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2日,市区五马街

3月3日,市区五马街,逛街的市民。郑鹏 摄

疑似病例清零!治愈出院率达90.5%!

2月11日以后,温州确诊病例数均呈个位数增长。2月18日终于首次迎来了“0”,截至3月3日,温州已连续15天0新增。

正如所有温州人所期待那样:归零,一切都美好。

持续零增长,但疫情尚在,决不能放松。3月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第三十三场新闻发布会上称,从近期数据分析来看,我市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无论如何,这一天对温州来说是值得纪念的。

从1月17日发现第1例确诊病例,温州一度成为全国除湖北外疫情较严重的城市之一。

当所有人把目光聚焦武汉时,温州“不慌不叫不等不靠”,以温州人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努力与疫情生死相搏。

接踵而来的复工时间,温州依然很拼,包车包专列包飞机组团出击,路费补贴、租房补助、招工补贴……各地复工举措纷纷出台。

确诊病例数持续归零,复工复产快马加鞭,我们跑出了温州速度。

我们不等

疫情袭来,温州以最快的速度,最严的措施,阻断疫情传播,响应速度令人瞩目。

从“奋战十天、拿下拐点”到“再战十天、锁定胜局”,再到“决战十天,力夺双赢”……这场战“疫”中,温州是怎么阻击疫情的?

来看这张时间表——

1月24日

取消大型公众聚集活动、暂时关闭影剧院等。

1月26日

全面实施乡自为战、村自为战。

1月27日

暂停省际班车客运、包车客运和市际班车。

1月29日

临时关闭14个高速出口。

1月31日晚

发布疫情防控“25条紧急举措”,主要包括:暂停市内公共交通、企业不早于2月17日24时前复工,机关、企事业单位2月9日起上班,学校延期至3月1日之后开学——温州的复工时间比全国其他省市平均延后一周左右。

2月1日

向全体温州人发出“居家7日,足不出户”的号召,每户家庭每两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员出门采购生活物资。施行最严的人员出行管制。

2月2日

临时关闭46个高速收费站。

与此同时,硬隔离开始:1月31日到2月2日,短短两日内温州集中隔离两万人。

2月5日

瑞安、永嘉、平阳、洞头、乐清五县(市、区)同时发布对外交通一律暂时关闭的通告。

2月6日

七昼夜完成改建的温州版“火神山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瓯江口院区正式收治第一批12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

2月8日

继续实施最严格的出行管控措施。

2月16日

温州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温州健康码”,凭码通行。

……

为提高治愈率,温州对所有病患“一人一专管、一人一护理、一人一方案”,做到24小时全天候陪护照管。对重症患者实行“专管医生+主管医生+院级专家+市级专家+中医名家”的五级医生机制。

一系列措施密集出台,层层递进,温州疫情明显好转,新增确诊病例数直线下降,现在更是实现14天零新增,一个潜伏期无新发病例。

我们不靠

突如其来的战“疫”,让温州各大医疗机构相继物资告急。

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温籍华侨华人社团和侨胞再次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他们惊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是一股浓浓的乡情,对温州至深的爱意,暖化了家乡人炽热的心。

无论行多远,身在何方,心永远都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商接力搭建全球“物流网”,包机接运海外物资。2月14日,一架“包机”满载海外华侨捐赠的防疫用品,抵达温州机场。这是全国第一条为抗击新冠肺炎运输物资临时开辟的欧亚洲际航线。运来了欧洲温籍华侨从全球各地购买的200多万件口罩、防护服、体温枪等医用防疫物资,由意大利、罗马尼亚、捷克、西班牙等国家90多个温籍侨团、企业及个人捐赠。

一群“高能”温州籍青年在本地自主发起“驰援温州行动”,引来上万名志愿者参与,从100多个国家人肉带货,直接与间接落地防疫物资价值超过5000万元……

口罩还不够用怎么办?温州有自己的办法。

31家口罩生产企业已投产,日产量超过136万只,不少还是“跨界”转行做口罩。

温州将设“口罩银行”,搭建市医药行业口罩供应信息平台,建立市民常态化口罩预约登记购买平台,并不定期组织口罩投放,逐步扩大口罩供应保障。

温州人不等不靠,自强自救,硬核出手,不服不行。

我们不喊

支援武汉,温州毫无保留。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 20名来自浙江温州的医护人员作为浙江省医疗队组成成员,启程赶赴武汉,参与抗击新冠肺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火速驰援,“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武汉。

