外他还表示,除了自己被强制开除之外,与自己类似遭遇的还有很多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6日,小米官方回应称,“我们给了N+1的补偿,而且提前三个月通知他,合理合法合规”。据官方解释,范友冬是曾经上海区域小米专卖店BD,该员工与公司所签署用工合同已于2020年2月29日到期。根据员工表现评估和国家相关法律,公司已于2019年11月20日发出不续签合同的通知,并且根据劳动法给予一定补偿,并不存在“暴力裁员”。

尽管官方已经做出回应,但关于小米“暴力裁员”的质疑仍不绝于耳。据悉,这已不是小米首次被曝出“裁员”风波了。早在2019年12月,小米员工Mery就爆料称自己遭到小米公司的暴力裁员,还嘲讽道,“小米引以为傲的文化会不会变成只是高层自嗨的皇帝的新衣?”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的“裁员风波” 恰恰折射出小米背后的困局。

首先是营收困局。众所周知,小米以“性价比高”为卖点面向市场,企业文化如雷军所言的“感动人心、定价厚道”。凭借着这一卖点,小米在早期一路开疆拓土,斩获了一大批用户的青睐。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业内人士分析,曾经的“性价比”是小米厮杀商场的一把利刃,但如今却成为了阻碍小米发展的一颗“挡路石”。满足于低价低利润的营销手段绝非长久之计,如果小米的非硬件收入还是一直没有起色,恐怕难以支撑起小米的生态帝国,整个公司负债率也会随之不断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此前公布的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手机收入共计323亿元,同比下跌大约8%,这也是手机业务自小米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业务缩水的状况。营收发动机手机业务与利润发动机互联网业务都纷纷哑火,IoT业务也不见得乐观。由于手机业务占据小米营收超60%,手机业务的下滑势必导致小米整体营收的失速。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小米在手机业务上并没有构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与BAT、亚马逊等相比,小米的研发投入过少。以“性价比”起家、不擅长研发的小米正在技术迭代中渐失优势。

其次是人才困局。小米内部员工曾透露,小米对一些成本抠利润,预算卡得比较严。这也是基于小米“性价比”和雷军倡导的“节省”文化。有多名小米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过,小米的薪水远远低于OPPO、VIVO等手机厂商,大概只有后两者的五成到八成。有知情人士表示,小米内部有部分员工离职,一些人跳槽到今日头条、OPPO等企业。

凡此种种,不少业内人士纷纷感叹,小米似乎已步入“中年危机”。如何打破困局,恐怕是小米很长一段时间要思考的事情。

(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