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父母有这样一句挂在嘴边的抱怨和无奈:“我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

在我的平台上,也有家长经常和我无奈而心急地聊到:“孩子现在长大了,不向前几年那么听话了,现在让他做点什么,他总是要磨蹭一会儿,有时甚至还会和我顶嘴。小时候还比较乖巧听话,现在怎么就这么难带了?!”

不管特殊儿童家长还是普通儿童家长,多多少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觉得孩子越大反而越不听话了,甚至一些在幼儿园等地做老师或保洁员工作的人都会感慨:“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听我的话,为什么我自己的孩子就这么难带?”有时也会发现,自己家的孩子也比较听别人的话。

这种感觉,让很多做家长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小时候都还比较听话,长大后要别人说的话他才听呢?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01.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内心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起来,就不太喜欢事事听人指挥了。

2-4岁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俗称宝宝叛逆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主意识逐渐发展起来,他会很想自己做自己生活的主导,不想再事事听从家长的指挥和安排来做。但是很多家长因为缺乏学习,还不太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在孩子不听从指挥安排来行事时,就容易下意识地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

02.孩子在每一个年龄阶段,家长对孩子“听话”的要求和标准不同。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并觉察到自己内心对孩子期望和要求的变化?如果觉察到了,那家长就可以先问问自己—到底真的是孩子长大了不在听话了,还是我对孩子“听话”的期望和标准不同了?

如果家长还不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那我们仔细来分析看看。

比如,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偶尔帮忙擦一下桌子,洗一块手绢,家长可能就会觉得这孩子真能干,真体贴;孩子不怎么哭闹,家长会觉得孩子还这么小就不哭不闹,真懂事。但是,当孩子长到差不多4岁时,孩子再做出同样的事情,家长在思想上可能就会觉得,孩子这么大了,做到这些事理所当然的;这么大的孩子了,就应该不哭闹,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帮助大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家长把孩子的这些表现都看成是应该做出现的表现时,如果孩子没有做出新的、难度比较大的奉献,家长就很难感觉到孩子有多懂事了,也很难欣赏孩子做得有多好。

另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家长们忽略的点,也可能是造成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的原因—家长向孩子发出要求时的语气和思想改变了。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各种要求都比较低,孩子做出一点贡献,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很懂事,就算是家长想让孩子做一些什么事情,也会用很温和的语气向孩子提出,如果孩子一时不愿意做,家长也不会生气,对孩子有比较多的耐心。

但是,当孩子长大一点后,家长就觉得,这孩子也该懂事了,让他做什么他就应该马上去做,不能哭哭啼啼拖拖拉拉的。于是,无意间,再向孩子提要求时就会多了几分坚定,少了几分温和,当孩子不愿意马上做出家长期待的反应时,还会指责孩子不听话。恰好孩子的自主意识正好又在逐渐发展—我本来就已经不喜欢事事听你的安排和指挥行事了,你还这么坚定地要我听从你的要求?!哼,我就不听!

于是亲子双方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家长要求的越生硬,孩子越不肯听从,孩子越不听从,家长越恼火、越心急,语气越生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出来问题

如果孩子长大后一直以来都是喜欢和家长对着干或在家长发出要求后反应磨磨蹭蹭的,那家长就需要考虑一下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和亲子关系了。是不是在孩子小时候自己对孩子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管的比较严厉,导致孩子现在用这种方式来反抗了,或是从小对孩子过度骄纵保护,导致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当的性格和习惯。

04.别人和孩子说话提要求时比较客观冷静。

很多家长都很郁闷,为什么自己对别人的孩子说话提要求或是别人向自己的孩子提要求时,孩子就比较愿意合作呢?有家长可能会说:“因为孩子不敢在别人面前放肆,所以就比较听话了。”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我个人觉得比这更大的一个原因时,在向别人的孩子提要求时,大人会更有耐心,更能接纳孩子的情绪。

因为在教育别人的孩子时,大人的角色定位和教自己孩子时不一样,是以教师或单纯的引导者的身份出场的,这样,我们就能更客观温和地和孩子说话提要求,当孩子不配合时,我们也会提醒自己:“我的职责所在是什么?”—是引导孩子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品质。在这种心态下,我们就不会太心急要求孩子马上去做,而是会先接纳他的情绪,慢慢引导,最终赢得孩子的合作。孩子也会感受到大人对自己的耐心和理解,也就会更主动的合作了。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重新赢得自己孩子的合作呢?

01.多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时跳出固定角色看待孩子的表现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和等待。

家长如果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通常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家长可能不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孩子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不太愿意事事听从安排时就会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需要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这样孩子如果在一些相应的发展时期,出现类似不听话的表现时,家长就会淡定些,能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和等待,不容易轻易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慢慢度过发展期。

还有一部分的家长可能自己本身就是教育者,对于这些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知道的,但是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因为身份的定位不同,在看到孩子不听话时一心急,就会忘记这些了。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能需要在必要时候尽量从原本固定的父母角色中跳出来,像在引导和教育其他孩子那样,以一个老师或引导者的视角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表现,给到孩子耐心和理解。

02.适当放低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允许孩子慢一些长大。

很多家长,在孩子长到一个相应的年龄段时,就会觉得孩子就应该表现出这个年龄段应有的样子。特别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懂事,各方面能力还强时,就容易恨铁不成钢,抱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孩子那样。

家长在孩子的每个年龄阶段对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这是可以理解也是正确的。如果家长懂得教育和引导的正确方法,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给到孩子不同的发展目标,并适时引导孩子尽量去接近相应的目标,相信孩子不管在能力还是人格上都会越来越好。

但是,毕竟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模式,也会受家庭环境和养育者教育观念以及各方面的影响,导致有些孩子各方面能力和心智发展的快且好些,有些孩子发展的慢且差些。

当孩子能力和心智的发展有点跟不上年龄的脚步时,希望家长能适当放下评判、放下比较,适当提醒一下自己:“他还是个孩子,可能还需要多一点时间去成长和发展。”给到孩子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指责,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从小和孩子建立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各种好的习惯和能力并及时鼓励。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好孩子一切的基础,也是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家长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和孩子建立好亲密的亲子关系,可以每天尽量多陪伴孩子,和他有肢体的接触—搂抱、拥抱、抚触等。平时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他喜欢的游戏,让孩子感觉到你是爱他的,你是值得他依靠和信任的。

在和孩子保证良好亲密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孩子一切的好奇心和想自我展现能力的机会,有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在孩子对剪刀感兴趣,想探索研究这个东西是怎么用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把塑料剪刀,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积极探索研究,也可以加以适当的指导;在孩子想帮忙做家务时,可以给孩子安排简单的家务活,并在孩子做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及时鼓励欣赏孩子,让孩子有满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也可以经常创造机会邀请孩子帮忙,在孩子表现出积极回应时给予鼓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让孩子主动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

只要做了父母,总会多多少少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但是只要家长多多学习,懂得教育和引导方法,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心中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多和孩子交流,了解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多一点时间成长。家家就能赢得孩子主动的合作,即使孩子真的不想听从你的安排和指挥,只要你和孩子的关系亲密,孩子也会主动和你交流,说出他不想这样做的原因,并和你一起想出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处理方法。

作者介绍:我是happyeq吴蕾666专业从事儿童心理学和亲子情商培养,本文介绍的是,解决父母心中的疑惑---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听我的话,为什么我自己的孩子就这么难带?。如果家长朋友还有和孩子或者自己本身相关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和私信,我会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