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大概率会有所下滑。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也一并陷入寒冬,部分企业开始停薪留职。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你是否为未知的未来,做足准备?你是否略显无奈,但也无可奈何?你是否第一次觉得假期太长,原来不是一件好事?而更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公司停薪留职了,你的存款还能撑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或许这次疫情带给年轻人的意义,不仅在于健康防护、敬畏生命,还有你要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居家隔离的这段日子,我反思了过往的点点滴滴,今日撰写此文,除了想和大家分享个人感悟,也希望本文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时刻提醒我节制消费,更认真的生活,并学会为未来做准备。

远离消费主义陷阱

全世界最经典的营销案例,莫过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钻石作为上世纪最成功的营销案例,成功演绎了,钻石作为是一种既没有工业价值,储存量还大得惊人的石头,通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疯狂营销,最终在全世界的女人心中植入了钻石=爱情的概念。

洗脑式的广告,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理念植入,从而绑架审美。

将商品和抽象的概念绑定在一起,强行逻辑,以知识的形式,植入到人们的大脑,最后让你心甘情愿的为这些概念买单。

学会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比如,你现在刷一下短视频,可以让你拥有即时的、短暂的快乐。但你把这个时间用来学习,你会实现更长远的目标。

可惜的是未来是飘渺的,而当下的快乐是更显而易见、唾手可得的。商家和媒体都喜欢专门研究怎么让用户更加沉浸在短暂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短视频App大行其道,有人一天就可以刷上好几个小时,这其实就是聪明的平台利用了我们的弱点,留住了用户时长,杀死了你的时间。

商家也同样会利用我们的弱点,在广告中直接以产品结果为导向,而忽略产品使用过程。

好像,你办了健身卡就瘦了,买了Kindle就博学了,到头来,卡基本没怎么用过,Kindle用来盖起了泡面。

便宜货越买越穷

当商品实际价格低于参考价格时,你心理上就会觉得这次交易是划算的。

仔细观察每次消费心理状态,你是不是总是要货比三家。

你会事先锚定了一个心理价位,一旦这个商品价格低于你的预期,即使是你可能并不需要它,在交易效用的暗示下,你也会忍不住要买。

例如,5000元的包打折到4500元,低于你心中的锚定价格,你就容易忍不住剁手,可能这个包根本不值4500元,但打折所产生的交易效用却给了购买者快乐。

不被身份认同绑架,做符合自己身份的消费

真正决定你身份的,并不是你花了多少钱,而是你的账户里存了多少钱。

消费主义的本质是消费的商品不再是其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价值。消费主义不仅定义精致和爱情,还想要定义我们是谁。你消费什么产品就代表你是什么人。

例如,你买黑色圆领T恤来穿和乔布斯买黑色圆领T恤来穿,能是一回事么?你穿了黑色圆领T恤就代表你离富豪阶层更近了么?不能吧。
同样,你购置大量不符合自身身份的奢侈品,也证明不了你就是富豪。

结语

本次疫情仿佛像一个黑天鹅事件,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措不及防。

潮水褪去,全是裸泳的人。被消费主义掏空后,面对现实的铁拳,你突然发现,中产原来是不堪一击的美梦。如今你更多地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1、 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的消费。

2、 不要轻易负债,切记每使用一笔消费贷款,就在透支你未来的抗风险能力。

3、 做好资产配比,建立理财意识。不论收入多少都要做资金规划。

仅以此文,献给自己和那些和我一样具有“无产中产阶级”属性,并痛定思痛、发愤图强的朋友们。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