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全国人民还在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候,眉山东坡区发生一起人伦惨剧:13岁男孩刘某,因家庭琐事与36岁的母亲卓某发生争吵后,趁妈妈熟睡,将妈妈残忍杀害。

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长大的孩子,却对最爱的母亲,举起了残忍的屠刀。

这样的悲剧不是第一次发生。

  • 轰动全国的北大学生弑母案;
  • 叫嚣“我杀的是我妈”的湖南12岁男孩弑母案;
  • 江苏13岁男孩弑母案;
  • 湖南衡阳13岁男孩弑母案;
  • ……

这样的悲剧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总结近几年的这几起案件,我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走近这几个弑母的孩子,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

眉山13岁男孩弑母案

这个男孩2006年出生,才刚刚13岁,他的爸爸在7年前患癌去世。

为了孩子考虑,母亲没有再婚,也没有谈恋爱,母子俩就这样相依为命地生活着。

目前案件还在侦破中,没有更详细的信息透露。

不过男孩的叔叔采访中告诉记者,他最后一次见到母子是在腊月29,当时孩子母亲要去给父亲上坟,孩子还细心地叮嘱妈妈走山路注意安全,不要摔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弑母案

2016年,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北大弑母案。

吴谢宇的情况和这次事件中的男孩类似,也是父亲早年因病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母亲是一个标准很高的人,有时显得不近人情,所以父亲还没有去世的时候,也因嫌母亲要求严苛,平时住在单位,只有周末才回家。

平时吴谢宇接触最多的人只有母亲,和母亲的关系最亲密。

据他同学回忆,在学校住宿期间,吴谢宇每天都会跟母亲长时间通电话。心情好的时候,他还会把室友们说的笑话记下来,一一讲给母亲听。

父亲死后,母亲迟迟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经常写类似"想去陪老公"之类的话,吴谢宇想了很多办法帮助母亲解脱,曾经带着母亲四处旅游,向母亲发愿:我将来一定赚很多钱,在物质上满足您。但"无论怎么做母亲都不快乐"。

最后,他想到了弑母!

杀人、分尸、装监控,谋划之严密、手段之残忍,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2018年12月2日,湖南益阳12岁的吴某,持刀砍向母亲,母亲被砍20多刀身亡。被逮捕时,男孩说“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舆论哗然。

小吴是一个留守儿童,半岁时,父母就南下广州打工,自幼被爷爷奶奶照看。

平均每年只见父母一两次,所有的情感沟通只靠电话来完成。七岁时,他被面包车撞伤,伤势不重,父母没有回家。

后来妈妈生了弟弟,老人照顾不了两个孩子,妈妈回了家,父亲继续在外打工。

父亲即便在家,也不怎么陪他。

男孩曾在作文里提到,接到朋友电话后父亲执意外出打麻将。作文的最后一句话是“爸,你少打麻将吧,我失去的爱太多了。”

妈妈回家后,被爷爷奶奶宠坏的他,不习惯与母亲一起生活。

他经常和母亲吵嘴,而争吵的起因往往是玩手机、要钱和抽烟。

这次事发,正是因为4包香烟。村里办酒席,妈妈攒了4包烟,但是后来发现4包烟被孩子偷偷抽完了。

气愤的母亲,用皮带打了他。

谁都没想到的是,小吴径直去厨房拿起菜刀,接连朝母亲连砍20多下,致其当场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13岁男孩弑母案

2019年3月,苏北某县13岁男孩邵某因玩手机游戏,不服母亲管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男孩将母亲杀害。

由于父亲在外工作,平时里只有邵某和母亲两人生活。

母亲开了一个服装店,平日就是服装店、学校、家,三点一线,母子俩生活很低调。

邻近的一名店主说,从未见过母子二人发生过争执,“他来了之后就在屋子里写作业,基本不外出。”

此外,据知情人士介绍,邵某在学校成绩一直挺好,在前10名内,但最近一次考试成绩有所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时间内密集出现弑亲案,令人扼腕,让人沉思。

但是走近这几个弑母孩子的生活,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父亲基本都不在身边。

虽然不能说父爱缺失是他们犯罪的根本原因,但是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从心理学上讲,父爱缺位会导致儿童攻击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父亲缺位导致儿童攻击行为和犯罪行为增加

世界范围内的调查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在美国,90%的主要犯罪和暴力犯罪都出自于未结婚的年轻人,很多研究表明相当多的入狱者来自单亲家庭或其他功能失调的家庭(查浦曼,1986:贝克和科林,1988)。
在南非,心理学家针对犯罪的青少年做过一项研究,发现他们60%的来自于破损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可能比那些拥有双亲的孩子陷入吸毒行为。

