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春节假期,因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家纷纷响应号召待在家里。

作者:华略智库新兴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陆辰佳

来源:华略创智(ID:uit_shanghai)

华小略说

春节假期本应该是阖家团圆、迎接新年的幸福时刻,可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大家都“困”在了家里,对于习惯了热闹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年算得上是难熬了。但对于那些本就以“宅”自居的人群而言,不用出门一家家拜年真是“太舒服”了,今天我们就聚焦“宅文化”,在捋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之余,品一品其是否会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长期发展趋势呢?

春节本应该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可谁曾设想,2020年的春节却让我们所有人都陷入了焦虑、抑郁、恐慌、无助的情绪之中。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全国人民被迫在家“隔离”,在这段日子里,大家在密切关注疫情的同时,也终于体会了古代嫔妃们被禁足的经历,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宅男”“宅女”。

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宅文化”近年来在网络上持续走红,“资深宅”“技术宅”“游戏宅”“动漫宅”“肥宅”等词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IFI+床=低配宅;

WIFI+床+零食+网综=进阶宅;

WIFI+床+零食+网综+外卖+撸猫+……+N=人间天堂金不换宅。

紧步2017年“丧文化”“佛系文化”后尘,媒体将2018年称之为“肥宅文化元年”,一股“肥宅快乐”风迅速蔓延到社会各个角落。随着社会“肥宅”的增多,青年“宅文化”形态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的社会文化现象。

01

“宅文化”:起源日本,风靡全球

“宅”是一个舶来词,源自日语的“御宅 (otaku)”,这个词最早被用于亚文化爱好者之间的互相称呼,随着1982年现象级动画《超时空要塞MACROSS》的放送,“宅”一词便逐渐在日本亚文化圈子中大规模流行。

而学术界最早使用这一统称的,是日本著名漫画家、评论家中森明夫。1983年6月至次年1月,他在《漫画BURIKKO》杂志上连续刊载文章《宅的研究》,“宅”指代那些沉迷于某一种活动而整天呆在家里潜心研究的人,有时也专指狂热的动漫爱好者。

《超时空要塞 MACROSS》第4话18:37,这里的“你”用的正是“おたく”(即“御宅”)。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宅文化”在日本也渐渐形成以ACGN(即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等视觉映像为主的亚文化体系。

“宅文化”首先在经济发达及消费文化成熟的西方社会兴起。在英国,18-30岁的年轻人当中,约有四成是宅男宅女。20世纪的80年代,大批英国年轻“宅一族”被称为“couch potato”(沙发土豆):下班后唯一做的就是拿着遥控器,躺在沙发上,吃炸薯条看电视。

在意大利,“宅一族”被称为“pantofolalo”(拖鞋人),约有57%的人口喜欢待在家里看书、做饭、上网、看电视,甚至在家运动。

couch potato,沙发土豆

在美国,“Geek”(极客)是宅男的代名词,最初用于形容那些行为古怪不修边幅的早期计算机狂热爱好者,含有贬义。

后来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些人中的一部分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光芒四射的公众人物,比如前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以及暴雪娱乐创始人麦克·莫汉都曾在公开场合自称为“Geek”。

这类人十分热衷尖端新潮的科技产品,并喜欢在BBS、Blog等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却不擅长面对面的人际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Geek”还包括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几位主角

在韩国,“宅一族”不仅有很多青少年,还有很多成年人,而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截止2019年,韩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94%,移动网速达到76.74mbps,双双排名全球第一,韩国的宅男宅女们则更倾向于在家玩电竞游戏。

在香港,“宅一族”就是“发烧友”的代称,“发烧友”这一词最早出现在音乐领域,后扩展到体育、摄影、汽车等领域,是指对某文化有着异常执着和狂热的人群。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宅”就逐渐演变成对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兴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青年之统称。

虽然“宅文化”起先流行于日本、欧美等国家,但随着中国网民成指数级增长,特别是“Z世代”(指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逐渐成为新的消费主力军,中国“宅一族”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

根据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中国的“宅”人群整体用户规模已突破8亿,呈稳定增长趋势。

根据个推大数据显示,中国“懒宅”人群中青年人比例高,其中25-34岁群体占比超过40%;整体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达到55.49%。

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工作、学习、家庭和社交活动之间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就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宅一族”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亚文化现象,随着“宅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大众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究竟“宅”这一社会现象是圈地自萌,还是消极避世?是自我救赎,还是自我放逐?是一种自嘲的精神,还是颓废的伪装?

