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檀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名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肺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卫健委重点专科(中医)负责人。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第一届呼吸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副会长,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檀教授从医30余年,中医药理论功底深厚扎实,坚持一线肺病临床诊疗及带领团队抗击"非典"、"甲流"的疫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省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药诊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荣获2003年吉林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新冠肺炎中医首席

——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檀教授

2020年1月,疫情来临,众志成城,按照国家统一要求,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精准落实每一项防控工作。疫情防控首席专家王檀教授,又带着一支强有力的队伍,逆行而上,走在防疫最前线,义不容辞承担起中医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艰巨任务。

一、审时度势,殚智竭虑,积极发挥中医药防疫与抗疫优势

面对疫情,形势严峻,由于这是我们未知的、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感染,在还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前提下,王檀教授带领团队经认真研究和探讨提出,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恶性传染病(瘟疫),死亡无数,中医药数千年来经历了防疫与抗疫的考验,有着丰富的防疫与抗疫的经验,一定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在早期预防,感染后干预,恢复后康复方面全程介入。结合当前疫情,运用中医药理论,伏案疾书,对易感人群及发病基础进行了分析:大部分人群呈现了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特殊"状态",导致本次传染病的直接因素—新型冠状病毒,称为"疫毒"。大部分人群"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特殊状态为发病基础,病机特点为"寒、湿、瘀、虚",若正不胜邪,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乃至进入危侯。遂带领团队,制定了全员医护培训方案,为全院职工,为风险岗位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提供中医防治方案,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1月21日,我省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专项",王健院长、王檀教授团队申报的《结合地域特点辨证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效果评价》课题立项并全面实施。课题组提出2个预防方剂和6个治疗方剂。治疗方剂主要针对已患病患者,分外感早期(疫毒外袭、寒湿内盛)、外感迁延期(邪郁肌腠,痰热郁肺)、肺炎初期(疫毒寒湿痹肺)、中期(气阴两伤、热毒痹肺)、重症期(脾肾虚冷、疫毒化火)、恢复期(肺肾虚冷、肺络痹阻)等不同情况,辨证施治,派出专家为确诊患者开展治疗。2种代茶饮预防方剂,免费发放给吉林省援助湖北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队,为医疗队员提供有效的防护手段。预防方剂已经吉林省药监局备案获批,制成院内制剂,在医院内向广大普通人群提供,除湿防疫茶饮方已有近万人使用。

二、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带领中医团队走在抗疫一线

正当人们还处在除夕阖家团圆后的酣梦之中,医院各部门已然工作在第一线,王檀教授电话通知肺病科团队各成员,随时待命,并利用工作群指挥培训各种防控知识,尤其中医理论和拟定方案的学习,积极配合医院各项防控工作。对医生而言,每天都是战斗,而面对着这场来势汹涌的疫情,他作为首席抗疫专家,更是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将军,带领自己的团队,应用中医药的武器,踏实工作在一线。

1月27日,大年初三,疫情愈加凶猛,面对陌生病毒,发达的资讯,人们惶恐的情绪不断流露在各种媒体、网络。王檀教授认为,恐慌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一定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的身体状态造成损伤,遂在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指挥团队连夜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家团队免费咨询平台。平台刚刚上线,就收到数百条患者的咨询信息。团队成员对接连不断的咨询信息一一回复,一直持续到凌晨。王檀教授指挥团队专业耐心的解答,认真负责的指导,让心有疑虑的患者们得到了及时的帮助,缓解了焦灼情绪,明确了诊治措施。

1月28日,大年初四,王檀教授上午仍在肺病科出诊。中午接到通知需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会诊。王檀教授立刻赶到传染病医院对吉林省3名刚收治的患者和1名痊愈患者进行会诊并给出中医治疗方案。痊愈患者想要向王教授表达谢意,身边的医务人员告诉他,王教授已经离开。奔赴农安对其疑似患者进行会诊,并对当地疫情防控给予建议,返程时已凌晨。

1月29日,大年初五,防治工作分工规范。王檀教授重新对团队科室人员进行了分工调整和具体工作部署,包括线上平台咨询、发热门诊出诊及疗区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同时组织科室医生密切关注疫情实时动态,学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临床信息,积极运用中医思维进行辨证,确定治则、确保疗效。科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严阵以待。这一天,王檀教授原定要和爱人一起送返美的儿子去机场,可是疫情研讨会、防治方案细化、重症病人查房等工作应接不暇,儿子的航班快到时间了,爱人打来电话催促,他说:"我这忙,你送儿子吧"。儿子理解父亲的工作职责和性格,与母亲来到医院与父亲道别。"爸,你自己要当心,别太累了!" "我没事,放心吧",他张开双臂,与儿子拥抱道别。正经历着这场防疫斗争的亲人,目睹了他的以身试险,目睹了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与担当,目睹了他的舍小家为大家。

