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今天新学了一个词——

弥赛亚。

英文“救世主”的意思。

常出现在乱世,乱局,乱象,拯救苍生。

这次疫情中,多少人把钟南山,李兰娟等医生当做救世主。

但“救世主”,真如我们所想吗?

网飞开年新剧,让你开开眼。

——当一个真正被誉为“救世主”的人降临世上,人们究竟会作何反应。

Sir保证,答案细思极恐。

《现代弥赛亚》

Messia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救世主”的名字,叫帕亚姆·哥什里。

一头长卷发,诡异的微笑。

确实像传说中那个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伊朗,有一个在德黑兰大学读书的哥哥。

当然,以上种种信息,在第6集才出现。

之前几集?

鬼知道他是谁。

哪怕美国CIA千辛万苦查的蛛丝马迹,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人们只知道,“救世主”在一直不断开挂显神迹。

每一件都是刷爆全世界朋友圈那种。

其一,叙利亚大马士革,面对被伊斯兰国围城的绝望居民,振臂一呼。

呼呼呼,沙尘暴就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美解围。

你可以说,这是巧合。

还有。

“救世主”带领一班信徒穿过国境线,走到以色列。

他被拘留,但神奇地消失在监牢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被发现时,他已经站在以色列的著名圣殿之前,发表演说,呼吁爱与和平。

警察荷枪实弹赶过来,准备逮捕这个“恐怖分子”。

现场突然响起枪声。

警察懵逼:我们没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是谁开的枪,反正一个孩子中弹了。

“救世主”缓缓走到孩子前面,用手摸了摸,孩子好了。

卧槽?

我滴个神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没说一句话,再次消失在人群中。

活脱脱《路加福音》里,耶稣救活拿因城寡妇儿子的现代版本。

不知怎地,“救世主”又出现在美国德州。

当地一个小镇遭遇强龙卷风,他被拍到突然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该小镇所有建筑被夷为平地,只有他当时站着的教堂,安然无恙。

美国朋友圈炸了。

许多人找到他,求他解决困难,甚至有身患绝症的小女孩,她的家长连正规治疗都不治了,带着女儿千里迢迢来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救世主谁都没救。

直奔美国首都,华盛顿。

在林肯纪念堂前,同样发表了一通演说。

说完,走到著名的大水池上,踩着水面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走封神。

神棍?魔术师?还是恐怖分子?

还是,真神降临?

一个个钩子,勾引你的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这片坑挖太多。

尤其是以上神神道道的东西,目前完全没解释。

因此在豆瓣上评分不高。

那Sir为什么还要说?

在Sir看,它的躲闪,背后却藏着一个在当下显得尤为珍贵的质问。

——当我们不断被传说中的神迹所挑衅时。

信?还是不信?

或者说。

你被挑衅到什么时候,选择低头俯首。

“救世主”在不断叩问剧中人物的同时,也在不断叩问观众。

前面说过,“救世主”的活动范围,前期是中东,后期是美国。

镜头,也在两个地方来回切换。

两个地方特点显著——

前者宗教狂热,甚至带点迷信。

后者则是全世界的自由中心,开放多元,却没有凝聚力。

两个极端。

在中东。

长年累月的宗教战争,众多平民百姓的流离失所,给当地人虔诚的信仰提出巨大挑战:

当你信仰的主无法给你带来和平,你的信仰不会动摇吗?

就像约旦难民少年吉卜利,是最开始跟着“救世主”的人。

故事一开始,就是以他埋葬母亲的视觉进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目睹了“救世主”的神迹以后,吉卜利开始跟着他,自然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母亲复活,以及可以返回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救世主”带他和一众难民穿越沙漠,来到边境线,等待时机跨越。

但他们的困难也是巨大的:

一,无食物、水源;二,边境线有重兵把守。

更重要的,“救世主”本人去完以色列,马上消失,去了美国。

抛弃了他的“子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出现过奇迹,等你觉得奇迹很快也会轮到自己时。

奇迹突然消失了。

仔细体会,这是怎样的绝望。仔细选择,你还能不能坚持自己的信仰。

美国的情况同样糟糕。

虽然活在和平中,但日常痛苦一样如影随形。

家庭问题一大堆的女主,CIA探员艾娃(英文名正好是Eva,夏娃)——丈夫离世,她利用他的精子想要生下孩子,却流产了四次。

剧中用了一个道具,止痛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女主在用。

其他角色,都或多或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事务繁忙,一心渴求往高爬的法官,也在嗑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州牧师的妻子,经常瞒着丈夫偷偷喝酒(借酒消愁),无他,因为丈夫建教堂时的“慷慨”,家里已经欠下一屁股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人心里的信仰,早就被生活磨损,而荡然无存。