1月27日,浙江诚意药业召回100多名休假的员工,恢复生产抗病毒药品利巴韦林,加入驰援武汉的行列。

还有各地温商、温企全球采购防疫物资,运回家乡的同时,也不忘捐赠武汉,驰援当地疫情防控一线。

温州有多温暖,即便寒冬,依旧是座温暖之城。

因为这里的人,很暖。

她们也爱美,但被护目镜留下道道压痕的脸上更美。

他们也怕冷,阴雨天在工作间隙用手贴着车灯取暖。

他们也想家,但忙碌在一线,只能在梦里寄托思念。

他们也怕累,但是基层干部必须动起来。市级、区(县)级领导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指挥、充实一线力量,区(县)级部门和街道按科室分别下到各个集中隔离点值守。

我们不躁

温州决定自2月1日24时起至2月8日24时,在全市范围实行出行管控措施。

2月4日,市委市政府发出《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刷屏了微信朋友圈,这份信寄载温州人共同的期许,“立春已至,回暖可期,愿美好纷至沓来!”

面对这封带着温度的信,网友纷纷报以暖心留言,齐喊“温州加油!”

于是,温州人耐下性子,避门不出。

昔日十分拥挤的马路、高架上,也没了车来车往。

大街小巷,空空荡荡。

这座城市一下子就静默了,静静地等待疫情早点过去。

温州人,好闯天下

春节里,人情往来

宅家不易,他们忍住了。

出门采购,他们习惯性地戴上了口罩。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努力守护这座城市。

我们不吵,为温州守候到春暖花开。

我们不慌

温州和武汉,一西一东,直线距离近900公里,开车需要12个小时,动车耗时7小时。

谁也没有想到,在当时的疫情地图上,浙江会成为湖北之外情况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而温州则是浙江疫情列表里最严重的地方。

截至2月17日,温州确诊病例504例,几乎占了浙江确诊数的一半。

武汉是很多温州人的“第二故乡”,目前在那里经商、就学和务工的就有18万温州人,前期累计排查出武汉及周边重点地区返回温州人员4.88万人。

防控压力大,温州只有全力以赴。

温州人为什么敢这么“硬派”?

因为我们姓“温”。

每年都要面对台风侵袭的温州是一座历经磨难又创造无限荣光的城市。温州人更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群体,他们拥有了“大灾临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英雄气质。

面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我们把温州人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定力

由于疫情影响,这座城市按下了“慢放键”。

企业在疫情没结束之前,不能如期开工,转型期中的温州企业,压力重重。

如今疫情稳定,温州开始逐步推进复工复产。

2月11日

温州出台超硬码“28条”惠企措施。

2月12日

温州银保监分局出台12条意见。

2月17日

鹿城出台35条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2月18日

温州推出紧急普惠贷款,每家企业最高可享受100万元贷款。

2月19日

温州发出《致全市民营企业的一封信》:“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这一天,市委市政府提出“决战十天,力夺双赢”,出台稳经济32条综合政策。

……

一项项真金白银的硬核举措如同强心针,帮助企业尽快恢复。

复工没人怎么办?“抢人”方式也很“温州”。

2月23日

首趟“复工专列”抵达铁路温州南站,1800余名企业员工回温,还有医护人员全程陪同。

2月25日

首架复工专机抵达,接回170名复工返岗人员,此次包机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

2月26日

5657家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

3月3日

温州72个重大项目集体开工,项目总投资1195亿元,项目总投资金额创历次新高、跃居全省第一。

整座城市仿佛上足了发条,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击疫情中,温州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大行动力,这股强大的力量正在转化成强大的产能动力,温州的经济必会加速发展。

两手都要硬,

两战都要赢,

温州人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