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外的隐士高人,很多人都会想起鬼谷子或者司马徵,因为与出将入相的孙腕、诸葛亮等人不同,他们虽然学问更高,却不愿意受生名所累而过着隐居的生活。姜子牙能够出山,其实是他本人就急切地期待着建功立为,为此才会有“愿者上钩”式的垂钓,并终于等来了周文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正是因为辅佐文王,并帮助武王伐纣,他才为后人所景仰。按理说他有这样的经历,对那些隐士高人应该是另眼相看的,毕竟自己出道之前,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不说惺惺相惜,起码也要善待吧。然而他却把一位叫做狂矞的隐士给杀了,姜太公为何要这么做呢?

原来这时的姜子牙已经被封为了齐国的国君,而这位隐士就生活在他的封地。听闻治下有高人,这位齐国的国君也是心花怒放,特意跑去拜访他。然而正如这位隐士此前所说的“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那样,姜子牙一连去了三次,对方甚至懒得理会,直接把姜子牙拒之门外,连见面的机会都不曾给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顾茅庐的刘备只不过是个落魄皇族,还得到诸葛亮的辅佐,而他姜子牙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却碰了一鼻子灰,为此他当即就怒了,扭头就交代手下: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就把他杀了吧!那么姜子牙真的是因为恼羞成怒,才把这位隐士杀了以泄私愤的吗?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事实上周公对此事也颇为关注,为此还特意前来劝阻,然而他赶来之后,面对的只有狂矞冰冷的尸体。周公生气地质问姜子牙为何要把事情做得如此之绝,姜子牙也毫不相让地回答,一匹宝马如果不让人骑,那它就连普通的马都不如。在他看来,这位隐士不能为己所用,那么他的价值还不如一个低贱的奴隶。

其实更深层的含义,就是他认为这个隐士目无王法,如果其他人群起而效仿,那国家就没有办法治理了。他的这个观点,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难以接受,但事实上放到当时的环境中,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当时还处于奴隶社会,人的性命根本不受重视,这从姜子牙的话中也不难得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有很多人确实恃才自傲,但这也确实得分清是什么场合。在天下初定,齐国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作为国君的姜子牙需要的是帮助治理国政的人。对他来说,一个有才能而且不服从管教,他的威胁远比普通民众还要大,这样的人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留着他势必会后患无穷。事实上真正的大隐,从来都是隐于朝的,这也是不得已而明哲保身罢了。

备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