国有难,召必应。2月12日,吉林省组建援鄂中医医疗队,王檀教授团队在科室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仍毅然派遣4名思想觉悟高、专业技术过硬的战士出征,他说:"去吧!不经历风雨,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这次你们真正到达第一线,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责任和担当'是一个医生必备的精神和品质。"

三、源于理论,精于实践,日臻完善中医诊疗方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檀教授通过一段时间在多点、多地会诊、查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向患者学习,跟踪病情,发现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远远超出原有的预计,疾病变化更加复杂、更加严重。结合多日临床实战经历,经过反复斟酌,严密思考,召集团队对原有《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进行了多次补充、修订,方案日臻完善,主要真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和2次核酸检测阴性接触隔离的恢复期患者,完善病因病机,给出相应的治则和方药,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上反复思考,增加了危重症患者的中医辨治和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方案。临床观察发现那些被诊断新冠肺炎且经治疗后两次核酸已经阴性的人群,多数出现了严重的身体虚损和心里创伤,在中医辨证方面属于元气不足、心气耗伤、肝气不舒,心神不宁,应予以"益气养阴,解郁安神"。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五加皮10g。每日一付,代茶饮或水煎服,作为调理、恢复。同时指出,若恢复期患者肺CT显示肺脏间质改变,或已经有纤维化征象,则从肺痹论治,用"助阳补肺除痹方"。这是基于王檀教授近10年在疑难病间质性肺疾病上的经验方,经临床及实验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为我院的院内制剂。基于在肺间质性疾病上的卓越效果,才有了今天面对疫情的有效方剂。截至目前经过王檀教授会诊的确诊/疑似病例达78人次,确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达93%。其中1名确诊病例未服用西医抗病毒药物,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复查胸部CT明显吸收,已出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王檀教授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就这样默默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奔走在抗疫第一线。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防疫战中,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群众的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有无数个王檀教授及其团队般的厚德精术,有无数个白衣天使的奋勇争先亲赴一线,我们正穿过寒夜,我们正迎来曙光,我们正走向胜利!

转自:吉林日报吉报教育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王檀教授:悬壶武汉 破疫攻坚

疫情发生以来,有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时而出现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会诊现场,时而出现在农安县医院的发热门诊,2月15日,这个身影又出现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他就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王檀教授。 他说: “面对新的疾病,我们都是学生,没有专家可言,我们在给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以患者为老师,抽丝剥茧认真学习,踏踏实实做工作,才能打好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攻坚战。 ”

备战——灯塔是航船的方向,航船是灯塔的守望

组队之行,十分顺畅,30分钟,人员确定,王檀身在其中。 院领导问: “你是否需要再和医护人员商量下? ”“不用,我的团队,我了解! ” 2月14日晚上,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的通知,王檀就一马当先报了名,并开始着手组建医疗队。 王檀一直是团队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同时也是大家的“定海神针”。 这种信任使他在短时间内就组队完毕。

此前,他通过在省内各医院的走访和会诊,对新冠肺炎有了了解,并及时推出了一款方剂,很快获得备案并批量生产。 他还根据在吉林省确诊NCP患者的救治经验,修订了长春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NCP)防治方案。 2月15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出征武汉,也是他57岁的生日。

初战——敬畏生命,恪守职责,不矜不伐,破疫攻坚

医疗队由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长春市中医院、吉林省吉林中西结合医院、辽源市中医院等医院的61名医护人员组成。

雨夹雪的天气,到达武汉,一切从零开始,从无到有,创建病区,王檀教授作为感染三科八病区的主任,带领医疗队员开启了“全能”模式,看图纸,设标识,搬床椅,修门锁……基础建设完备的同时是医疗的规范,他反复跟全体提出: 敬畏规章,就是保护自己; 敬畏职责,严格训练; 敬畏生命,全力救治! 3天,他们就建立了疗区,制定了规范,完善了工作流程,随时可以收治病人。

19日晚,C8收治了第一批18名患者。 王檀主任亲力亲为,不顾呼吸气溶胶感染风险,为每位患者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制定中医药诊疗方案。 “主任,患者蔡某,糖尿病病史,出现咯血……”“主任,患者吴某,心率130次/分……”突发情况时有发生,服药3天后,大多数患者发热、咳嗽、咯痰、腹泻等症状明显改善。 这部分患者的病情初步稳定,病区又开始接收新病人。 20日凌晨2点,王檀迈着疲惫的步伐,走出了C8病区。 岁月静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鏖战——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目前C8病区已收满床,有45名普通型及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医护有排班,王檀却从不按班来,他坚持每天查房,查房后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审查细微之处,他说面对一个新的疾病,至今仍有许多未知情况,比如发病后约7-14天(中位数10天),部分患者病情会加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唯有仔细观察,认真探索,不断总结,才能得到真相。 这也正是王檀教授平时的工作状态,他总告诉身边的同事、学生: “医学是没有尽头的,我们目前所了解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努力学习。 ”

转自: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来源:吉林日报吉报教育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编 辑:姜旭阳

审 核:韩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