02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宅文化”

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是指由特定社会群体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青年亚文化是以青年期这一年龄段为界而划分的亚文化。

1. “宅文化”的特点

按照青年亚文化概念阐释“宅文化”,可总结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主体范围层面的边缘性。“宅”人群的边缘性不仅体现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所处的弱势地位,还体现在他们支配思想意识方面的边缘作用。由于主流文化满足不了“宅一族”以非主流的行为和方式参与社会活动,因此他们以独有的方式对主流社会的表达形式和意识形态加以反抗。

二是价值需求层面的现代犬儒主义。吉登斯在《现代性后果》中提到:“犬儒主义是一种通过幽默或厌倦尘世的方式来抑制焦虑在情绪上影响的模式。”比如,“肥宅”一词已不再是过去对“肥胖宅男”的谩骂,已变成了一种“自嘲”和寻求共鸣的话语标签。

一时风靡全网的“肥宅快乐全套餐”

三是语言表达层面的随性化。“宅一族”受到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其语言方式呈现简约、生动、新奇、隐晦等易变性特征。如因网红李佳琪火起来的“OMG,买它买它买它”,因抖音火起来的“我太难/南了”“盘它”,饭圈用语“走花路”“疯狂打call”“xswl(笑死我了)”,游戏界用语“上头”“吃鸡”等等。

2. 情绪宣泄和集体狂欢

无论是在b站上刷弹幕,还是刷抖音停不下来,以及一波波“集体无意识”的斗表情包,这些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现实压力的一种代偿。

现代快速高压的生活节奏以及不断进步的社会高要求,年轻人希望在集体浪潮的裹挟中“慢下来”,通过“宅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缓解现实社会中的焦虑与无助,追求纯粹而非功利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bilibili跨年晚会弹幕截屏

同时,互联网媒介还具有跨越时空的交往功能,在你来我往的压力释放过程中,使个体抽出原来的自我,对某件事形成暂时且脆弱的价值和情感共同体,试图创造一种新文化来构建新的文化认同,这种短暂的集体认同在某个圈子(如饭圈、汉服圈、电竞圈等)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狂欢,从而获得一种群体安慰感和心理满足感。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开通了长镜头在线直播,而这项直播聚集了千万网友在线观看,网友们给各个工具起名,“挖掘机天团”应运而生,无疑成为当下最为火爆的一场“选秀比赛”。

3. 对主流文化的温和式反抗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并认为媒介技术改变了人类的感知方式和社会关系。

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体文化是一种将文化和科技以新的形式和结构融为一体的科技—文化,它塑造诸种新型的社会,在这些社会中,媒体与科技成了组织的原则。”

从印刷技术、摄影技术、电视技术,再到当下盛行的互联网技术,媒介技术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受众群体的生活方式。

博客、论坛、文学网站、微博、朋友圈、公众号、直播、短视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多次变革与发展,网络文化内容生产模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生产主体由精英阶层书写的专业内容生产(PGC)、职业内容生产(OGC)转向普通网民参与的非专业性内容生产(UGC),变得更加碎片化、日常化、娱乐化。内容传播方式也由图文为主转向了多媒体。

内容生产的PGC、OGC和UGC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原先没有文化表达权和话语权的青年群体逐渐登堂入室。

18-34岁的“宅一族”人数比重高达77%,这批90代、00代生于网络、长于网络,接受到了与父辈不一样的文化滋养,当他们有能力参与文化消费和再生产时,也定会以他们各取所需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输出大量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彰显属于他们这一辈的话语符号体系和审美乐趣,比如“表情包”“弹幕”“饭圈语言”等。