连那个德州牧师,原本对信仰非常坚定,但看到日益还不起的债务,也曾想过一把火烧掉教堂,骗取保险金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化极高的美国人是另一个极端——

他们表面上不需要信仰,背地里却早已被生活折磨得日趋绝望。

他们更渴求信仰(解脱)

所以。

“救世主”一针见血,说出了今日现代人的心结:

你真的很热衷于你的工作,今天是星期天。
你是个努力拼搏的女人,在周日逼你自己过来这儿。
你是中情局的追随者,你为这个理念牺牲了一切,你越是追求那个理念,就会变得越孤立。
你晚上躺在床上,思考这份追求值不值得你牺牲一切,上帝听到了你忍住了的哭泣,我知道你很痛苦,这无法长久。
艾娃,没关系,你可以哭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救世主”,她叫艾娃。

她只能落荒而逃。

在追求冷静客观科学的今天,当奇迹出现,你到底信不信?

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救世主”说了以下一番话:

看看你们周围,你们看见了什么?
你们的世界美好吗?
邪恶吗?
问问你们自己,谁有罪,谁无罪?
你们是什么?
看看你们的周围,看到自己吧?
你们的镜像反射回到你们眼前,每人的镜像都在对方身上体现……我是来打破镜子的,这样你们就可以看到自己站在哪一边。你们所见的,将会是你们所选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子。

是不是可能代表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内心是一面镜子。

澄清坚硬,自给自足。

既可以映照自己,也可以反射他人。

正如神秀大师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们只要固守自己为自己定下的法则,生活就可以滚滚向前,活色生香。

但这是真的吗?

还是说,这又是一种虚无的“信仰”。

打碎“镜子”,改变原来的生活法则,对我们来说,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救世主”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越看到后来,Sir越发现问题根本不在于救世主的真假。

“救世主”也并不要求别人确信他的真假。

有一个情节。

在德州龙卷风之后,一个小孩的狗狗被困在瓦砾之下,奄奄一息。

小孩爸爸打算用枪结束掉它的生命。

“救世主”赶来,小孩哀求救世主救它一命,就像当初在以色列救人那样。

“救世主”没说话,而是拿过枪。

“砰”。

他自己开枪打死了狗狗。

面对孩子“你本应该救他”的质问。

他回答:

“我没有。他现在不再痛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能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与其说,告诉大家,跟着他可以创造神迹;

不如说,是用显神迹的方式告诉大家,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神迹,只有超越凡人的意念和决心。

最有象征意义的一幕,发生在“救世主”在林肯纪念堂前显神迹时。

“救世主”面对一泓池水,发表演说。

镜头一转,身处沙漠,此刻正在严重怀疑人生的少年吉卜利,缓缓站了起来。

慢慢脱去衣服,赤身裸体,在沙漠上一步步走向故乡的边境线。

要回家,就赤条条回。

镜头另一边,“救世主”正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上行走。

两个行为互成镜像。

是少年成了“救世主”了吗?

我们只知道,荷枪实弹的边境士兵用枪指着吉卜利。

吉卜利没有任何抵抗的征象:衣服都脱了,让你一览无余,以肉身抵住你的枪口,还怎么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奇迹真的发生了:

士兵放下枪,让吉卜利和一众难民通过了边境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神迹”吗?

对我们来说,不是,甚至有点羞耻。

但对一无所有的难民来说,就是起死回生的瞬间。

下一个问题至关重要——

“救世主”在其中,有帮上什么忙吗?

没有。

他只是让他们跨出了第一步。

所以现在再看,那些让世人惊叹的神迹,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它只给予人们开始正视自己的勇气。

这也是Sir为什么说,“神”的真假早已不重要。

所以《现代弥赛亚》到底说的是什么?

这不是一个用神迹碾压人迹的故事。

而是人迹抵抗神迹的预言。

它好就好在——

当它粗暴甚至潦草地将一个角色以神的名义降临世间时,并没有渲染他英雄的光环,企图激发你短暂的爽感。

而是让你看到这巨大而荒唐的光环下,那些真实的、细微的,作为普通人费劲力气折射出的一点点闪光。

正如海报里那句赫然的话:

WILL HE CONVERT YOU?(你会皈依他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的主角是谁。

是那个神奇的“祂”吗?

不。

相信与否,决定权在“你”。

所以,“弥赛亚”真正让我们细思极恐在于——

假如我们不幸再次陷入彷徨,想把某个人推上神坛,祈求TA“救世”之前。

请三思。

因为凡人的世界里一旦有“神”显灵,必定也有魔鬼出没。

魔鬼是谁?

看看周围,看看左右,没有吗?

还能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