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不论何时,当人们再次回顾新冠肺炎疫情,必定会为一种壮观的景象深深触动:危急关头,一个个原本最平凡的人,突然绽放出最不平凡的英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奋战在街头,疫情期间在小区门口测温登记守护安全;他们来往于小区内,为隔离在家的人们送去各类物资;平时,他们是普通的小老板、社区居民、大学生,他们还可能是退役军人和下岗职工,他们大部分生活或工作在新华,有的以前从未来过……

就是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却一起做着值得整个社会铭记的事情:自发参与抗击疫情

不管你是否接受过他们的帮助与服务,请记住他们,他们是凡人英雄,他们是新华志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在昔日繁华的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常见的是一群平凡而特殊的人,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突然降临,他们原本就是生活在新华的普通百姓。

以前那些自然而然的衣食住行、求医问药,现在都出现了困难。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发行动起来,填补了特殊时期艰难运转中一个又一个空白。很多人得到过他们的帮助,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叫——志愿者

这些日子,企业停产,店铺关门……成千上万的青年志愿者,“逆行”在寂静的街区,成为新华的另一种“基础设施”。

全员请战!

全区志愿!

30后

“国家正是有难之时,我必须出份力气。”

佳和小区疫情监测点上,总能看到一位老人站在志愿者的队伍中,为出入小区的邻居测体温,开关电动门。他就是81岁的刘国军老人,老伴儿今年77岁了,身体一直不好,老人仍日日守在卡点上做志愿者。

40后

“天冷,大家得多喝热水暖暖身子,咱们在保卫小区的同时,也得把自己保护好,齐心协力把病毒赶跑。”

76岁的党员徐莲池和老伴李慧茹是队伍中的“夫妻搭档”。从大年初二开始,徐连池老人还担任着“送水员”的职务,定时为值班的居民送去热水。

50后

“党旗竖起来了,党员就要站出来。”

北环中路社区的铁四局小区,5名平均年龄65岁老党员不惧疫情、不计报酬,自发组成党员防疫志愿服务队,自大年初二至今,一直率先冲在值守站点、卫生消杀、防疫宣传的一线,兑现着自己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

60后

“虽然我已在社区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只要党召唤,我随时参战!”

南门里社区有支60后组成的“疫情防控宣传党员先锋队”。有着20年党龄的退休党员梁俊英,手里时常拿着一个小红本,里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每一户居民的联系电话,他们带头学习宣传防控疫情知识,对小区楼道进行消毒,守护居民健康。

70后

“这件事要认真做好,这个时候责无旁贷。”

靳海全与爱人贾建梅是一对夫妻志愿者,夫妻岗在建材小区树了起来,每天靳海全值守全天,爱人就在岗上一直陪着。从年三十开始他就始终坚守在建材小区,起初的封堵设施还有完善,靳海全就用自家的卡车堵住小区进口,累了闲了就吃住在卡车上。

80后

“我们年富力强,必须贡献家乡!”

防控物资匮乏之际,他为吕家坟村捐款1万元,捐赠物资若干,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主动请缨,到最辛苦、最劳累、最危险的入村卡点去值守,提供了物质保障,为了吕家坟村800余人的安全护航。

90后

“用我们的坚守,换来辖区居民家庭的健康平安,我们虽苦点累点,也觉得很值得。”

大年三十至今,社区工作人员单秀娟一直坚守在“疫”线,儿子一直惦记着母亲,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早出晚归,并肩战斗。“注意点儿!”成了母亲的口头禅,平日里老觉得妈妈太啰嗦的李烨,此时此刻却听出了满满的牵挂和爱护!

00后

“我是一名军人的后代,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边志恒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大二学生,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自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边志恒每天看到父亲冲在社区防疫一线,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警校在校生,又是学生干部,值此关头,他主动站出来,请求到维康社区做一名志愿者。

。。。。。。

这些人是世界上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分子,为了跟自己一样的其他微小分子,他们选择站出来,尽自己所能,充当起这座一度慌张的城市的“补丁”,希望能够帮助它尽快恢复“健康”。

他们曾是陌生人,而此刻举起了手,支撑着阻击疫情中的新华。 像这样,点滴之力汇聚起来,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编辑:王艺霖

审核:穆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