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首发 | 时代周报(Timeweekly)

文 | 叶万 陈佳慧

有人说,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是天大的事。

于是在今天(2月25日),就有媒体报道了天津大学实验室“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的事情,并且还绘声绘色地描述“教授本人已经4倍量口服新冠疫苗样品,无任何副反应”。

新冠病毒疫苗真的如报道所述,这么快就研发出来了吗?两周前的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才刚预测它的研发周期可能是18个月;就在昨天,钟南山院士也刚宣布新冠肺炎暂无特效药。

不论国内国外,目前对于新冠肺炎的防治,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等预防措施,都没有明朗到可以称得上“研发出疫苗”这样的乐观程度。所谓的“天津大学教授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事件,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今天下午,时代周报新媒体(Timeweekly)记者采访了疫苗研发者、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黄金海教授,以及生物学、传播学领域的多位专家。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研发出疫苗?教授紧急回应

上海药物所宣布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发现双黄连具有抗新冠病毒功能,民众连夜排队购买双黄连口服液,甚至连兽用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莲蓉月饼都被买断货。

抢购双黄连的一幕还未过去太久,2月25日上午,一则更重磅的消息就爆发了:有媒体报道称,天津大学实验室宣布已经研发出新冠病毒口服疫苗,研发者本人还亲自口服了4倍量的疫苗样品,并未出现任何副反应。

在新冠肺炎疫情一个多月的持续笼罩下,这则报道一经各大新闻媒体推送,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震撼了很多人。当然,也引来了很多质疑。

酵母疫苗株的筛选及其口服制剂

点开标题之后,再细看上述媒体报道不难发现,原来所谓的“成功研发”到目前还只是进行到实验室研发阶段,至于最关键的临床实验并未开展,研发团队目前还在寻求合作以完成临床实验。

有双黄连事件在先,公众对未经临床实验证明、却提前宣布药物有效的举动已经比较敏感。因此,天津大学教授成功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一事,经报道后同样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

因为这则报道,研发者黄金海教授陷入了不小的争议。很快在25日中午,他便回应称所谓的新冠病毒疫苗目前只完成了设计和制造工作,最终效果如何还要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才能证明。

黄金海称团队“前期做过一些动物类似的疫苗”,此次新研制疫苗的有效性,其实只是基于以前动物疫苗成功开发经验的推断。 时代周报新媒体(Timeweekly)记者注意到,他目前担任该院的副院长、教授等职务,在动物学领域颇有建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大官网公布的黄金海简历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显示,黄金海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973、863等30余个重点项目,现承担重点研发计划、国际自然基金、天津市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各1项,横向项目2项。

黄金海大学本科、硕士都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分别是动物医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他主持和参与的项目大都属于动物学领域。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 “重要人畜共患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在动物养殖和屠宰过程中的风险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猪多系统炎症的分子机理” ,等等。

基于动物疫苗成功开发的经验,黄金海及其团队以食品级安全酿酒酵母为载体,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靶点产生抗体的疫苗样品,希望通过合作将之推向临床实验。

黄金海对时代周报新媒体(Timeweekly)记者表示,至少要到5月份才能看到实验结果,“后面还有毒理学、免疫保护力等很多关键工作要完善、补充”。

然而对于疫情中的人们来说,防治却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因此包括上述疫苗在内的所有在研款疫苗的最终成败,都会显得至关重要。

2

免疫途径不一致,疫苗有效性待验证

一般而言,肌肉注射是公众生活常见的疫苗接种方式,口服疫苗则不常见。目前比较成功的口服疫苗是口服糖丸,主要预防引起小儿麻痹症的脊椎灰质炎病毒。

如上述媒体报道所言,口服疫苗确实有安全性、免疫方式、成本节约等优势,适用于应急性、无常规疫苗的烈性病防控;但与此同时,也有效果差、制备工艺高、限制多等缺点。

口服糖丸

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说,可能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免疫途径不统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口服疫苗能否对新冠病毒肺炎起到有效作用?今天下午,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副教授冯勇对时代周报新媒体(Timeweekly)记者做出了一番分析。

冯勇认为,不同的接种途径针对的病毒是不一样的,肌肉注射的疫苗以血液传播,全身性、系统性更好。口服糖丸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脊灰病毒本身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过肠道感染,口服疫苗模拟了其自然感染过程,效果会比较好,安全性也没有问题。但是目前没有太多证据证明口服疫苗能够有效阻断以呼吸道为主的传播疾病。

基于此冯勇认为,尽管新冠病毒口服疫苗“用酵母做载体安全性非常好,也适合大规模生产”,但有效性还待验证。

口服疫苗的作用方式,主要在粘膜表面产生粘膜抗体。口服疫苗吃下去后在消化道吸收,免疫细胞会识别、处理外来的酵母表面的病毒S抗原,处理之后整个免疫系统会针对它产生一些抗体,肠道粘膜上的抗体会多一些。

天津大学黄金海教授

冯勇分析,通过口服疫苗,大量的粘膜抗体会集中在肠道,对肠道起到一个好的保护。“但是呼吸道粘膜上是否会有粘膜抗体,我想可能会有一点,但是浓度不会有肠道那么高。”

截至25日下午采访冯勇结束,记者注意到,“天津大学成功研发新冠病毒疫苗”一事已在生物研究领域掀起一波讨论。有业内人士表示,疫苗研发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多数垃圾,少数有害,极少数有特效”。

当然,也有人重新提出了科学报道的概念,认为此前几次类似事件都是因为科学报道失范引起的。

3

研发“谣言”频发,因科研报道失范

科研人员和媒体该如何报道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要怎么样才能避免出现类似“双黄连有效抗新冠病毒”和“成功研发新冠病毒疫苗”这样的乌龙事件反复出现?

25日下午,广东某重点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传播教授分析, 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此类科研进展报道引发的争议,主要原因有公众处于相对焦虑心态和科研机构缺乏足够的科学传播和风险传播素养。

该教授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公众处于相对焦虑心态状态,对相关科研进展高度关注和抱有急迫的应用期待,但是公众对药物研发从实验到临床的过程相对不那么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感知上出现错位,继而因为错位引发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视辟谣双黄连抗新冠病毒

此外, 科研机构在披露相关科研进展时缺乏足够的科学传播和风险传播素养,不懂得从受众感知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科研成果进行审慎披露、通俗传播和精准解读。

基于这两点,疫情相关科研进展在披露信息时容易产生争议。

针对这些问题,冯勇副教授建议,今后的新闻报道应界定好疫苗和候选疫苗两个不同的概念。

“老百姓关心哪些疫苗可以尽快用得上,但候选疫苗还需要做大量的试验和验证,要说得明白一点。现在已经有不少等待进入临床试验的候选疫苗,这是很好的事情(但不意味着候选疫苗能够快速投入应用或者确实有效)。”

今天下午,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发起呼吁:科研报道中研究人员审慎披露,媒体认真核对,第三方人士提供专业意见,地方不抢发、不夸大研究成果。

实事求是,不只是天津大学的校训,也是关乎公众知情权、健康权的“天大的事”。

更多资讯请关注公众号:时代周报(Timeweekly)

编辑 / 吴慧 沈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