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孩子们上学时间延迟,现在只能待在家里学习。2月17日,孩子们迎来了网络版的“开学第一课”,今天,是“开学”的第4天。而教育部主导的“国家网络云课堂”的优秀教学资源也在“开学第一天”正式上线,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支持。

以现在的条件,能在家里以这样的方式学习,家长们都很高兴,但也不免有些担心:平时在学校上课,师生同在一起学习,氛围好,孩子尚且能专注的学习,但在家里,没有学习氛围,尽是生活懒散的状态,孩子很容易出现在学习时跑神儿,不专注。

而一位家长在陪同孩子上过网课后,也提出相同质疑:“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宝上课时,我得看着小宝不捣乱,也就不能陪着大宝一起上课。当大宝上课时,我去看了一眼,谁知这孩子趴那儿睡着了,老师辛辛苦苦的讲,他睡的那叫香!”

专注力,是一种重要能力,它决定孩子能否在完成一件事时,快速进入状态并顺利完成,同时,良好的专注力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想让孩子在学习和成长中出类拔萃,一定少不了好的专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不容易要开始动笔了,听到屋里有动静,仍不住扭头想看……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想要提高他的专注力,有必要提前了解下孩子专注的时间。

年龄不一样,孩子注意力时间有所不同;年龄越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越短。

如果孩子从小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成长,他的专注力将会比平均值高2~5分钟,但也不排除有些小朋友在2岁的时候,注意力就可以达到半个小时。

专注力可以培养,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的注意力是有规律的,假如让3岁的孩子一定要专注20分钟,就有些强人所难,但换做10分钟,他是可以做到的。

在小学阶段,是注意力发展的好时期,一般待孩子小学毕业时,他的专注力趋于稳定接近成人;并且,一般来说,男孩坚持注意的时间比女孩短,他们依然存在着一些个体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在一些家长陪孩子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些许端倪:

当孩子想用油画棒画画,他拿起两种颜色,正在犹豫着要不要再换个颜色的时候,一边的家长看到孩子挑个颜色慢吞吞的,会立即提议孩子快点画。

本来在认真思考挑选颜色的孩子,会被“提议”立即打断,让他茫然不知所措。

还有些孩子正在玩的起劲的时候,长辈会时不时地过来问,“宝贝,要不要喝水?冷不冷?饿不饿?你这样做不对,正确的应该这样……”

家长这样做,都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当孩子在玩耍时,无论是在安静地看着玩具,还是把玩具掂量在手里,或者只是简单地摆弄玩具,他都有注意力投入其中,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专注力、投入的、享受的。

如果此时家长打断他,孩子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无力感会使他表现出不快和焦躁。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脸上有无奈和生气交织的表情。

并且,孩子还要面对“被打扰”后带来的后果。

比如,被打断后,他需要多花些时间回顾之前正在做的事情,才能顺利做下去;

比如,随着一次次被打断,专注时带来的高峰体验的愉悦感,将会越来越少;

比如,长期的注意力不集中,很难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

所以,家长看似“为孩子好”的动作,其实在无意识中给孩子带来了伤害。

因此,我们经常说,一个不够专注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爱打扰他的家长。想让孩子有好的专注力,就不要经常打扰他。

记得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一句话: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

专注力就像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专注的时间会发生变化,想让孩子保持好的注意力,一定要保护好它。

尊重孩子,不要轻易打扰他

蒙台梭利还说过:“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当孩子在玩耍时,不要轻易打扰他,给他空间和时间。只有在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投入的玩,连续思考。

如果这时打扰他,就像你正在玩游戏时,父母非喊你去买东西;追剧追的正高兴,老板一个电话让你改PPT,你说生气不生气?

可以坐在孩子旁边做自己的事,如果孩子需要的话,他会喊你,然后,你再帮忙就可以了。

不打扰孩子,是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做的事,这是尊重孩子的表现,也能让孩子的专注力发展的越来越好。

所以,做好家长,从不打扰孩子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活动空间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触:在嘈杂和安静的空间内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特别是对于思维活跃、爱蹦跳的孩子来说,一个微小的声响就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营造一个安静的活动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最好能给孩子专门安排一个活动的房间,他可以自由的在里面玩耍,不受外界的干扰。

或者当孩子在专心玩耍时,避免有大的声音出现,电视或手机把音量调低,走路、说话都不要太大声,尽可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当外界的声音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他便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的探索。

  • 如果非要打断孩子,设置一个“缓冲”时间

平时我们可以做到尽量不打断孩子,但难免有时候发生一些情况,不得不打断孩子:

比如,大家临时约定要去超市一趟,不能把孩子独自留在家;又或者,亲戚朋友突然打电话,有急事需要出门。

我们可以做到不立即打断孩子,但终归还是要打断他时,可以提前商量好一个“缓冲”时间。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提前告知孩子还有多长时间可以玩,5分钟或10分钟,让孩子心里有个数,知道了结束时间也不至于太抗拒,在这几分钟内,他会自己做出调整,慢慢的接受现实。

这样,就把对孩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很多时候,作为家长往往会不自觉的站在高处,希望能教会或引导孩子做事情,但恰恰忘记,每一个生命都有自我成长的愿望和能力,他们也可以学着去做,而且也会做得很好。

重要的是,家长要懂得何时放手,何时伸出援手,做到“不打扰”。当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能够做自己,好的专注力自然就有了。

我是吴蕾,专业从事心理学及儿童亲子关系8年,想要免费获取更多关于孩子表现的异常解答,可以给我留言私信哦,更有百人同道人聊天群,每天一起讨论解决孩子教育及亲子关系问题,欢迎同样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父母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