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家长大家好!

小编为大家送福利啦!语文诗歌鉴赏现在成了很多孩子的高考障碍,抓不住重点,大量失分!今天小编给大家开一个专题,专做语文诗歌鉴赏部分,后面都是历年高考真题,大家多适应高考题目,考试也会自如,闲话不多说,练起来!排版有限,添加微信(2265769287)领全部!

★★考点解读★★

诗歌作品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感情、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考点精解:鉴赏诗歌字词意义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推敲:

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类试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牢记语言风格的种类,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诗歌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

★★技巧点拨★★

考准确理解古代诗歌中字词的意思,掌握炼字炼词技巧,应关注“两把握,四要点”。

“两把握”指:

1.从字词的表面义和语境义入手,把握字词的含意。无论是炼字还是炼词,首先要把握字词的具体意义,除了把握字词的表面义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其语境义。

2.从使用的手法入手,把握句子的特色。分析关键字词所在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把握句子的语言特色。

“四要点”指:

1.交代字或词的具体意思。

2.给出字词所使用的手法。归纳字词使用的手法可以从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比如从嗅觉、听觉、视觉或动静、虚实、远近、明暗等角度分析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如比拟、比喻、夸张、借代等。

3.写出字词描摹的景物特征。

4.写出表达的思想情感。具体的答题模板:字(词)的意思+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

★★经典例题★★

一、(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题目: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步骤一)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步骤二) ,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步骤三)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别 诗

(南朝)范云

孤烟起新丰,归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采兰沅水东。

桂折心焉寄?兰采意谁通。

一、诗的五、六句中,“满”“空”两字可谓灵动传神,请试作分析。

【答案】“满”不仅点出离别时河水满溢的情状,更暗含着主人公离别时感情的深重,似乎如那河水一般满溢。“空”与上句“满”相对,突出的是月的亏空、不圆满,这显然是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写出了主人公期盼团聚而不得的失望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答案】轻微、新鲜、清爽等。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该字所在句,然后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揣摩“嫩”字的含义。这句是说穿着白色麻袍,走在“嫩凉”之中,这“嫩”显然给人以轻微、新鲜、清爽等的感觉。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洞庭酒楼

邝露

落日洞庭霞,霞边卖酒家。

晚虹桥外市,秋水月中槎。

江白鱼吹浪,滩黄雁踏沙。

相将楚渔父,招手入芦花。

(1)请简析第三联上下两句中“白”和“黄”这两个字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白”在该句中是“白色”的意思,一个“白”字,显现出满湖银鳞闪烁;“黄”在该句中是“黄色”的意思,一个“黄”字,突出湖滩飞集的雁群之多。(2分)“白”“黄”二字不仅使画面色彩更加醒目。也更符合远眺观景时的心理程序。(2分)本使碧色的湖面,现在因为“鱼吹浪”却显得“白”;本是白色的沙滩,现在因为“雁踏沙”却显出“黄”。(1分)这就真实地反映出观景者的猎奇心理和独特感受。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 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答案】“宿”字,写花影像安睡在庭院中一样;“滋”,生长着,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少人活动,甚至久未有人,突出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这两句表现出王昌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表现出诗人向往归隐之情。

6.(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感旧

陆 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一、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

E.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答案】AD

【解析】 A项,“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理解有误。D项,修辞手法“比喻”不恰当;“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在诗中表现不明显。

二、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

【答案】“那信”表示怎能相信有一天竟会在田园终老,更能凸显出诗人年轻时的意气与北伐必胜的信心,也反衬出今日的失望之情。既表达了昔日的豪情,也表现出诗人的悲愤与对理想的执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那信”的意思是怎么相信,诗的颈联中“犹思”二字,表明了诗人执着报国的心愿。诗人的报国之志和不得重用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