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河对岸

姜子牙,氏吕名尚,可以说是商周之际最为知名的历史人物。姜子牙善于兵事与谋略,被后世尊为兵家鼻祖与武圣,其不但是文王与武王之师,还是周王室最为倚重的姻亲外戚势力。姜子牙之女邑姜,嫁给周武王为妻,生有周成王与唐叔虞(晋国始封君),也就是说姜子牙还是周武王之岳丈、周成王之外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武王在克商之后,还不到四年就去世了。那么,既然姜太公最善于兵事与谋略,又与周王室有姻亲血缘关系,为何辅佐周成王的是周成王的叔叔周公旦而不是周成王的外公姜子牙呢?

按照王室权力斗争的一般思维来说,尤其对未成年的君主(储君)来说,王叔绝对堪比“狼外婆”。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悲剧剧本《哈姆雷特》,即是叙述哈姆雷特向谋权篡位的歹毒王叔复仇的故事。还有英国历史上令人毛骨悚然的“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幼子与伦敦塔”故事,据说,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幼子--爱德华五世及其弟弟约克公爵理查被其叔叔理查三世关进了伦敦塔,并被活活钉死在塔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历史上,这种故事也很常见,周公辅政期间,就有诸多关于周公阴谋篡位、企图伤害成王的流言,而周公为了躲避嫌疑,就曾被迫离开镐京而到洛邑去避居。白居易有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虽然,周公人格高尚并没有篡夺周成王的王位。但从流言产生上来看,也至少反应了周人对“叔父辅政”这一模式也并非那么坦然与信任。

而后世关于皇叔残害年少君主(或皇子储君)的事迹也屡见不鲜,较为著名的有楚灵王与其侄楚郏敖故事,宋初赵光义与其侄赵德昭、赵德芳故事,明朝朱棣与其侄建文帝的故事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而,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就基本上杜绝了“王(皇)叔辅政”这一模式。对于我国早期的王朝,各方面制度都不太完善。君主最能信赖的人,往往只能是自己的血亲与姻亲。比如,汉朝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秦亡于孤立无援),就大封宗室同姓为诸侯。但是,汉朝却没有将朝政之权交给宗室同姓,而是交给了外戚(西汉两大政治支柱--诸侯与外戚,东汉两大政治支柱--宦官与外戚)。因为,宗室有一定的皇位继承名分,而一旦掌握了朝政之权,将很难恪守住自己的本分。

那为何周王朝要选择周公辅政而不是姜子牙呢?这肯定与这两人的能力无关,而是由周王朝所处的社会阶段决定的。我们熟知的宗法制度,就是由周公确立与完善的,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而周公之所以要确立宗法制度,一是部落国家的习俗残留,另一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周人的权益。这就是好比某氏宗族,在宗族遇到事务时,可以请外姓人帮忙(参谋),但绝对不会将宗族事务交由外姓人作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清在入关前,其社会状态与周初也有一定的相似度。八旗旗主制度,就有很浓厚的部落特征。故而,在皇太极死后,由顺治的两位叔父--多尔衮与济尔哈朗辅政。而满清入关之后,受到中原制度的影响,八旗旗主制度渐渐被束之高阁,宗室亲王再也左右不了朝政。

周武王去世,由周公辅政而不是姜子牙,就在于以周初的国家社会状态,周人接受不了外姓人辅政(统治)。还是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分陕而治”,据《左传·隐公五年》:..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周之同姓)主之。由此也可见,周人可以接受异姓人参政、议政,但绝不会让异姓人主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据《左传》、《史记》等主流史籍,周公只是辅政,并没有僭越王权。但据《尚书》、《礼记》等诸多文献记载,周公并不是辅政,而是摄政,且正式践位称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周公践位称王的记载可信度更高,这并非有意诋毁周公。而是当时的政治还比较纯朴,远没有后世那么多的花样与做作,在周成王成年之前,由周公暂代王位也是比较合理与可信的,而这在春秋时期的鲁国也可以找到例证。鲁国有位国君叫鲁隐公,其父鲁惠公去世死时,太子允(鲁桓公)还很年幼,便由鲁隐公代掌国君之位。鲁隐公也是正式即国君之位,但其并不贪图国君之位,只是替其年幼的弟弟打理国家。而从这一角度(周公践位称王)上来看,周人接受周公称王的难度肯定远低于接受姜子牙称王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