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就要有上课的样子。

近日,河北石家庄的一所中学,不仅要求学生在家上网课的作息时间要与平时一致,还对着装有要求:学生要穿校服,老师要穿正装。

老师反馈:“就目前来看,学生上课的专注度比预期好。”

有网友提出疑问:“穿什么不能上网课,这有点太形式主义了吧。”
也有网友表示赞同:“学习就要有学习的样子,穿着校服有仪式感,没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仪式感,有必要吗?

前不久,吉林一个小萌娃,哭着回怼家长的小视频乐翻了众多网友。

小萌娃因为想要穿园服写作业,和大姨起了争执,才有了这样一段让人既心疼又好笑的对话:

“我穿园服写作业,就跟老师在跟前一样,就有劲。”
“这么神奇?”
“坐有坐样,站有站样,学习也要有学习样啊。”

随后,小萌娃见大姨一副不太认可的样子,便回怼道:

“那我问你,你的睡衣是不是每天只在家穿啊,你那么牛气,怎么不穿出去逛街呀?”

这逻辑能力,真的要给满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上园服,就有在学校的精神样子,觉得自豪,这其实就是仪式感的作用。

学生上课也是如此,因为家里的学习氛围不比学校,更容易让人懒散,一会儿被这个吸引,一会儿又被那个打断。

而穿上校服,更能让学生从内心把学习这件事重视起来。

由此看来,仪式感真的很有必要。

02、仪式感的作用,远比你想的要多

  • 仪式感,能让孩子收获更多快乐

美国哈佛大学大脑与行为科学家Francesca Gino等人,曾经做过一个研究。

他们把一群小朋友分为两组,邀请他们来吃小萝卜。其中一组吃之前,要遵循一套仪式,先敲击两下桌子,然后打开包装,再敲击两下桌子才能开吃;另一组则没有什么规定。

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小朋友吃得更多,而且,非常乐意玩这样的游戏。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心锚效应”:指的是人的内心某一心情和某一行为之间发生链接,而产生的条件发射。

比如,每年父母都给孩子送生日礼物、儿童节礼物。那么,每一年,快到生日和儿童节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非常期望和激动,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能收到惊喜了。

可见,仪式感能够收获更多的快乐,让人的幸福感更强。

  • 仪式感,能让人更加自信、乐观
有人说:“生活中充满仪式感的人,即使生活枯燥乏味,也可以把日子活的阳光灿烂。”

有位网友曾回忆,自己是单亲家庭,小时候虽然过得困苦,但是母亲每年都会在生日的时候给自己采一束花。

小时候的他,不是很理解,长大后才慢慢体会到,那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仪式感。是那些花,支撑着母亲熬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

这种潜移默化,也让网友在以后的日子里,即便再困苦,也依然能够保持对美好生活的信念。

可见,有仪式感的人生,更能让人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03、仪式感≠形式主义

仪式感,并不是许多人印象中的形式主义,也不是鼓励人们去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没有仪式感的生活,不一定糟糕,但是有仪式感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充满乐趣。

那么,可以怎样培养孩子的仪式感,让他更加热爱生活呢?

其实,不需要多么花里胡哨,家长只要做到这几点就很好了:

  • 平时:出门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晚上睡觉前道一声晚安;每天留出一点时间陪孩子玩;每个月带孩子去亲近自然……
  • 过年过节的时候:给孩子普及一些节日的知识,通过带着孩子一起包饺子、做粽子等,让他们对节日、对生活有更多更美的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能够隆重对待:

好友就为女儿的幼儿园毕业典礼,准备了一条漂亮的迪士尼公主裙,当天,还给她画了一个美美的妆。

她丈夫非常不理解,毕业典礼只是两三个小时而已,至于要这么隆重吗?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开学仪式、毕业典礼,这些都是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时刻,如果能够隆重对待,那会给他们留下毕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说到底,仪式感,就是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看似枯燥无味的事情。

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让孩子从中收获快乐,并且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才是仪式感给孩子所带来的最重要的意义!

(菈妈: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PK台

你赞同在生活中多一些仪式感吗?

2020-02-19  PK已结束  20人
  1. 1. 生活中多一点仪式感,生活更能充满乐趣。
    50%
  2. 2. 太形式主义了,麻烦
    50%