他们用这种温和的、隐性的、含蓄的表达方式来张扬个性、表达观点,唤醒青年人文化独立的意识。

03

健康社会学视角下的“宅文化”

健康社会学研究源于社会学对健康和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关注,也被称为医学社会学或健康与疾病社会学。

法国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了“结构空间医学”,即把对人体病因的观察范围在空间上扩展到人体之外的社会和物理环境,在时间上扩展到个体以往的生活习惯等,换句话说,健康问题可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所导致的。

如今,健康的概念己呈三维态势,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主要方面。当今社会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甚至养生也已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大风潮。

疫情爆发初期,“如何劝说父母出门戴口罩”话题频上微博热搜,年轻人为了让父母戴口罩出门,可谓操碎了心。

1. “宅”生活会影响身心健康

“宅一族”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久坐是儿童和年轻人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是妇女乳腺癌的高风险因素,还与老年人的肥胖、超重、代谢综合征相关。

爱宅的人由于缺乏运动,会影响睡眠质量,出现诸如内分泌紊乱、肠胃炎等疾病;由于常盯着手机、电脑屏幕,还会影响视力、颈椎等。

有的人活着,但他的颈椎已经快死了……

“宅一族”的生活方式还会增加罹患抑郁症的风险。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孤独会对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与抑郁症关系密切。

随着年龄的逐年增长,精神上无寄托、无依赖会使部分“宅一族”开始慢慢变得性格孤僻、话语不多、笑容消失,甚至产生社交障碍。此外,宅家不愿动脑也会加快大脑的退化、降低记忆力。

2. “宅”会引发一定程度的社会问题

在日本,“宅一族”长期闭门不出,拒绝接触他人和社会,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全日本40-64岁人群中超过半年以上闭门不出的有61.3万人,他们和家人以外的人基本零交流,其中50%以上人的“宅龄”超过7年,每3人中有1人是“啃老族”。

这种几乎闭门不出的状态实际是一种孤立和孤独的状态,美国杨伯翰大学心理学教授朱莉安娜称,孤独可以和抽烟的风险匹敌,可能比肥胖更能造成公用卫生上的深刻威胁。

“宅”还是人口老龄化的罪魁之一。据日本著名社调机构矢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度御宅族市场调查》显示,2018年度御宅族市场整体较前一年小幅增长,其中动画和偶像市场规模仍在明显不断扩大。

这类曾被称为“草食男”的日本年轻人群体,相较于结交异性,他们似乎对动漫、偶像、游戏以及网络社交更感兴趣。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日本老龄(即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全球最高,为28.4%。对于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来说,“消失”的一百万人,不社交,不工作,既是经济的危机,也是社会的隐患。

04

结语

“宅”是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成果,归根结底是受现代性这一宏大背景的影响所致。时代的变迁带来个体的焦虑,而个体为了在时代洪流中找到生命意义的注脚,则开始以一种“无声的反抗”在“丧”与“燃”循环往复的生活中寻找一种心理平衡。

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宅文化”,正视“宅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宅”可以成为我们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但不是逃避现实和迷失放逐自我的借口。我们以“宅”的形式来标榜“自我”与“独立”的同时,也一定要拒绝精神上的空虚,拒绝作思想上“无根的浮萍”。

《圆桌派》里梁文道在节目中曾说道:“什么佛系、道系,抑或是今天年轻人给自己找的那些自我消解的说法,我看到之后心里很难过。”其实,我们也不必如此悲观。我们虽无法抵制“宅文化”的出现和蔓延,但也不要低估人类文明的韧性。

小宅怡情,大宅伤身。愿疫情能早点结束,你依旧向阳而生、踏光而行。

参考资料:

[1]个灯大数据洞察:“懒”和“宅”成这届年轻人标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0750370267164145&wfr=spider&for=pc

[2] 马中红.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审美裂变和文化断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