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春天来临

桃始华 万物生

属于女性的日子里

有歌声响起

自母亲传唱给女儿

链接起跨越了17年的两个春天

两个春天里,她们接力上前线

17年前,春节前夕,11岁的广州女孩黎诗欣已经很久没见到妈妈了。

有天晚上,小诗欣从梦中醒来,她听到爸爸妈妈在客厅里低声细语。诗欣很想妈妈,想跟妈妈讲最近听到的故事。她走到门口时,却听到妈妈说,每天要给学校消毒、给人测体温,很忙很累,很想女儿,但担心病毒会传染,不敢跟女儿见面。

(非典时期的一个春夜,诗欣明白了妈妈的奉献。仲思 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仲思,电视新闻主播、青年画家。2015荣获广东青年画家称号,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各省画展,曾获广东山水国画展优秀作品奖、广东青年美展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17年后,诗欣已经长大,成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的护师。她早已明白,作为社区医院工作者,非典时期母亲坚守在基层,做好每一件小事情的大意义。

除夕夜,当医院组织医务人员报名支援武汉后,诗欣一下子就想到了17年前的母亲,也好像有了母亲那般直面病毒的勇气。她主动报名,成为广东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的首批队员。

(除夕夜,父亲母亲机场送别诗欣)

抵达武汉后,是无数个不分昼夜的与病魔的厮杀……

2月20日是母亲的生日,一向乖巧孝顺的黎诗欣不想让妈妈看出自己的倦容,也不想让妈妈在生日时还皱眉头,于是找出粉底遮住了鼻梁上的压疮,让妈妈看到一个“元气满满”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不同的春天里,两种病毒肆虐中华大地。接过母亲手中的接力棒,黎诗欣星夜千里驰援,至今战斗在武汉汉口医院的隔离病房。

她们的接力,无私而勇毅,唤醒了春的希望。

不同时空下,她们并肩作战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市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高峰时期,新冠肺炎患者超过300人。1月29日至今,蒋慧荣一直在隔离病区工作。

(蒋慧荣在给病人取咽拭子)

17年前,蒋慧荣的母亲李菊香同样在市八人民医院五官科任职,那时医院的条件远比不上现在,非典病人中,有急性眼部疾病或者怀疑有颅内高压的病人,都会邀请眼科会诊。眼底检查需要离病人非常近,但接到会诊通知的李菊香,从未迟疑,总是第一时间来到病人跟前。

17年后的我,成为了17年前的你。踏着母亲的足迹,把爱放在心里,把使命扛在肩上,穿越时空,这是两代人在并肩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们的并肩,柔韧而坚强,让春天踏破寒凉。

两顿错过的年夜饭,没有遗憾

张晓宇的两顿年夜饭

1月24日除夕夜,湖南益阳回广东广州的高速上,张晓宇找到一个服务区,买了杯泡面匆匆吃完,继续往广州赶。她刚回到老家不久,年夜饭还没吃上,便立马转身折返,是为了赶赴一个特殊的战场——回医院待命,随时进隔离病房抗击新冠肺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张晓宇在隔离病房)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7年前的除夕夜,年夜饭刚刚准备好,张晓宇的父母就接到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紧急通知。他们立即放下碗筷,奔赴抗击非典的前线。本该热热闹闹的阖家团圆夜,只剩下年少的晓宇,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直到新年的钟声响起,父母依旧没回来。

当年,张晓宇的母亲黄东平在医院总务处工作,主要任务就是加班加点赶制12层纱布口罩,为前线医生提供有力的防护。

(张晓宇母亲荣获省级抗非二等功及市级抗非标兵称号)

17年前,母亲放下碗筷,赶回医院;17年后,张晓宇连夜逆行,赶回医院。相似的情节背后,是一家两代对“救死扶伤”这一信仰的传承和坚守。

她们的坚守,深沉而坚定,赋予这个春天更蓬勃的生命力,草长莺飞、四野芬芳。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主战场上,医务人员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截至2月23号,广东累计向湖北派出1471名女性医疗队员,占比将近6成。

她们中的不少人,母亲也是医务工作者。无论是80后,90后还是00后,年轻的,秉承医者仁心的不朽精神,在相隔17年的战场上,努力用自己纤弱的身躯,筑起守护民众安康的坚实城墙。

她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倍活着 双倍歌唱》

作者简介:黄礼孩,《中西诗歌》杂志主编。曾获首届“70后”诗人奖、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奖、第四届刘禹锡诗歌奖、第五届中国赤子诗人奖、第八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大使等荣誉。

两个春天 相隔17年

看母亲奋斗的女孩们都已经长大

她们传承下为医者的坚守

去到最危险的地方

以年轻一代的力量

以属于自己人生春天的大好时光

治病救人 呵护希望

春的号角已经吹响

生命之歌 她们接力歌唱

时光向前

初心不改 使命依旧

诗歌丨黄礼孩

国画丨黄仲思

朗诵丨杜雨轩

策划丨何少敏

编导丨王小娟 王梓

摄像丨梁星燎 梅斯朗

后期丨徐慧杰

海报丨蔡希迪

编辑丨巢美琳

编审丨涂冠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