在那些没有父亲的孩子中间,情况更为糟糕他们往往表现出缺乏自我控制、满足感上的迟滞、难以内化道德标准和规范等倾向;他们反社会性更强、冲动、容易加入一些犯罪团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述案例中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有着缺乏自我控制、好冲动、暴力倾向严重等情况。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总结说:孩子的许多“极端行为”与家庭教育的失败密切相关,而父教缺失是其中重要因素。

根据国外的研究数据,70%的犯罪行为都和父教缺失有关,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一般压力理论认为犯罪是对消极经历和不良关系的消极反馈。早期的不良经历对个人行为影响深远,甚至持续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父亲缺位的伤害,远比你我想象的严重

★ ★ 首先,父亲缺位会导致男孩对母亲的女性性别角色的认同,会改变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易发生“病态共生”。

在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是"病态共生",它是指:

父母不相爱,也不爱自己,把孩子当成替代性的伴侣或替代性的父母。而孩子没有机会发展自己,只好把对方的需要当成自己的需要,把对方的情绪当成自己的情绪。即使痛苦甚至怨恨,但仍无法离开彼此,畸形地纠葛在一起。

在吴谢宇的案例里,他和母亲就是一种"病态共生"的关系,当母亲沉浸在丧夫的悲痛中一蹶不振的时候,吴谢宇十分焦躁,他把帮助母亲从悲痛中走出来当成自己的责任。

当他发现怎么样都做不到时,就用了相互毁灭的方式来发泄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而对母亲女性角色的认同,和男孩本身男性性别相矛盾,这些矛盾会促使男孩表现得更消极,并存在补偿性的强男子气,他们会通过外显的男子气行为来解决性别角色冲突,而在这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攻击性行为和犯罪。

这几个案例中的孩子在悲剧发生之前,就已经有着攻击性行为,这跟父亲的缺位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 其次,儿童对父母的需求是不同的,父亲给予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会通过其他不良方式从外界获得。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说,人从诞生一刻起,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亲密性,母亲有天然的优势;另一个是独立性,父亲对此有特别的责任。

独立性主要使人能够承担责任、顽强、自律,父教缺失使得孩子失去了规范和榜样,往往会导致很多问题。

缺乏父亲的孩子,会注意力转向外界,通过不当方式去获得关注并解决需要,这其中包括暴力等犯罪手段,随着挫折和负性事件的不断影响,儿童会产生大量的负性情绪。当负性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以攻击行为的方式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 最后, 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关系,当父亲缺位,孩子与母亲的矛盾就失去了缓冲器。

研究者们已经发现: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导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法律和规范并作出适当反应。

一个合格的父亲,当孩子与母亲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充当缓冲器,既可以为孩子提供指导,同时又是妻子的避难所,他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很显然,在父亲缺位的家庭,这一切都难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父亲不是因为生下孩子,而是因为教育孩子,才被称为父亲。”

一个个惨痛的例子,都在深刻说明,父亲缺位带来的伤害,远比我们想象中严重。

如果可能,请多陪一陪你的孩子吧。

热播综艺《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

如果一周没陪够孩子 12 个小时,就取消爸爸称号,你支持吗?

陪孩子的父亲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正是因为父亲常常不陪伴孩子,所以这次辩论,79%的人选择了支持取消爸爸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奇葩说》中,高晓松一直表现得很理性,但这期他却因辩手颜如晶那句“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湿了眼眶。

这戳中了他的心。

在《奇葩大会》上,高晓松首次提到自己的父亲,他说自己从小就一个人长大,父母生活在国外。

高晓松反复强调,自己小时候和父亲很冷淡,从没问过父亲任何问题。

内心里,因为父亲的不陪伴,他一直存在着怨恨,这导致他从二十多岁开始变得叛逆,喜欢和别人较劲,不接受别人意见。

也曾走过弯路,做过错事。

高晓松坦言,直到四十多岁他才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研究显示:高达77%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仅9%的孩子有爸爸陪伴超过3个小时。

犹太人流传这样一句话:

“父亲不是因为生下孩子,而是因为教育孩子,才被称为父亲。”

如果你没有认真陪伴孩子的前半生,让孩子该如何全情投入你的后半生?

“孩子的成长就像连续剧,需要你每集去看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孩子的成长又不像连续剧,因为连续剧可以重播,孩子的成长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最后:

那些极端案件,给全天下所有的爸爸敲响警钟,让自己担负起父亲的责任,配得上父亲的称号吧。

  • 孩子的成长就只有一次,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 孩子的人生就只有一次,毁了就再也无法重来。

最后,以心理学家弗洛姆的一句名言结束今天的文章: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全天下的父亲,共勉!

END.

【原创文章,盗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闻学硕士,多年媒体记者经验,心理咨询师。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并关注@Tina心理,持续输出心理学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视角帮你解读生活、看透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