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中学在学校系统群发布《关于组织服用“大锅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作用和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通知》,以要求拍照上传购买药方、服用情况等方式强制师生服用“大锅药”。

此事经微博大V“小儿外科裴医生”曝光,引发了众人关注。3月2日,临沧市教育局叫停了校方强制师生服药行为,涉及单位均对此表示歉意。

引发争议的“大锅药”究竟有何来头?

南都记者查询多篇文献发现,将“大锅药”作为一种群体性疾病预防乃至治疗方法古今皆有,但也因卫生管理工作不力等问题,自行组织服用“大锅药”曾导致群体不良反应。有专家认为,必须正确辩证,合理、有效地处方用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已叫停“大锅药”,涉事教育局、中学致歉

文件曝出后,强制服用的“大锅药”很快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表示,大锅药是临沧人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它是用锅煮多种草药,有清热解毒之效。也有网友表示,强制服药的做法不对。

3月2日,临沧市教育体育局、临沧市临祥区教育体育局等对此做出回应。曝出文件的临沧市第二中学也在其官网公布了对此事的回应。

其中《关于临沧市学校师生服用‘大锅药’情况通报》表示,为复学做准备,市中医专家组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特点,提供了“大锅药”的基础处方,各县(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各学校倡议师生服用“大锅药”,此举本意倡议师生服用“大锅药”,但是个别地区教育局、学校执行时,出现了强制要求师生服用“大锅药”的错误。

通告称,临沧市教育局下方各教育局与学校立即停止执行原发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自愿服用原则,杜绝强制服药手段。

临沧市临祥区体育教育局亦在3月2日发布通知,表示该局此前在教体系统群发的《临沧市临翔区教育体育局关于报送2020年春季开学前服用大锅药情况的通知》与临沧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不符,出现执行偏差。

南都从临沧市第二中学官网了解到,该校已停止强制师生服药。以上涉事的教育局、学校均对此次事件表示歉意。

何为大锅药?

南都通过观察临沧网友发表的观点发现,“大锅药”药方在临沧民间流传很久,在一些临沧网友看来,“大锅药”如同凉茶一样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平日里还会有商贩在街外贩卖,甚至有临沧网友表示“自己从小喝到大”。

云南网、人民日报等媒体也在报道中表示,“大锅药”一般指用大锅熬制的传统民族民间中医药,对增强群众体质和免疫力具有一定作用。

2004年发表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的文章——《大锅药的配制及煎服注意事项》称,大锅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疾病手段已在广大群众中应用,现代临床常用大锅药预防流行性疾病,如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以及风疹,麻疹,水痘,甲肝等病毒性疾病。

该文章还称,“大锅药”配置要顾及具体情况,即根据不同个体体质、预防群体特点等配置不同药物,因要兼顾多方面,药味难免偏多,而药物过多会出现不良反应。

通过以上资料可发现,“大锅药”的中药成分并非固定。

此外,据健康时报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翟华强表示,历史上的唐宋时期官方就有将固定成药发放给百姓用来防治瘟疫的传统。他认为,特殊时期熬“大锅药”值得提倡,不应该反对。但也需要注意不能“以偏盖全”,强制执行。

自行组织服用“大锅药”曾产生群体不良反应

不过,自行组织服用“大锅药”也曾产生群体不良反应。

南都梳理相关资料发现,2005年,6月15日,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一农村小学,曾出现过师生服用“大锅药”后出现的群体不良反应,全校224名学生,2名老师及5名学生家长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有一名12岁女学生死亡。

2008年发表在《现代预防医学》的文章——《某小学校师生服用“大锅药”引发群体性不良反应的调查结果分析》对此事件进行了详细报告。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作者来自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文章称,综合各项检验结果,可判定这是一起小学校自行组织师生服用“大锅药”引发不良反应引起的突发卫生事件。

作者强调,此次事件的“表面元凶”是“大锅药”,实质却是卫生管理工作不力,基层卫生建设、卫生服务忽视等问题导致的用药不合理,从而引发医疗事故。

在该作者看来,将“大锅药”作为一种群体性疾病预防乃至治疗方法古今皆有,问题是医者必须正确辩证,合理、有效地处方用药。

采写:实习生 王森 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