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版社二玄社,可能很多人还很陌生,但在美术出版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家日本出版社的厉害之处在于,靠复制中国书画,做成了世界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玄社创始人、会长渡边隆男1953年创办了二玄社。

当时二玄社只是一个书法类图书的出版社,并没有什么特色。

1968年,渡边隆男在一次展览中看到了北宋范宽的名画《溪山行旅图》。

渡边隆男以前也见过画册上的印刷品,但现场亲眼所见真迹的效果给人的感觉和印刷品上的完全不同。

当渡边隆男听说这样的真迹要每隔60年才能公开展出一次后,深感遗憾。

这时他突发灵感,下定决心要使用当今先进的印刷技术对这些真迹进行复制,让这些名画得到广泛的流传。

所以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二玄社正式开启对中国书画名作的复制事业。

复制看似简单,但要想把年代久远的古书画复制好,绝不是拍张照片打印出来这么简单。

首先第一步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获得合法的复制权限。

二玄社经过努力,成功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达成合作,获得了名画的复制权限。

这只是第一步,如何复制才是更大的难题。

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的古代书画,很多已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字画原作的色彩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再现的难度极大。

不但要解决文物保护的问题,还要解决调色校色、印刷材质等难题,寻常的复制技术几乎不可能胜任。

二玄社以当时最先进、性能最优秀的胶印机器材为基础,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开发,历经二十多年的试验,特地研制了一台超大全自动照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台照相机长五米,高、宽各两米,重达三吨,实现了同比例摄影、电脑制版和八至十二色的高精度印刷技术,能够逼真地还原真迹。

在拍摄过程中,为保护文物,不能长时间用灯光照明,而需用数万分之一的特效装置。

有的作品不能用1:1比例拍摄,还要将它们分成几个等分,再将底片进行拼接。

有了精准的照片,还要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否则无法还原古画的效果。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验,二玄社选择以某种西洋纸和非洲进口的特殊原料混合,开发出与原迹极为相似的印刷纸张。

为了做到尽可能逼真地复刻,二玄社就连装裱所用的绫子、花纹、题签都与原作高度一致。

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摸索,二玄社的复制作品就连专家不仔细看都分不出来。

二玄社曾复制了一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王羲之书法《快雪时晴帖》,全幅从用纸、墨色、装裱甚至到原作中的破损处全部如原仿制。

当复制好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出现在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院长面前时,他凝视良久,最后大声说:

这是从本院藏库中提来的真迹,还用得着再看吗?我要看的是二玄社的复制品!

书画家启功先生看过二玄社的复制品后,大发感慨,给予“下真迹一等”的美誉。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二玄社开始与台北故宫合作,耗时30年,耗资1.5亿元。

二玄社共计复制了400多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

得益于二玄社的“复制”工程,才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一睹“真迹”的风采。

有人开玩笑说,二玄社的出版物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它的制作印刷工艺精良,而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价格太贵。

以1981年二玄社出版的赵孟頫《闲居赋》为例,市场价为5600元。

很多专业人士和机构都收藏了二玄社的复制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广普及了传统中国文化艺术。

靠复制中国古画,二玄社和台北故宫实现了双赢,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名利双收。

很多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或者珍贵的馆藏,如果有公司像二玄社一样,和这些博物馆协商合作,帮这些博物馆的馆藏提供高质量的复制品,应该也是不错的创业方向。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