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会不会也感染了”“感染了会不会死”“我失去亲人怎么办”……每天,李荣都在电话中面对这些问题,一个电话一打就是个把小时。

这是武汉的心理咨询师李荣每天的工作状态。她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多家公益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

过去一周,不少困居在家的人也开始拨打心理咨询电话。

没有人是孤岛

小江是一名大三学生,从高中开始就有抑郁倾向。半年前,他在网络上找到李荣,开始心理咨询。

在这次疫情中,小江的高中语文老师一家三口都被感染了,包括正在读博士的儿子。

“看到那些逝去的生命和他们生前身后的故事,突然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是自己的,但这条生命的存在或逝去,对于他身边的人却有着无法想象的影响……”有一天,李荣收到小江发来的微信。

“相信今天的感悟,对你今后也会有很深远的影响。”李荣回复道。

“嗯嗯,是的。”小江迅速回复了这句话,并附上一个笑脸。

“我之前多次想到过轻生,我觉得活得一点都不快乐,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一直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感受里,从来没有释放他,允许他抽离出来看看周围,去感受世界。”小江说,“闭门不出,反而心静了很多,之前一直担忧焦虑的保研问题,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李荣告诉《中国慈善家》,在疫情不断蔓延的时候,不管是确诊病例还是疑似病例,或者是他们的家属,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让自己或家人获得及时救治上面,但随着疫情的减弱,一些人开始有应激反应,甚至出现抑郁表现等等。

“在疫情暴发的早期,大家的情绪普遍是以焦虑为主,宅在家里的时间太长了,会向抑郁转变。”李荣说。

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直面恐惧和焦虑

一个月前,许倩就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加入了武汉疫情志愿者团队。她2004年就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曾参与过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心理援助工作,有危机干预工作经验。

在疫情暴发初期,心理疏导并不是患者或家属的首要需求。疑似病例需要确诊或排除,或是确诊病例需要床位,许倩帮着四处打电话,联系社区、街道、医院等。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和家属建立了信任。

王颖(化名)一家三口平时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的住所是100平米的三居室,对五口人来说并不宽敞。

2月初,王颖的父亲出现干咳、发热等症状,3天后确诊。接着,母亲也出现发热症状,一家人陷入恐惧。

王颖将丈夫和儿子强制在次卧隔离,卧室门都不让出。她自己则一边照顾老人,一边还要给丈夫和儿子做饭。比起身体的极度劳累,她的心理负担更重,时刻都在担心丈夫、儿子及自己是否被感染。

父母已经是高度疑似病例,在家隔离不太现实,这时的死亡病例一直大幅增加,她内心极度恐慌。不得已,王颖在网上发出了求助信息,

武汉志愿者团队成员、心理咨询师许倩看到这条求助信息,第一时间联系上了王颖,证实后即联系社区、街道进行对接。之后,王颖的父亲被安排进医院,母亲也被安排到指定宾馆隔离。

因为密切接触过父母,王颖觉得自己也被感染了,每天都带着焦虑、恐惧和无力感在奔波。许倩每天晚上都会主动联系她询问情况,几天后,王颖的情绪有所好转,沟通也变得更主动了。

许倩了解到,王颖的恐惧主要源于担心自己已被感染,偶尔的咳嗽更让她害怕,甚至没有勇气去做检测。

“老公,我撑不住了,活不下去了。”有一天,王颖感觉自己心中的最后一根弦快要崩了,她给丈夫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那天晚上,许倩和王颖在电话里聊了两个小时。王颖向她倾诉自己一个人承担照顾全家人的压力,丈夫有时还不以理解,让她倍感孤独。虽然最困难的时候都已经挺过去了,现在情况有了缓解,反而陷入了绝望。

“表达是梳理自身情绪的过程,除了适时、适当的开导,最主要的是倾听。”许倩告诉《中国慈善家》。

许倩发现,每次和自己聊天时,王颖并没有任何咳嗽现象。“你平时咳嗽,其实是情绪紧张和焦虑导致的一种应激反应,并不是肺炎。从你父母隔离到现在已经过去14天了,基本可以断定你没有被感染。”

两个小时的陪伴和倾听让王颖跨过了最困难的心理门槛,“想死”的念头也打消了。

“心理战”将持续一年

张凤(化名)是一名公务员。随着身边感染的人数不断增加,张凤越来越恐慌。他担心自己被感染了,还传染给了别人。他认定,自己在除夕那天到父母家过年,一定是那时候感染上的新冠肺炎。他焦虑不安,一度严重失眠,甚至拿头撞墙。

在爱人的强烈要求下,张凤去医院拍了CT,结果一切正常。医生告诉他,除夕以来二十多天过去了,如果被感染也已经发病了。

但张凤还是没能释怀——年初六他到单位加班,没有按规定向上级汇报自己曾经去父母家过年的事情,担心为此被处罚甚至被判刑……

惶恐之下,张凤找到李荣进行心理疏导。

“假如此时你确诊新冠肺炎,很严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李荣问。

“自己死掉,别人没事。”张凤说。

“没有人被你传染,只是你自己病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恢复健康。”

“你觉得对于被感染确诊的人,健康和升职加薪,他们会更看重什么?”

“健康。”

“既然现在我们拥有健康,就要好好珍惜健康。首先保证正常饮食、规律作息。用好习惯维护健康对吗?”

“是的。但我还是担心自己被感染了。”

“你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人人都很担心。但是,我们担心的同时也要尊重事实。医生是专业的,拍了CT说你没被感染,这个事实我们要承认。”

……

通过聊天,张凤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

李荣告诉《中国慈善家》,像张凤这样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并不少。她认为,等疫情过后,这场“心理战”会持续半年甚至一年时间。

“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心理咨询就像一根拐杖,在患者马上就要撑不住的时候扶一把,就会获得重生。”李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