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是武则天的次子,上元二年(675年)立为太子,调露二年(680年)以谋逆大罪废为庶人并幽禁长安,文明元年(684年)被武则天派人逼令自杀。武则天为什么非要杀死这个已经贬为庶人且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儿子李贤?
朝野威信较高,妨碍武则天代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贤举止端庄,才思敏捷,十几岁就能组织学者注《后汉书》,其亲笔点评更被后世称为“章怀注”,是一个妥妥的文艺青年,自然深得唐高宗李治的喜爱。而且,李贤还有治国之能,监国期间表现不错,得到李治的称赞和朝野拥戴。因此,尽管李贤已经贬为庶人,远离朝堂,但在朝野的影响仍在,一呼百应完全是有可能的事。而此时正是武则天代唐立周的关键时期,这是掌控欲极强的武则天所不能容忍的。

武则天曾是李世民的才人,后被迫去感业寺做了尼姑,虽然后来被李治重新接回宫廷,但天生具有的危机感使她时时保持警醒。武则天重回宫廷后,广布耳目,轻松扳倒了王皇后和肖淑妃,也从唐高宗意图废武的巨大危机中解救出来,这使得武则天对可能存在的危机非常敏感。当年,已经被废且对她没有任何威胁的王皇后和肖淑妃,就因为李治稍微露出一点同情,就被武则天残忍处死,还连累家人儿女,肖淑妃与李治生的两个女儿也被关进了掖庭,直到30岁还未婚嫁,还是李贤求情,武则天才允许她们出嫁。李贤是唐高宗诸多儿子中颇有能力的一个,尽管是自己的儿子,但对于想当皇帝的武则天而言,这个儿子这是一大威胁。所以,李贤必须死,武则天才会安心。

母子关系紧张,互有敌意

在封建帝制时代,帝王父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李唐太子大多命运悲惨。李建成和李承乾都曾是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但都没有善终。在皇位面前,亲情有时还比不上一张擦脚布。汉景帝杀了自己的儿子废太子刘荣,李世民弑兄杀弟逼迫李渊退位,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天之间连杀自己的3个儿子,这使得有志于皇位的武则天和自己的儿子李贤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这也是野心勃勃的母亲对能力出众儿子的忌惮。

当时,深得唐高宗和武则天信赖的术士明崇俨,就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诋毁李贤,这让李贤非常不安。“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李显)貌类太宗”,又言“相王(李旦)相最贵”,李贤听闻后惊惧不已。而此时又突然传出李贤不是武则天的儿子,而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与唐高宗所生,这更让李贤恐惧和不安。“太子贤闻宫中窃议,以贤为天后姊韩国夫人所生,内自疑惧。”武则天自然是知道这个传言的,很有可能就是武则天故意为之,这是要试试李贤的态度。李贤或许也相信了这个谣传,对武则天难免会产生敌意和害怕,可能连母子间的请安问候都没有,导致双方的关系更加恶劣,这也是为什么武则天要送李贤《少阳政范》和《孝子传》,这是在责备李贤不懂得怎么做人子和做太子,其实也在告诉李贤你就是我的亲儿子。但李贤应该是没有相信的,反而更加疏远武则天,更惹来武则天的不满。“则天又尝为贤撰《少阳政范》及《孝子传》以赐之,仍数作书以责让贤,贤逾不自安。”

由于武则天和李贤母子之间互有敌意,导致两人的隔阂越来越深,武则天对自己儿子更加不信任。所以,当有人说李贤谋反时,武则天竟然派酷吏丘神勣前往巴州调查,李贤是非死不可了。如果武则天想保全自己的儿子,怎么可能会派酷吏去。李贤死后,武则天的处理仅仅是贬斥了丘神勣,但不久又重获启用,如果不是武则天的默许,丘神勣怎么有这个胆量?

有“谋反”案底,让武则天难以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凤四年(679年),明崇俨突然被人杀害,凶手却迟迟抓不到,由于明崇俨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说李贤的坏话,这让武则天怀疑是李贤所为。实际上,还真是李贤派人做的。“私奏章怀太子不堪承继大位,太子密知之,潜使人害之。”李贤也许意识到自己的母亲不可能善罢甘休,特别是李建成惨死的教训,于是就私藏盔甲,以备不时之需。李唐皇室太子还真有造反的传统,他的大伯,前太子李承乾就因为谋反才让他的老爹李治有机会做皇帝。结果,东窗事发,调露二年(680年),经人告发,薛元超、裴炎、高智周等从东宫搜出数百具铠甲,这成为李贤谋反的铁证。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武则天陷害自己的儿子。这种说法并不成立。首先,太子居住的东宫护卫森严,要想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数百具盔甲藏到东宫而不被发现,那是地狱级的难度;其次处理李贤谋反案的主审管是裴炎,此人一生忠于李唐,曾因数次劝说武则天归政而被武则天处死,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是武则天的帮凶。“诏薛元超、裴炎与御史大夫高智周等杂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以为反具。”所以,李贤私藏盔甲应该是确有其事。但如果说谋反,这点盔甲根本不够,但在封建社会,私藏盔甲是非常犯帝王忌讳的。汉景帝时的周亚夫仅因为买了500副盔甲用来陪葬,结果被指控谋反,最后自杀身亡。

李贤谋反一案掀起了轩然大波,武则天主张严惩,而李治偏袒李贤,但就像当初吴王李恪谋反一样,李治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于是,李贤被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永淳二年(683年),李贤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走时妻儿仆从衣缕单薄,十分凄凉,为此当时的太子李显还上书恳请武则天怜悯,给自己的兄长赐点春冬衣物御寒。

以儆效尤,恐吓后继者

武则天是一个为了皇位,不择手段的人。她不仅杀自己的儿子,就连自己的孙子孙女也照杀不误。李贤长子李光顺,李显儿子李重润和女儿永泰公主都被武则天杀死,这使得武则天的儿子和孙子们对自己的母亲和祖母非常害怕和恐惧。武则天用李贤的死告诉硕果仅存的两个儿子,必须听我的,否则哥哥李贤就是你们的榜样。

李贤的死,对李显和李旦的震慑是非常大的,李显被贬庐陵后,天天担心自己的母亲武则天会杀了自己。李旦即位后,更是对自己的母亲言听计从,一副马首是瞻的样子,即使自己的母亲处死了自己的妃子和儿子,也不敢多说什么,还带领群臣劝进,请母亲登基称帝,还要求改姓武。“天子不自安,亦请氏武,示一尊。”

李贤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出生在帝王之家,但因为一个强势的母亲,他不得不转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最后死于母亲之手。据说,李贤曾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他以藤蔓来比喻武则天,感伤自己兄弟性命朝不保夕,希望武则天能够醒悟过来,但对于醉心于皇位的武则天而言,这注定是徒劳的。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